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大陆高校青年教师的“内卷”:靠相互竞争去拼抢有限的资源
来源:Acabridge | 2020/11/1 14:08:43 | 浏览:3171 | 评论:0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内卷”。

所谓内卷,举个简单的例子,同一个圈子里的人因为资源有限无法向外扩张,而只能靠相互竞争去拼抢有限的资源,此为“内卷”。

说得直白点,就是僧多粥少。

大陆高校青年教师的“内卷”:靠相互竞争去拼抢有限的资源

比如,以前火热的土木工程行业,因为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工程建设行业却不再像以前那么火热 ,导致一些本科毕业的土木学子,都要去工地放线打灰,导致一些土木学子怨声载道,不是在提桶跑路,就是在准备提桶跑路。

又比如,现在火热的计算机互联网行业,也有人预测会逐渐内卷化。现在已然有了这样的趋势,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通过996甚至更狠的加班方式,来突出自己的竞争能力,导致整个互联网行业似乎成为了“加班”的代名词。

一些互联网行业的老板们,也因此窃窃自喜。不需要付加班工资,靠几句正能量鸡汤或者PUA手段,就能让那这帮人自愿996,而且还觉得理所当然。

在大学里当老师,也有内卷的苗头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大学老师这个职业也逐渐开始内卷化。

大陆高校青年教师的“内卷”:靠相互竞争去拼抢有限的资源

一些985大学毕业的博士,大概率是没法留在本校或者其它名校当老师的,因为这些学校的位置基本都已经满了,一个萝卜一个坑。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少部分能够去211高校当老师,而绝大部分只能去普通的二本学校,甚至三本大专去当老师。

无它,供大于求,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这是自由市场的选择,怨不得别人。这些新毕业的985博士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青教,也被戏称为“青椒”。

而这些青教的生存现状,并非我们想象中的优雅与高大上,与其他许多在企业打拼的毕业生一样,也有很多的苦恼与难言之隐。

比如下面这名二本高校的青年讲师就直言:进了高校才发现,这是噩梦的开始,每个月不足六千的工资,却干着六万的活。

一名二本高校青年教师的吐槽

我19年博士毕业后进了一家二本学院,当初去是因为对象在该城市工作,为了爱情义无反顾的就去了,被导师嘲笑没出息。去之前幻想美好的生活就要开始了,结果没想到,却是噩梦的开始。

入职不仅不给讲师职称,还需要签订8年的服务合同,如果中途离职,除了按比例返还安家费外,还得赔偿未服务年限每个月的基本工资,算下来今年是第二年,要走的话也得赔个十来万。

第二年上了讲师后,还要再签一个3年首聘期的合同,如果离职还要再额外赔付3年的所有工资,包括绩效课时基本工资等等。

这不是让人心累的事儿让人真正心累的是:除了一学年500课时的工作量、科研考核外,还得应付各种各样没完没了的任务,今天来个专业考核,明天来个教研室工作检查,心太累了。

大陆高校青年教师的“内卷”:靠相互竞争去拼抢有限的资源

最近的一件事,让我彻底寒心了。

刚来的时候,当年的招聘启事明确写着:安排配偶工作,如不安排就一次性发放10万补助。我今年和对象领了证后,就去申请这十万块钱,结果被人事处告知,领证时间跨度太大,不符合规定不予发放。

可问题的关键是,当初签合同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任何文件告知我领证时间有限制,并且很多老师也是在入职后几个月半年才领的证。

诉说无门,想走法律途径维权,可一旦这样就彻底和用人单位翻脸了,现在好累,好想离开这地方。

我月工资不到六千,却天天干着6万的活,真的是卑微至极!

一些大学同行的评论

面对这名大学老师的吐槽,一些同行也有一些感受与看法,从这些评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大学其实也是一个职场社会,人情社会,所谓的“象牙塔”,是对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

大陆高校青年教师的“内卷”:靠相互竞争去拼抢有限的资源

选择了二本,就要适应二本的游戏规则。在二本,科研没有纳闷重要,教学才是面子,这一切,在关系面前,都是浮云。奉劝各位同行,千万别在985读了博,就怀揣一颗忧国忧民,解放世界的心去二本,这样大概率会遭到现实血淋淋的毒打,直到你低头为止。

我一直以为高校里的行政人员,再不济也是被人称之为老师的人,但就是这样一群人,披着老师的外衣,干着一些龌龊的勾当。

知足吧,等你评副高的时候你会发现,眼前这些,根本就不是事。一群没有青基,没有省基金,没有SCI,没有专利,没有卓越期刊,没有教研项目的一众人,都可以轻松碾压你。

我仿佛看到2年后的自己了。如果能去更好的学校,谁又会委身于二本三本呢?现在内卷化越来越严重,我们根本没有话语权,如案板鱼肉。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17岁高中生一战封神!推翻40年数学猜想,起因竟是一道选做题 2025-07-11 [81]
李迅雷: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市场的通盘思考 2025-07-04 [214]
为什么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呢?了解美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你就明白了 2025-07-04 [304]
专家观点 | 美国文理学院:小而美,美在哪里? 2025-07-04 [184]
他19岁辍学,21岁成立非营利组织,用10年清理半个太平洋 2025-07-04 [186]
刘海影:作为保守主义的特朗普主义及其误解 2025-07-04 [173]
张维迎的种子! 2025-07-03 [230]
哈佛商学院专访Anton Korinek:未来2—5年内,AI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红利 2025-07-03 [221]
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2025-07-03 [187]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46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