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特朗普上台是导致中美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但其实美国早在奥巴马时期就推行了“亚洲再平衡”政策,其实质就是视中国为战略对手,通过加强与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和地区安全伙伴的合作,制衡中国的崛起。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接连发动了贸易战和科技战,并推动“四国安全对话”向“亚洲北约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还在最近,对中国展开了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 “新冷战”,直接导致了中美关系的不断恶化。作为美国最高领导人和决策制订者,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中发挥的作用的确不容忽视。
但是,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才是导致中美对抗的主要原因。这种结构性矛盾就是人们常常提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即崛起国与现有霸权国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甚至是战争。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好像在什么问题上都意见相左,唯有对华政策是例外,两党不但空前一致,而且对着比,看谁对华更狠。这一点,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的竞选纲领中,我们其实不难看出。所以,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当选,中美未来的关系都会是以对抗和竞争为主线。
当然,有人会说,特朗普的政策变幻不定,出尔反尔,不按常理出牌,经常导致中国在外交上,有一种忙于应付,手忙脚乱的感觉。相比之下,拜登好像会继续拥抱现有国际秩序,回归多边主义,与中国展开有序的竞争。虽然这种竞争可能会很激烈,但好像对中国外交的挑战和伤害,没有特朗普那么凶狠。
这种观点的最大问题是将中国外交的成功与否,直接寄托于美国对华政策之上。在中美竞争中,中国不应该指望有什么样的对手,或者是寄希望于对手遵守所谓的国际规则。如果特朗普在对华外交和贸易战中,取得了任何成功的话,那其实就反映出了中国在外交上的弱点和不足。与其寄希望于拜登上台,美国会改变对华政策,还不如尽快找到外交和经济上的短板,亡羊补牢,弥补不足。
从一定程度上说,特朗普的出现让中国外交经历了一场严峻考验,但也客观上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很多机会。正如美国一些政治评论员指出的,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的“美国第一”政策,已经大大削弱和伤害了美国自身的国际地位和软实力。如果我们将中美之间的竞争看作是一种零和游戏,那么特朗普对美国的不断自残,会间接地有利于中国崛起的成功。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可以什么都不做,就能坐享其成,享受“特朗普自残”带来的外交红利。
10月初,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14个发达国家民意调查报告显示,中美两国的国际形象都大幅度下降。这说明特朗普的外交失败,必不能直接给中国外交带来任何利益,甚至不会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受欢迎程度。因此,中国相关部门和学者需要认真研究,如何防止在中美竞争中,出现“逐底竞争”的现象。如果中国外交官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被美国一些政客带入无底线的相互谩骂和指责当中,最终损害的不但是中国外交的国际形象,而且会是整个国家的软实力。
无论是特朗普连任,还是拜登能当选,美国今后对华外交的基本方向已经确定。
因此,中国应在外交上考虑如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特朗普外交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变和无常,有时敌友不分,为了短期利益可以做到毫无底线。如果这是特朗普外交失败的原因,那么中国就应考虑如何能充分吸取教训,与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相背而行”。中国需要增加外交稳定性,扩大朋友圈,减少敌对势力,提升外交感召度,坚守道德底线,放眼长期战略方向,而非短期利益。
针对特朗普政府最近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频频进攻,中国除了坚持不应战,不被特朗普带入以意识形态对抗为主的“新冷战”,还应考虑如何主动化解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力。比如,中国可以积极召唤“不结盟运动”精神,与其他第三世界大国站在一起,反对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强调不同政体和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此外,中国还应坚持开放,不断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投资,加深中国与世界在经济、贸易和文化上的联系和交流。这样才能让美国和其他国家看到,如果试图与中国脱钩,他们会得不偿失,伤害自身利益。
最后,每个国家的外交都是国内实力的外延。中美今后在外交方面的较量,其结果可能会更多会取决于两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对比,而非单纯的外交技巧。因此,与其纠结于特朗普连任还是拜登当选会对中国有利,中国学者和政策决策团体,更应该积极考虑,如何继续在国内深化改革开放和改善民生。一个真正崛起的中国应该体现为国民素质的提升,教育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康富,以及环境社会的和谐。
有没有特朗普,其实对中国并不重要。
在近日举行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特朗普正式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并发表演讲。虽然在白宫从事竞选性质的活动颇受争议,但特朗普仍力图用宏大场面和煽动性演讲获取美国选民的支持。近期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在民调支持率上对特朗普的领先幅度收窄,由于共和党支持者不愿在民调中公开政治倾向,所以民调数据或低估特朗普的实际支持率。显然,异常激烈的美国总统选战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不能排除特朗普成功连任的可能性。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提名演讲中,特朗普提及中国15次,并多次使用“中国病毒”这一恶意表述。特朗普称,拜登将美国人的工作外包给中国,支持中国加入WTO,从而给美国带来经济灾难。他指责拜登曾对中国的发展给予积极评价,并吹嘘自己对中国采取了“美国历史上最强硬、最大胆、最有力、最猛烈的行动”。他称,自己的议程是“美国制造”,拜登的议程则是“中国制造”,如果拜登当选总统,中国将会占有美国。
即便拜登在自己的提名演讲中没有直接提及特朗普的名字,但特朗普却毫不掩饰对拜登的敌意。特朗普试图用“社会主义”、“激进左翼”这样的字眼定义拜登和民主党,宣称“美国选民在两个政党、两种愿景、两套哲学或两个政治议程之间的选择从来没有这么清晰明确”。在美国政党政治如此极化的背景下,特朗普也将延续其针对中国的对抗和敌意。换言之,特朗普力图将“中国议题”武器化,以打赢在美国国内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内战”。
与此同时, 特朗普政府也会采取特别关税等手段对那些不愿离开中国的美国企业加大施压威逼力度。实际上,中国美国商会近期调查显示,84%美企不愿撤离中国,38%企业将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今年以来,埃克森美孚、霍尼韦尔、特斯拉、沃尔玛等美国公司都在扩大对华投资与合作。对此,特朗普政府将从那些承包联邦政府合同的美国企业入手,进一步利用政府资源这一杠杆调动美企在供应链产业链方面远离中国。这种做法将使白宫对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批评变得更加虚伪。
在技术竞争方面,特朗普政府也将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如果说过前四年白宫主要是从“防守”角度限制中国对先进技术的获取, 未来如果特朗普连任,其将更加重视从“进攻”角度加码对华“技术冷战”。特朗普第二任期施政要点明确提出,将实现美国在月球建立永久性载人实验站并将人类送上火星,在5G和新一代无线网络技术方面赢得竞争,在提供清洁水和空气方面“继续引领世界”。特朗普在其提名演讲中重申了这些目标。
《华尔街日报》透露,特朗普政府计划将2021财年非国防预算中用于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支出增加30%,总额接近22亿美元。这或许只是特朗普政府在技术领域加大对华“攻势”的一小步。除了美国自身增加投入, 特朗普政府还将推动欧日等盟友和伙伴与美共同出资支持先进技术和“替代性产品”研发,以应对疫情和经济危机下的科研财政压力。美国或以“全球人工智能合作倡议”(GPAI)等为模板,在先进技术研发方面推动所谓民主国家之间的协作,开发符合其共同价值观的技术产品与应用服务。
此外,特朗普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社会主义”对美国构成的威胁,其第二任期施政要点也提出要在美国学校进行“美国例外主义教育”。特朗普如连任当选,右翼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预计将在美国进一步大行其道,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堡垒化”特征会更趋显著。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将针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发起更强烈的意识形态攻势,并进一步清除中国在美国的所谓影响力, 对文化、教育、新闻等方面的美中交流采取更多监控和限制措施。
无疑,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已经受到很多质疑。它挑起的“贸易战”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而纵容美国鹰派在意识形态、台湾、南海等领域升级对抗的做法,或让中美关系面临脱轨的危险。盖洛普民调显示,57%的美国民众并不认同特朗普政府处理对华关系的做法。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升级对华“贸易战”,疫情下美国经济的复苏会变得更加困难,美国普通消费者和农民也将承受更大痛苦。或许在11月3日之后,白宫才会更加冷静地思考其对华战略。当然,特朗普也许会遭到选民的惩罚,失去承担这项工作的机会。
附:
王江雨:若特朗普败选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89736
如果民主党执政,美国很可能重回多边体制,中国不可能被排除于多边体制之外,这种局面有利于中美和世界。
就在不久之前,美国部分主流媒体一直认为中国(政府)像俄罗斯一样,支持特朗普连任。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一些美国反特朗普精英基于一厢情愿、偏见和误解的心理投射,其中不乏为了“惊醒”美国人而故意编造这套叙事的因素。直到最近,美国中情局不知道根据什么小道消息确定中国(政府)其实暗地里希望拜登上台,美国这方面的舆论风向才有所转向,认为中国的态度是Anyone but Trump,即什么人当美国总统都比特朗普要好。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无论是根据一贯作风还是此时此地的战术需求,都不会明确表态,所以,所谓“中国”(China)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其实无从得知。很多看法认为,美国两党已经形成对华共识,所以谁上台都一样,中美一样是竞争甚至是冷战关系,拜登说不定更凶。这个看法不是没道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我的分析是,中美之间成为敌对关系或者形成什么冷战局面,并不是命中注定的。没有什么历史决定论,主政者的政策偏好、性格及其所作所为,其实对推动故事情节、决定结局有着莫大的影响。在这方面,特朗普和拜登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
主要表现,一是特朗普出尔反尔,毫无节操,这一点从他任上的中美关系来看,简直是铁证如山,和他无论谈判还是做别的都没有确定性可言。这方面拜登大概还会保持点体面,不会极其频繁地下一秒就翻脸。
二是,特朗普把中美关系完全定义为零和游戏,除了要把中国打服之外,不提供任何双方可以产生共同利益寻求合作的领域。在地缘政治领域,特朗普也制造了一种“就算美国搞不定也不需要中国”的场景;他在朝鲜和伊朗问题上毫无建树,但采取掩耳盗铃的做法,干脆视而不见,或者单独搞些小动作,所以也不需要中国合作。如果民主党上台,中美双方至少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甚至是新能源等方面有合作空间。中国就算有千不对万不是,至少在环保问题上还是真诚的。
第三,特朗普对多边主义的摧残,也破坏了中国受益多年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他的政府还处处阻挠中国参与多边体系,一副“我不好也不要你好”的架势。
第四,特朗普以自己在国内国外几无底线的准无赖手法,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普世价值,严重破坏了美国“山巅之城”的形象,让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觉得美国双重标准虚伪可笑,所以认为美国所鼓吹的原则也是毫无价值的。美国堕落成这样,对中国就是好事吗?我们应该认识到,特朗普之前的美国所主张和推动的一些原则,其实代表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难道大体上不是符合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记得以前听中国左派学者汪晖讲过,美国对中国的意义是代表着中国人对文明、发达、富强的好社会的一种想象,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reference)。一个好的美国,对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坏事。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国内的一些特朗普支持者(“川粉”)对特朗普的期待其实是水月镜花。很多“川粉”,其中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本能喜爱和支持特朗普是出于对体制的憎恶,认为特朗普“痛殴”中国体制,是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然而事实效果与此期待其实背道而驰:特朗普对历史上美国所代表的普世原则的破坏,恰恰在被用来作为应该支持中国体制的最佳理由,成为体制支持者的凝聚力认同感的来源。
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讲,特朗普继续执政对中国的唯一好处是,基于他亘古不变的“重钱不重盟友”的性格,他会继续削弱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所以他纠集所谓的“反华联盟”其实很难建立,就算搭成一个草台班子,也很难持续。但如果民主党执政,美国很可能重回多边体制,而客观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将中国排除在多边体制之外。这种局面既有利于中美,更有利于整个世界。
没有特朗普,对我们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