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Science子刊】熬夜会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加快癌细胞增殖
2020/10/15 14:01:07 | 浏览:1631 | 评论:0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调节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近日,一项新研究表明,生物钟被打乱会阻碍人体的自然免疫防御,改变肿瘤微环境,促使肿瘤的生长。

【Science子刊】熬夜会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加快癌细胞增殖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 和 Michael W. Young,以彰他们在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

【Science子刊】熬夜会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加快癌细胞增殖

  研究昼夜节律,在医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最近有一项新研究表明,慢性时差(chronic jet lag)会改变肿瘤细胞周围的微环境,使其对肿瘤的生长更有利,也阻碍了人体的自然免疫防御。

  该研究由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弗兰林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教授Carla Finkielstein和阿根廷国立基尔梅斯大学的教授Diego Golombek领导,并于10月1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题为“Circadian disruption promotes tumor-immune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favoring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Science子刊】熬夜会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加快癌细胞增殖

  先前科学家已经证明,频繁跨时区,以及轮班工作都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但是人们还不清楚昼夜节律的紊乱如何降低人体在分子尺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能力。
  Finkielstein说:“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如果有人患有增生性疾病(如黑色素瘤),在这种情况下,还在轮班工作或定期改变时区,那么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被削弱,肿瘤的生长会加剧。这项研究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当一个人暴露在环境和生物钟失调的慢性应激条件下时,肿瘤就会占上风。”
  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有自己的一套分子钟,包括一系列基因、蛋白质和信号化学物质,它们决定了细胞生长、分裂和衰变的速度。在癌细胞中,这些生物钟经常被改变,这使得肿瘤能够自行设定快速、无限制的增殖速度。
  人体的主要生物钟位于大脑中,受外界光线的调控,并发送信号以同步遍布全身的外围时钟。当我们对白天和黑夜的感知由于不规则的明暗间隔而变得混乱时,我们的内部时钟和环境就会紊乱,正如这项研究所显示的,这可能会在细胞水平上产生微妙而显著的后果。
  研究人员想知道慢性时差如何影响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并对两组注射了黑色素瘤细胞的老鼠进行了研究。第一组作为对照,暴露于正常的昼夜节律:12小时的光照和12小时的黑暗。第二组模拟了慢性时差,明暗暴露每两天偏移六小时,效果相当于每周在21个时区漫游。

  一个月后,科学家观察到,慢性时差组小鼠的肿瘤大约是对照组的三倍。

【Science子刊】熬夜会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加快癌细胞增殖

慢性时差时间表下肿瘤生长和动物存活的特征

  他们还检测了肿瘤周围微环境,以及产生免疫细胞的脾脏和肝脏的样本。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小鼠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方式截然不同。例如,在慢性时差组中,巨噬细胞等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水平出现反转,使其更倾向于促使肿瘤生长。
  同样,其他免疫细胞和分子(包括细胞因子)的节律也被破坏。即使肿瘤没有扩散到附近的器官,肝脏或脾脏中,科学家们也观察到这两个器官的免疫系统昼夜节律变化都受到了抑制。
  Golombek说:“我们将两种不同的时间生物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研究了昼夜节律失调对肿瘤生长和免疫节律的影响,并找到了联系。机体需要免疫细胞和免疫体液因子的最佳节律来抑制肿瘤的快速生长。但当昼夜节律被长期破坏时,这些节律会受损、倒置或完全消失,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慢性时差组小鼠的肿瘤明显更大。”

  Finkielstein和Golombek计划继续研究免疫基因和细胞周期基因与癌症的关系。(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0-scientists-jet-lag-conditions-impair.html
【2】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42/eaaz4530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中国,为什么不吸烟者中也有很多肺癌患者? | 商周专栏 2025-07-01 [36]
ASCO 2025 特辑|全球专家对话:从临床试验到肾癌治疗新突破 2025-07-01 [35]
Science:大语言模型模拟5亿年进化,开启蛋白质设计新纪元 2025-06-12 [635]
躺着也能治病?被你嫌弃的“侧卧”或能击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深夜危机 2025-06-06 [686]
体内CAR-T的发展得益于mRNA技术的成熟 2025-06-06 [631]
鼻滴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焦虑、抑郁行为!指标减少近50% 2025-06-06 [837]
脑力工作者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睡觉 2025-06-03 [906]
Tempus AI:AI 医疗的一个数据引擎? 2025-06-05 [643]
50岁以下患癌群体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为什么女性患癌者越来越多? 2025-05-28 [827]
全美超2亿人使用的Ziploc保鲜袋竟含“剧毒”,集体诉讼曝光真相 2025-05-28 [96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