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万晓宏 刘晓东:美国华人政治取向的变化与成因
来源:uscnpm | 2020/10/30 15:29:02 | 浏览:2616 | 评论:0

本文发表于李其荣主编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在美国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值得一读。文章作者万晓宏为中国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晓东为前美国《侨报》执行总编辑。

摘 要:1992年以前,在有政党认同的美国华人中多数支持共和党。1992年以降,支持民主党的华人逐渐增多。经历克林顿经济繁荣时期之后,在有政党认同的美国华人中大多数支持民主党。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例, 华人整体上仍然以支持民主党为主,但政治取向上支持共和党的华人人数明显增多。其中,大多数中国大陆新移民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原因有来自民主党的推力,如民主党执政期间治安恶化,对华人的歧视增多,SCA5提案损害华人利益等;来自共和党的拉力有减税、反对非法移民、反对高福利政策和反对跨性别厕所法案等。大多数华人老移民和第二代第三代华人继续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从这些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华人的政治取向是个变量,而非常量,取决于他们的政党认同取向、候选人取向和议题取向的变化,具体取决于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变化,以及他们所处的地域环境、移民状况、文化背景和世代状况等非经济因素。

(点击这里阅读黄亚生“为什么第一代大陆华人支持特朗普?”)

万晓宏 刘晓东:美国华人政治取向的变化与成因

关键词:政治取向;美国华人;政党认同;总统选举;投票偏好

2016年11月9日,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共和党不仅夺取总统宝座,而且在参众两院也继续保持多数党地位,为特朗普新政府在未来两年顺利推行内外政策奠定基础。在此次大选中,美国华人精英的表现也十分亮丽,其中赵美心、孟昭文和刘云平连任联邦国会众议员,谭美·达克沃斯(Tammy Duckworth)当选联邦国会参议员,在州和地方层面还有多位华人精英当选议员或市长等公职;华人社团在选举中从事选民教育和选举动员取得显著成效;最让人惊讶和关注的是,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新移民在此次大选中旗帜鲜明地高调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他们的政治取向变化不仅吸引国内媒体和民众的眼球,而且引起海外华人社区和国内外学界的热烈讨论。本文尝试运用政治取向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系统深入地分析当代美国华人的政治取向及其在2016年大选中的变化,包括政党认同取向、候选人取向和议题取向的变化,以增进学界对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取向变迁和现状的理解,也有助于消除国内外媒体和民众的疑惑。

一、政治取向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要了解华人为什么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高调支持特朗普,除了要了解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政治取向。所谓政治取向(Political Orientation)是指政治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政治社会化而形成的关于政治系统的认知、情感、价值、信念、态度等心理结构及其特征。[1]也有学者认为,政治取向指个人对各种政治事务和政治关系的看法,如政治制度、政治领袖、政治党派、政治事件、公共政策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2]二者虽然表达方式有异,但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政治取向主要取决于个人对政治体制的态度及其参与程度。从政治态度上看,政治取向可以简单地划分为自由与保守;从经济层面上可以按重公平和重效率两个取向来划分。据研究发现,在当代美国社会,华人选民在大选中投票的政治取向可以具体分为政党认同取向、候选人取向和议题取向。但三者的界限并非是泾渭分明,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三种政治取向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合发挥作用,影响他们的投票行为。其中,政党认同取向在有些著作和论文中也称为党派依附或党派归属(Party Affiliation ),即华人选民在投票时特别注重候选人的党派,并且只投票给自己所归属的党派,包括民主党、共和党或第三党。候选人取向是指参政经验较少、尚无固定政见的选民,他们投票时常常只注意候选人的个人形象、性格和谈吐等特征或族裔背景。而议题取向是指选民投票给政见最符合自己愿望的候选人,而不考虑候选人的党派和个人品质等背景因素。这些不同的政治取向决定他们在各种选举中,尤其在大选中的投票偏好(Voting Tendencies)。当然,影响美国华人在大选中的投票偏好主要取决于以上三个主要政治取向,具体还可以深入到他们在美国社会经济阶梯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地域分布、移民状况、文化背景和世代状况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二、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取向分类与变迁

如上所述,当代美国华人选民在大选中投票的政治取向与其他美国选民在大选中投票的政治取向没有区别,都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包括政党认同取向、候选人取向和议题取向,具体的发展变迁如下。

政党认同取向

所谓“政党认同取向”投票是指选民投票时特别注重候选人的党派,而且只投票给自己所归属的政党。美国是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政权在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交替执掌。一个人或一个族裔集团要参政,必须加入某个政党。可以说政党认同是参政的基础。虽然近年来由于电视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对政党在选举中的作用有所削弱,但政党在美国选举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仍然举足轻重,任何参政者都不敢轻视。影响美国人政党认同的因素很多,如社会经济地位、地域分布、族群差异、宗教信仰、家庭传统和对某一政党领袖的爱戴等。通常,共和党比较保守,坚持小政府大社会,主张减税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倡导个人责任。而民主党比较自由,坚持大政府小社会,政府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主张全民福利。在美国,共和党的支持者以富人、企业主管、专业人员、小企业主和商人为主;民主党中虽然也有富人,但主要成员是知识分子、中下阶级和少数族裔。

美国的各个少数族裔大多数有较强的政党认同,如黑人强力支持民主党,拉美裔也主要认同民主党,而亚裔由于内部构成较为复杂,各族裔之间的政党认同差异较大,其中日裔和菲裔选民主要认同民主党,越南裔选民认同共和党,而华裔和韩裔内部的分歧较大,支持民主党、共和党与无党派的比例相近,可谓三分天下。就美国华人而言,二战后移民美国的第一代华人倾向于支持共和党,主要是与当时共和党的反共、强调个人责任和重视家庭等理念相合。而大部分土生华裔支持民主党,因为民主党在移民改革、双语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对少数族裔照顾比较多。但大多数华裔选民在选民登记时自称无党无派。

在美国政治中,政党认同是衡量一个人政治取向的最可靠和最重要标准。1992年美国总统大选前,美国《世界日报》与“亚洲商联”民意测验中心进行的全美华人民意调查显示,华人的政党认同界线并不明确。在接受调查的1289人中,自称是独立选民的比例高达57.7%;民主党仅占11.1%,其中忠贞民主党员仅占5%,党性不强的民主党员占6.1%;共和党比例稍高,占31.1%,其中忠贞共和党员占17.8%,党性不强的共和党员占13.3%。[3]2000-2001年全美亚裔政治调查发现美国华人的政党认同有如下特点:“当问到华人的政党认同时,33%的华人受访者表示他们通常不考虑这些术语,近25%的华人受访者不知道如何回答该问题。洛杉矶华人受访者中不能确定政党认同的比率最高,为65%,纽约为44%。在有政党认同的华人中,76%认同民主党,19%认同共和党。洛杉矶华人中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比例为22%比12%,其差异比旧金山华人要小,旧金山华人中认同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比例为40%比3%。[4]据亚太裔法律中心在2004年11月2日美国大选日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57%的亚裔选民投票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克里,亚裔民主党和无党派人士的支持率更高,超过60%的无党派人士将选票投给克里。在亚裔选民中,华裔选民38%支持布什,61%支持克里;柬埔寨裔分别为53%对45%;菲律宾裔分别为43%对56%;日裔选民分别为37%对62%;韩裔分别为40%对58%;越南裔选民分别为54%对43%。[5]华裔对民主党的支持仅次于日裔。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有政党认同的华人选民仅占所有华人选民中的少数,大多数华人选民属于无党无派或独立选民。从上述美国华人政党认同取向的变迁数据也可以发现,1992年以前,在有政党认同的美国华人当中,支持共和党的较多,支持民主党的较少。1992年民主党执政以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照顾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政策,华人当中支持民主党的越来越多。尤其是经历比尔·克林顿八年执政的经济繁荣之后,有政党认同的美国华人中支持民主党的占绝大多数,而支持共和党的华人越来越少。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16年。由于民主党内外政策的极左化,导致部分华人的政党认同取向转向共和党,在2016年大选中实现大爆发,支持共和党的美国华人选民显著上升。这也说明政党认同取向是个变量,而非常量,是不断变化的。

候选人取向

所谓“候选人取向”是指参政经验相对较少,尚无固定政见的选民,他们投票时往往只注意候选人的个人形象、性格和谈吐等因素或族裔背景。1988年4月加州洛杉矶县蒙特利公园市议员选举后的一项针对各族裔选民的研究调查显示,各族裔选民,包括433名华人、335名白人、267名日裔、259名拉美裔和69名其他亚太裔,投票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候选人的个人言行及竞选宣传,英文报纸在竞选中的影响力占第三位,比非英语媒体的影响力更大,即使华人选民也不例外。该研究发现,亚裔选民大多强烈支持亚裔候选人。如市议员选举得票最高的华裔候选人赵美心获得88%的华人选票,75%的日裔选票,她还获得拉美裔及白人1/3的选票,因而以高票当选。[6]

2000-2001年全美亚裔政治调查发现,所有受访者,无论投票与否,对他们都问同样的假设性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决定两个候选人担任某一政治职务,其中一位是亚裔,如果两人品质相同,你会更可能投亚裔的票吗?”,华人以71%的压倒性多数投票支持亚裔,22%不确定。在都市地区该比例变化不大。作为一个整体,亚裔投票支持亚裔的比率不高,为60%。其中越南裔最高,为75%;最低的是日裔和南亚裔,分别为22%和24%。当这些支持者被问及“如果亚裔候选人不太合格,你们会投他或她的票吗?”有36%的华人,但只有24%的亚裔表示肯定支持;在越南裔中支持率最低。[7]这表明,在决定投票时华人比其它亚裔更重视候选人的族裔背景,而不是个人品质。

据亚太裔法律中心在2004年11月2日美国大选日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2000年一样,大多数亚裔选民仍然对民主党情有独钟,对克里的支持率远远超过布什,很多亚裔选民表示,对事务的处理态度和经验,是他们选择候选人的主要取向,然后才是政党。[8]

一般来说,当某一选区只有一位华裔候选人时,华人选民大多会把选票投给该华裔,但当该选区同时有两位或更多华裔参选同一职位时,华人选民可能只有从其个人能力与政见方面来决定投谁的票。实践中也是如此,大部分华人选民都把候选人的族裔背景放在第一位,而把党派和政见放在第二、三位。例如,在1992年旧金山市议会的选举中,华人选民中投票支持华裔候选人谢国翔的占96.6%;在教育委员选举中,支持余胤良的华人选民达88.2%;在华埠没有做竞选工作的华裔候选人法安琪也得到40.3%的华人选民的支持。[9]可见,华人选民在投票时有较强的候选人取向,而且华人选民重视候选人的族裔背景甚于其品质和能力。

议题取向

所谓“议题取向”是指选民投票给政见最符合自己愿望的候选人,而不考虑候选人的党派和个人品质等背景因素。从政治参与理论上来说,这是最为理性的投票选择。但在当今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中,选民常常只就候选人对自己关心的某一特殊问题的立场来决定其投票的取向。随着华人选民素质的提升,参政意识的觉醒,持议题取向的也在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每次总统大选中,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的“中国政策”一直是部分华人选民投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例如,在1992年的总统选举中,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华人选民对两党候选人对台海局势的看法更加关心,而来自香港的华人选民则更关切两党候选人对1997年香港回归后的发展前景的看法。[10]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电视广告在竞选中的广泛使用,候选人的形象和选举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政党在选举中的主导地位开始明显下降。美国选民跨党投票和分裂投票(所谓“分裂投票”是指华人选民在选举中有时跨党投票,有时候投自己认同政党的票。如在总统大选中许多华人跨党派投票,但在地方公职选举中投自己认同政党的票。)的情况变得日益普遍,而且大都集中在政党认同微弱及独立选民群体中。整体而言,跨党派投票和分裂投票的盛行不只是因为候选人形象和议题的吸引所致,其真正的关键,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降美国选民政党认同日益式微的大趋势。

华人在美国是少数族裔,人口少,选民少,如果分为民主党、共和党和独立选民这三派,并各自分散投票,这样难以形成像黑人、犹太人、希腊裔、爱尔兰裔那样的集团投票影响力,以维护与增进自身的权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华人逐渐认识到这种分裂投票的缺点,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许多华人精英人士和华人参政团体多方呼吁,要求华人社会团结起来,实行跨党派投票或分裂投票,在各级选举中集中选票投给关心自己利益的候选人。因此,近年来,华人选民以议题为取向的跨党派投票和分裂投票已成为普遍现象。

笔者以为,华人选民在政治选举中持单一取向的投票者并不多,应该说,随着华人在政治参与上的日臻成熟,选民投票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对上述三种政治取向的综合考虑,只不过更关注、更倾向于哪一种取向而已。在实际选举过程中,这三种政治取向不是绝对分离的,而是综合发挥作用,只不过有时某一取向起主导作用。例如,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小布什之所以成功获得连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坚定的反恐立场和国家安全政策赢得选民的信任,第二位的原因是其经济和医疗保健主张,第三位才是宗教信仰和反对同性恋等主张。但在这次大选中,70%以上的华人选民支持克里,主要是因为民主党一贯比较照顾少数族裔的权益。[11]可见,综合考虑决定了华人在此次大选中的投票取向。随着华人选民参政意识的提高,综合考虑以上三种政治取向的华人选民会逐渐增加。

三、华人选民在2016年大选中的政治取向变化与成因

根据美国《侨报》对2016年大选的系列报道资料,从政治取向的上述三种类型来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在此次美国大选中,华人的政治取向和投票偏好与主流社会相比发生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第一,从政党认同取向、议题取向和候选人取向分别进行分析,可以把此次大选中华人的投票取向分为选择派、平衡派、两难派和参与派四大派别。

其一,选择派:这些华人通常有较强烈的政党认同取向,他们坚定地选择支持两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或特朗普。其二,平衡派:这些华人的政党认同感通常不太强烈,但议题取向较强,他们认为民主党在此次大选中一些议题上的主张确实走得太过了或太左了,例如,主张高福利政策,支持教育平权法案,支持非法移民合法化、支持同性恋和跨性别厕所法案等,所以华人选民需要站出来,通过投票支持特朗普,来平衡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的影响。[12]其三,两难派:许多华人选民的候选人取向较强,他们认为,特朗普和希拉里这两个总统候选人都是“烂苹果”,不愿意投票支持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于是他们选择放弃投票或投票支持第三党。[13]其四,参与派:许多华人超越这三种政治取向,认为美国华人选民虽然人数少,在选举中难以发挥关键性影响,但一定要参加投票,发出华人选民的声音,具体投谁无所谓,只要投票“刷出华人存在感”,这样无论谁当选都不能忽视华人的政治诉求,未来无论是什么族裔的政客都不敢忽视华人选民的政治力量。[14]

第二,从投票的取向和结果来看,在此次美国总统大选中,投票支持特朗普的主要是老人、“愤怒的白人”蓝领工薪阶层,他们通常受教育程度低,而投票支持希拉里的主要是年轻人、少数族裔和受教育程度高的知识分子。

作为少数族裔的美国华人选民,包括老移民、新移民、华裔第二代和第三代,整体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此次大选中还是多数投票支持希拉里,支持特朗普的华人选民主要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新移民,他们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在此次选举中发出的声音比较大。根据CNN的出口民调显示,此次大选中有58%的白人投票支持特朗普,只有37%支持希拉里,而高达88%的黑人、65%的西裔和65%的亚裔投票支持希拉里。[15]美国《侨报》主编刘晓东预测,美国华人支持希拉里的比例可能略低于65%。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多个亚裔民权团体及工会组织联合进行的一项选举日之前的民调结果显示,全国亚裔选民投票支持希拉里出任总统的比例高达75%,在各亚洲族裔选民中,印度裔的支持率最高,达87%,华裔选民的支持度为69%。加州亚裔投票支持希拉里的平均比例为79%,支持特朗普的占13%。但在摇摆州中,以伊利诺依州亚裔选民支持希拉里的比率最高,达84%,支持特朗普的有12%。其次是宾州,支持希拉里的为83%,支持特朗普的是15%。弗吉尼亚州亚裔有78%支持希拉里,21%支持特朗普。德州和北卡州亚裔支持希拉里的比率均为73%,但德州有19%的亚裔支持特朗普,北卡支持特朗普的亚裔为22%。佛州支持希拉里的亚裔为72%,支持特朗普的有23%。内华达州的亚裔选民则有60%支持希拉里,34%支持特朗普。在族裔方面,华裔选民有69%支持希拉里。最高的是印度裔的87%、其次是菲律宾裔的78%、越南裔为74%、韩裔是65%、日裔64%。[16]美国华人参政团体80/20促进会在选前做的详细民调结果显示,华裔群体的投票意向根据“身份背景”不同出现分化现象。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从中国大陆来美的华裔,75%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来自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的华裔选民,也包括早期从中国大陆来的华裔选民,65%以上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前一个群体对特朗普的支持率虽然很高,但选票数量并不太多。一方面因为这一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人还没有获得投票权;另一方面因为部分新移民不够了解美国选举,甚至会错过选民登记等重要环节。此外,这次大选中,华裔群体有大量“不投票”现象或“散票”。[17]大选前,美国华人联合会主席(UCA)薛海培预测,华裔选民将有60%-65%投票给希拉里,大陆新移民或“微信上的华人”大多投票支持特朗普。[18]

影响华人在此次大选中大多数投票支持希拉里的主要因素如下:其一,从社会经济因素看,华人整体作为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弱势群体,传统上认同民主党的公平理念。最近二十多年来,美国华人多把民主党视为自身利益的代言人。事实上,目前三位华裔联邦国会众议员赵美心、刘云平和孟昭文,还有唯一的华人联邦国会参议员谭美·达克沃斯都是民主党人。其二,从地域上看,此次特朗普获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被认为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确实,从美国的选举地图(红色代表共和党,蓝色代表民主党)来观察,可以发现,选举地图上显示“两边是海水,中间是火焰”。即在此次大选中,大批“沉默的乡下人”用选票说话,选择特朗普作为他们的代言人。据统计显示,全美城市地区的选民有59%投票支持希拉里,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只有35%;而在农村地区,投票支持希拉里的只有34%,投票支持特朗普的高达62%。华人选民主要分布在蓝色的海水之中,即主要分布在民主党的大本营加州和纽约州。2013年美国有452万华人,其中居住在加州和纽约州这两大蓝州的就占了一半以上。在投票日,美国《侨报》驻纽约记者采访了华人选民,大部分人表示把票投给了希拉里。其三,从年龄因素看,在主流选民中,年轻人多投票支持希拉里。在18到44岁的选民中,52%把票投给希拉里,44%投给特朗普。在华人中间,党派取向也有着同样鲜明的代际特点。希拉里的支持者占据了“两头”:首先是“沉默的老移民”,尤其是经历了“克林顿繁荣”的中老年华人,他们认同民主党主要是出于经济原因,他们寄望希拉里能带回美国的“黄金时代”,而不信任毫无国家治理经验的特朗普。美国《侨报》所访问的老移民和老侨团体,多支持希拉里。“新生代的小华人”,即华人第二代和第三代,他们多数认同民主党,主要是因为他们多数拥有强烈的自由和公平意识。他们中的大多数支持民主党主要出于社会原因。在许多议题(issue),如同性恋,他们持宽容的态度。他们从小就与各种肤色的同学一起读书,长大,因此对族裔多元化、非法移民,乃至穆斯林都持包容态度。他们因此成为自由派桑德斯和希拉里的热情支持者。美国《侨报》主编刘晓东的女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次是她第一次投票支持希拉里。因此,在此次大选中,“沉默的老华人”和“新生代的小华人”多属“希粉”或“稀饭”,即希拉里的支持者。

第三,从候选人取向来观察,此次选举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前所未有的“愤怒的华人新移民”现象。

在此次大选中,华人倾向共和党的数量显著增长,成为特朗普的狂热粉丝和坚定的支持者。这些“愤怒的华人新移民”或者称为“微信上的华人”有以下四大特点:其一,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代移民,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移民美国的中国大陆华人新移民。“美国华人特朗普助选团”的团长王湉甚至不是美国公民,只是美国永久居民。美国华人联合会(UCA)薛海培在接受《侨报》访问时表示,估计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占美国华人总数的40%左右,因为他们在微信群里非常活跃而被称为“微信上的华人”,其中投给特朗普的选票可能会是一半,甚至超过。其二,他们受教育程度高,英语水平高,专业好,工资收入高,经济状况普遍良好,敢于和白人主流社会竞争,比老移民更有自信。这与美国主流社会的状况相类似。在这次选举中,年收入5万美元到10万美元之间的中产阶级中,多数票投特朗普。华人中的高收入群体也有同样的投票倾向。一名在微软任职的张先生告诉美国《侨报》,他属于高收入群体,要交很多税。然而许多美国人不工作却可以生活无忧,因此他支持特朗普。其三,他们在投票中呈现出强烈的反多元化、反福利主义的保守倾向。他们对墨西哥裔,甚至对黑人或非洲裔美国人有很明显的歧视。这一点,甚至已经被主流媒体注意到,认为这与新移民来自族群高度单一的中国大陆,缺乏多元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广州人可能是个例外。其四,他们非常高调,非常执着,释放了超出其数量比例的政治能量。他们组织了各种华人助选团,如北美华人特朗普助选团、金橙俱乐部等,他们与特朗普见面,为特朗普在全美多个州扫街拜票,提供巨额政治捐款,并在31座美国大城市用飞机拉出“美国华人支持特朗普”(Chinese Americans for Donald Trump)标语为特朗普做宣传或助选。他们还占据了微信圈,在微信圈里挺特朗普的帖子,远远超过挺希拉里的帖子。

第四,决定美国华人投票给两位候选人的主要因素是三种取向的综合影响,其中议题取向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小布什时期的劳工部部长助理、共和党人董继玲(Chiling Tong)在接受美国《侨报》采访时就清晰地表示,华人多数还是支持希拉里,但支持特朗普的华人声音很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选后的一项多种族政治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只有25%的美籍华人支持特朗普,并不占华人的大多数,但他们非常有组织,他们有网页,在社交媒体尤其是微信上特别活跃,社会能见度较高。[19]据“全美亚裔民调”10月份的数据,全美华人30%支持民主党,7%支持共和党,其余61%为独立立场。对于候选人,华人52%支持希拉里,11%支持特朗普。这份调查以英语进行,所以被认为调查对象多在第二代和第三代华人范围,即ABC(出生在美国的华人)。而另一份非正式的网上民调,是由华人微信公号“Civil Rights”进行,显示支持特朗普的华人高达81.2%,支持希拉里的仅有12.6%。这个民调的对象,属于第一代新移民华人范围,主要是过去30年从中国大陆通过留学、投亲以及近年通过投资移民等方式定居美国的华人。这份虽然是非正式民调,却和很多华人表现出来对特朗普的支持,有相当的契合度。此外,还有其他有名的华人微信公众号,主要也是以第一代新移民华人为主,都一边倒支持特朗普。[20]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在美国,华人的政治取向是一个变量,而非常量。如上所述,1992年以前,美国华人多数是支持共和党的。之后发生逆转,支持民主党的逐渐增加,2000年之后开始占大多数。2016年美国华人的政治取向明显倾向共和党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来自民主党的推力因素(Push factor),主要是表现在一系列的政治议题上,尤其是最近两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触发剂:其一是社会治安方面。民主党执政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对华人的歧视性事件,如ABC辱华事件、SCA5提案、梁彼得案、华裔间谍案、黑人创作歌曲公然鼓励抢劫华人等,这些歧视与不公正待遇使华人的参政意识开始觉醒,不再甘心做沉默的“哑裔”,除了游行示威之外,他们开始积极介入选举政治,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其二是教育公平方面。自1996年,加州禁止公立大学在招生时,将种族视为一个考虑因素。但2014年,加州西班牙裔议员赫南德兹(Ed Hernandez)提出了大学入学按族裔比例的第五号加州宪法修正案(Senate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No. 5),即SCA-5提案。修正案提倡废除禁令,从而让少数族裔有更高的入学机会。如果修正案获得通过,不少华人担心他们的孩子进入名校的机会变低。余胤良、刘璇卿等民主党的三位华裔州参议员却投了赞同票,虽然他们后来收回,但在许多华人看来,这些民主党政客就是胳膊肘朝外拐。换言之,如果SCA5提案获得通过,华裔子女进入公立大学的机会更少,难度会更大,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民主党的这一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诉求,被华人解读为偏向拉美裔、非裔,而打压华裔。[21]其三是福利和移民事务方面。特朗普和共和党主张小政府,低税收和低福利,反对非法移民。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与共和党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家庭、自食其力、对社会比较保守,因此共和党在争取华人选票上有优势。而美国华人群体以合法移民为主体,在465万华人中,非法移民仅仅有28万,在1150万非法移民中占比很低,因此,华人认为民主党“大赦”非法移民,构成了对华人合法移民,尤其是新移民在就业和福利上的直接威胁。他们认为“民主党执政这么多年,做了太多损害华人利益,满足其他族裔利益需要的事情。”[22]其四是性取向方面。民主党支持最高法院关于同性恋合法化的判决,奥巴马政府又发布关于跨性别厕所的行政命令,要求那些拿了联邦政府资金的学校都要允许跨性别者以及变性人可以使用他们自己想去的厕所。这些诉求得罪了本质上思想相对保守的华人,尤其是刚刚来自于中国大陆的、比较保守的新移民。其次是来自共和党的拉力(Pull factor)方面,此次主要表现为特朗普因素,因为他并非典型的共和党人,他在挑战美国“政治正确”上的高姿态,以及旗帜鲜明的保守主义立场,还有华府局外人的身份,吸引了大批厌倦“政治正确”政客的华人。以致他们在“骗子”希拉里和“疯子”特朗普之间选择了后者。

结 语

综之,政治取向是个变量,而非常量。美国华人投票时的政治取向也是一个变量,包括政党认同取向、候选人取向和议题取向。三者相互影响综合发挥作用,决定美国华人的政治取向和投票偏好。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华人政治取向的变化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第一,美国华人的政治取向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经济状况的变化,也取决于他们所处地域环境、移民状况和世代状况等非经济因素。在此次大选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华人强烈支持特朗普就受到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二,美国华人的政治取向,还取决于两党的各自政策诉求是否能针对华人的群体诉求。目前,美国华人总体上还是支持民主党,但可以预测,在未来,如果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策继续沿着目前的轨道推进,那么偏向共和党的华人将会越来越多。第三,本次美国大选,将以华人,尤其是中国大陆华人新移民前所未有地高调介入而记入美国华人参政的历史。当然,由于美国华人人口相对较少,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太低,而且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民主党铁票州,如加州、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导致他们的选票影响力难以发挥关键性作用。但近年来,随着摇摆州的华人人口也在显著增长,如此次大选的宾西法尼亚是关键摇摆州,华人选民如果都出来投票,是能够发挥关键性作用的,但确实这样的州非常少,片面强调华人选民能够发挥关键性影响力不太妥当,不宜过分夸大。第四,与2016年发生在美国主流社会的“丑陋选战”一样,在华人社区的选战中也是一样,充满戾气、谣言、抹黑和谩骂。正如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UCA)主席薛海培所说,他自己专注美国选举政治20余年,此次大选期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剑拔弩张、硬拉“党性”的氛围前所未见;而以不文明为基础的参政议政方式,不可能是好的参政议政。未来美国华人参政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政治参与度会将会越来越高。

[1]“政治取向”,参见http://baike.baidu.com/item/%E6%94%BF%E6%B2%BB%E5%8F%96%E5%90%91

[2][美]孔秉德、尹晓煌主编:《美籍华人与中美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87-88页。

[3]美国《世界日报》1992年10月22日,B1版。转引自林启文:《美国华人政治参与活动之研究(1965-1993)》,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3年,第192页。

[4]Pei-te Lien, “Behind the Numbers:Studying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Chinese Americans”,美国犹他大学政治学系连培德教授在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的演讲稿,2004年4月7日,第15-16页。

[5]《亚裔选民显示投票热情 亚太法律中心问卷调查 支持克里者远远超过布什》,http://www.chinesetoday.com/Detail.cfm?c=news&s=n_america&d=11-5-04&n=D1。

[6]美国《世界日报》1988年7月30日,第26版。转引自林启文,前揭书,第192页。

[7]Pei-te Lien, “Behind the Numbers:Studying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Chinese Americans”,第17页。

[8]《亚裔选民显示投票热情 亚太法律中心问卷调查 支持克里者远远超过布什》,http://www.chinesetoday.com/Detail.cfm?c=news&s=n_america&d=11-5-04&n=D1。

[9]美国《世界日报》1992年12月14日,B6版。转引自林启文,前揭书,第193页。

[10]林启文:《美国华人政治参与活动之研究(1965-1993)》,第194页。

[11]万晓宏:《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1965-2012)》,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6页。

[12]田霞:《如今,很多华裔发现民主党的政策越来越过分了》,美国《侨报》2016年11月8日。

[13]周飞兵:《投票站义工:华人要多做实事》,美国侨报网,2016年11月10日,参见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6/1110/1085354.shtml

[14]侨报评论员:《2016年大选 华人刷出存在感》,《侨报·社论》,2016年11月8日。

[15]简恒宇:《川普到底怎么赢的?全美出口民调揭露:这些人把他送上白宫宝座》,台湾风传媒,2016年11月11日,参见http://www.storm.mg/article/188470

[16]《全美75%亚裔大选投票支持希拉里 华裔支持率为69%》,中国侨网,2016年11月16日,参见http://www.chinaqw.com/hqhr/2016/11-16/113114.shtml

[17]徐一帆:《吴仙标:不同华裔群体投票分化》,美国侨报网,2016年11月10日,参见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6/1110/1085317.shtml

[18]徐一帆:《投川?投希?华人这一票投给谁》,美国侨报网,2016年11月5日,参见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6/1105/1084722.shtml

[19]蔡晓颖:《特写:特朗普支持者是美国华人的主流吗?》,BBC中文网,2017年4月7日,参见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39524424

[20]一娴:《特朗普赢了,华人能从中获得什么?》,观察者网,2016年11月12日,参见http://newrss.guancha.cn/toutiao/toutiaopost/yixian/2016_11_12_380274.shtml?tt_from=weixin_moments&tt_group_id=6351862015880249602

[21]蔡晓颖:《特写:特朗普支持者是美国华人的主流吗?》,BBC中文网,2017年4月7日,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39524424

[22]张苗:《民主党对合法途径的移民不公平》,美国侨报网,2016年11月5日,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6/1105/1084722.shtml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UCLA陶哲轩教授力荐、亲自把关:AI for Math照这个清单学就对了 2024-04-16 [114]
『社区报道』 华裔科学家李飞飞:她看见的世界和她改变的世界 2024-04-14 [145]
『社区报道』 陶哲轩转发、菲尔兹奖得主领衔:AI正在颠覆数学家的工作方式 2024-04-08 [232]
『社区报道』 李飞飞教授主讲,斯坦福2024 CS231n开课,依旧座无虚席 2024-04-06 [310]
『社区报道』 丘成桐:为了大统一理论,把宇宙建到十维了 2024-03-28 [508]
『学人动向』 杨振宁挂念了七十多年的师姐,和她背后屹立三个世纪的学霸家族 2024-03-18 [962]
『社区动态』 晨光基金會(美國)留學生獎助學金 2024-02-10 [1918]
『内外互动』 萧东:2023年美国躲过萧条,2024年呢? 2024-02-04 [1888]
『社区报道』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举办2024年春节招待会 2024-02-04 [1986]
『学术论坛』 第31届环太平洋管理国际研讨会 征文和邀请通知 2024-02-05 [1756]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顶尖名校近7亿美元经费被冻结,只因一教授忘交结题报告 2024-04-20 [138]
张寿武:方程无解,求之不得 2024-04-20 [101]
关于陈算法的背景以及更新 2024-04-20 [75]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150]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139]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129]
周文星 | 美国战略界“保台派”的兴起、批判及其未来走向 2024-04-15 [233]
诺奖过来人:学神经科学,为什么要先打好数理基础? 2024-04-13 [207]
刚刚,图灵奖揭晓!史上首位数学和计算机最高奖“双料王”出现了 2024-04-13 [178]
陈先义:官员们怕什么呢?——从“王婆说媒”到“哭包公” 2024-04-14 [17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