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赵全胜:进可攻退可守——从RCEP到CPTPP
来源:haiwaikanshijie | 2020/11/30 14:50:31 | 浏览:2170 | 评论:0

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正式签署之后,中国又表示有意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从而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 的有利位置,也就是巩固 RCEP,争取 CPTPP。

先来说说“进可攻”。当年奥巴马和安倍积极推动的TPP(CPTPP的前身),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限制中国发展。2016年特朗普甫一上台,就启动退群主义,宣布退出TPP。尽管日本接手搞了CPTPP,但还是显得群龙无首。这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推动了RCEP的进程。

赵全胜:进可攻退可守——从RCEP到CPTPP

 即将登台的拜登政府的一个大概率动作就是重拾TPP(也就是现在的 CPTPP),并加强与传统盟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的关系。日本当然欢迎老大回归。但是从现在到2021年1月20日拜登登基这一段空窗期,华盛顿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无暇在CPTPP 这样的问题上着力。中国在此时发出也要加入 CPTPP 的声音应该说是恰到好处。

特朗普主政四年大搞退群和中美脱钩,但中国并不准备脱钩(虽然做好了最坏的准备)。RCEP的启动,为中国加入CPTPP 做了很好的铺垫。如此,就不但能使中国剑指这一更高水平的贸易协定(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劳工标准,国企改革,数字经济等领域),而且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内外双循环。

赵全胜:进可攻退可守——从RCEP到CPTPP

 如果中国和美国都能加入CPTPP,对所有成员国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贸易量将增长50%,并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的整合。同样重要的是,这也为中美在经贸领域解决争端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能够顺水推舟地开展合作,以达双赢之利。所以这一步“进”不仅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也是搭建一个面向美国的政治外交平台,推动中美之间有序的竞争与合作。

当然,加入CPTPP 的过程不可能顺风顺水,要做好持久战和“退可守”的准备。这就需要大力经营好RCEP。上个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曾高调提出,东亚需要的是一个没有美国的亚洲经济共同体。无独有偶,本世纪初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也提出“没有美国的东亚共同体”的设想。现在启动的RCEP其实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亚洲人的区域性组织。以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体量来看,中国当然有能力也有必要在RCEP发挥领导作用。但考虑到中国所处的险恶的周边环境和其缺乏国际话语权的巨大软肋,中国还是不要单独出头为好。

红花虽好,也要有绿叶扶持。这个绿叶首推东盟,东盟国家这些年来的政治经济整合以及和中国关系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也有实力不足和领导力不强的短板,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小马拉大车”。所以中国还要依靠其他绿叶,这就是作为亚洲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

赵全胜:进可攻退可守——从RCEP到CPTPP

202011月,王毅外长会见日本首相菅义伟。

中日两国不但加起来体量巨大,而且各有所长。第一,两国经济有极大的互补性,如果能够互相支持,定能起到双赢的作用。第二,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一直强调自己做为东西方桥梁的角色,在实际运作中可以帮助中国摆平很多来自西方的压力。第三,在中美两强相争的博弈中,日本扮演着一个平衡者的角色,日本自身就是经济上靠中国,军事安全上靠美国。

但是与此同时,日本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中日之间也时有碰撞,所以不能指望日本脱离美日同盟,但是最起码可以推动日本在亚洲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和中国一起发挥主导作用。如此,就能极大地增强RCEP在前进道路上面临内外挑战时的抗压力,而永葆活力。

北京多次表示,中国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代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下一个霸主,所以中国并不想把美国赶出亚洲。中美之间的竞合关系会长期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到的竞争日益激化的同时,积极打造合适的合作平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朱松纯对话菲尔兹奖得主曼福德:数学家和数学的分裂 弥合分离的世界 2023-09-22 [281]
『征文征稿』 2023年全球华人慈善研究国际研讨会(12/15-16) 2023-09-23 [210]
『学人动向』 萧东:美元崩溃时刻会来临吗? 2023-09-04 [883]
『社区动态』 2024 年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学术年会的预通知 2023-08-16 [963]
『百家论坛』 朱松纯:我为什么让北大通班学生读金庸 2023-08-14 [1333]
『科技前沿』 Nat. Photonics | 麻省理工光学AI芯片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2023-08-15 [1086]
『学人动向』 跨越十九年的合影——“黄金一代”数学家重聚燕园 2023-08-14 [1425]
『社区报道』 知名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原UCSD教授管坤良加盟西湖实验室 2023-08-13 [1115]
『学人动向』 丘成桐:要不是我牛逼,早就被他们整垮了 2023-07-27 [2264]
『社区报道』 UCLA尹安教授意外逝世,去年获得地质学界的诺贝尔奖 2023-07-14 [2225]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华人女科学家潘嫱教授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评委 2023-09-23 [14]
在美国的朋友分享的四个女性故事 2023-09-22 [17]
奥尔森:特殊利益集团与国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2023-09-25 [17]
黄奇帆:中美数字经济差距明显,应先试点五方面改革 2023-09-22 [129]
郑永年:传统的“三驾马车”失灵了,我们未来投资什么? 2023-09-22 [381]
钱颖一对话基辛格实录: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治理体系(全文) 2023-09-23 [203]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6) 2023-09-21 [174]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5) 2023-09-21 [154]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4) 2023-09-20 [152]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3) 2023-09-20 [16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