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瑞典隆德大学科学家首次发现两种血液分子可“追踪”阿尔茨海默症进展
2020/12/1 15:48:56 | 浏览:1492 | 评论:0

瑞典隆德大学科学家首次发现两种血液分子可“追踪”阿尔茨海默症进展

        据英国《自然·衰老》杂志30日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欧洲科学家团队首次发现,血液中两种分子的水平或能预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未来的认知衰退和阿尔茨海默症痴呆的发展。这两种分子分别是在苏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经丝轻链(NfL)。这一成果有助于科学家开发出常规血液检查,“追踪”高危群体的阿尔茨海默症进展。

       目前,人类对阿尔茨海默症依然束手无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致病原因“缺位”,导致难以展开预防和“追踪”。这样一种起因不明、无法治愈的病,却并不罕见——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0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占所有痴呆病例的50%—70%。阿尔茨海默症的特征是:被认为会导致神经元死亡的蛋白在脑内聚集,并最终发展为痴呆。而最新研究发现,这些蛋白也存在于血液中——因此检测它们在血浆中的浓度,可以诊断该疾病,或区分该疾病与其他常见的痴呆形式。

瑞典隆德大学科学家首次发现两种血液分子可“追踪”阿尔茨海默症进展

       鉴于此,瑞典隆德大学科学家奥斯卡尔·汉森及其同事利用573名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数据,建立并验证了个体化风险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预测患者的认知衰退和阿尔茨海默症痴呆的发展。

       研究团队比较了多个模型,预测患者4年内认知衰退和痴呆进展的准确度,这些模型基于血液中不同生物标志物的各种组合。他们发现,基于P-tau181和NfL的模型预测能力最佳,前者是一种tau蛋白形式,后者能反映神经元死亡和损伤的情况。

       研究人员总结称,他们的研究结果证明,通过血液中生物标志物来预测个体阿尔茨海默症的进展是有价值的,下一步需要开展更大的队列研究。

瑞典隆德大学科学家首次发现两种血液分子可“追踪”阿尔茨海默症进展

       科学家认为,从病理学来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主要是大脑和特定皮层下区域出现神经元和突触损伤,这种损伤会导致显著的大脑萎缩和衰退。尽管其确切原因迄今未明,但科学界已在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探索相应治疗方案方面投入了巨大心血,除了病理研究不断逼近真相,还有一些药物的问世也在预防及治疗上为患者带来希望。

       总编辑圈点

       尽管全球药企和科研人员投入巨大精力,至今还仍然没有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根治药物。换一个思路,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干预,或许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症的进程,让可怕的”脑海中的橡皮擦”,尽可能晚些出现。此前,中国学者也研究了如何在外周血中发现阿尔茨海默症的标志物,可提前5—7年预测病症。文中的这项研究,同样也是用验血的方法来寻找病症的前哨部队。不过,这种筛查若要成为体检项目的一部分,还需降低检测成本,真正从科研走向临床。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长期吃米和长期吃面的人,谁的心血管更健康? 2025-07-03 [89]
中国,为什么不吸烟者中也有很多肺癌患者? | 商周专栏 2025-07-01 [95]
ASCO 2025 特辑|全球专家对话:从临床试验到肾癌治疗新突破 2025-07-01 [101]
Science:大语言模型模拟5亿年进化,开启蛋白质设计新纪元 2025-06-12 [718]
躺着也能治病?被你嫌弃的“侧卧”或能击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深夜危机 2025-06-06 [760]
体内CAR-T的发展得益于mRNA技术的成熟 2025-06-06 [707]
鼻滴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焦虑、抑郁行为!指标减少近50% 2025-06-06 [923]
脑力工作者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睡觉 2025-06-03 [980]
Tempus AI:AI 医疗的一个数据引擎? 2025-06-05 [715]
50岁以下患癌群体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为什么女性患癌者越来越多? 2025-05-28 [90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