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UCLA张作风教授:增加疫苗接种“安全带”措施防控国内疫情局部暴发
2021/1/15 16:13:48 | 浏览:1848 | 评论:0

针对目前国内石家庄等地疫情有抬头趋势,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任务艰巨,美国权威流行病学专家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在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病人收治, 密切接触者隔离, 和居民居家等措施的同时,对暴发点检测阴性的人群及暴发点周边范围人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打造“安全带”,有效遏制病毒传播扩散。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杰出教授张作风表示,近来国内多地出现疫情局部暴发,目前主要的防控策略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对检测呈阳性的群体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收治隔离,同时控制人员流动。但由于检测手段本身存在准确性问题,再加上病毒突变会进一步影响检测准确性, 会漏掉一些感染者。这些假阴性感染者, 会成为再次爆发的潜在来源。

鉴于目前防控任务艰巨,可考虑在大规模检测的同时,增加疫苗接种“安全带”措施,对暴发点检测阴性的人群以及暴发点的周边范围人群(具体多少公里范围以内,需要按照具体地区特征来界定),进行紧急新冠疫苗接种,形成一个“安全带”,以遏制病毒向外扩散传播。当然,如果有充足的有效和安全的疫苗,那就可以对整个的受影响的重点城市或地区检测阴性的群体进行全民紧急接种。

张作风说,大规模核酸检测结合打造疫苗接种“安全带”的策略比较适合中国目前局部暴发的疫情形势,可有效控制疫情从局部向外扩散。目前美国正处新冠大面积高密度流行中,传统的检测发现病人来隔离治疗,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和隔离,已经基本丧失防控功能。唯一的有力的防控利器就是依靠疫苗接种来达到群体免疫(或称为获得性主动免疫)以最后终止新冠流行。

此外,张作风建议应尽快让60岁以上的群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保护。这一群体占比较高,身体抵抗力较弱,慢性病的比例很高, 如果不妥善加以保护, 有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爆发传播和疫情反复的潜在来源。

张作风说,目前国内有两类人群无法接种疫苗,分别是16岁以下的群体及 60岁以上的群体,主要是由于国内新冠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没有包括这两类群体,因此国内疫苗对他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这两部分群体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均为18%左右。在这两部分群体之外,16岁至60岁之间的群体,即便有80%人能接种疫苗,也远达不到通过全社会“群体免疫(或获得性主动免疫)”来控制疫情的效果。

张作风建议,国内部分疫苗三期临床试验可考虑加入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群体志愿者参与,以评估疫苗对这两类群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可考虑紧急进口由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和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显示,这款疫苗对60岁以上的群体有效,同时,其价格相对较低(两剂共6美元)。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已与德国BioNTech公司达成协议,确保供应中国首批 5000万剂辉瑞新冠疫苗产品(两剂共20欧元)。

据了解,英国已在2020年12月30日率先批准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印度和阿根廷于今年1月3日, 墨西哥于1月4日批准这款疫苗紧急使用。

张作风表示,如果美国的疫苗接种计划能按计划推进,大约能在六月至八月基本能通过疫苗接种达到群体免疫(获得性主动免疫)来有效控制疫情,欧洲情况也类似,如果中国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人群免疫落差,如果这一落差持续存在,疫情有可能还会持续较长时间。应尽快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并大力推进疫苗接种,尤其是60岁以上群体的接种,多头并进,以尽快遏制疫情。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朱松纯对话菲尔兹奖得主曼福德:数学家和数学的分裂 弥合分离的世界 2023-09-22 [281]
『征文征稿』 2023年全球华人慈善研究国际研讨会(12/15-16) 2023-09-23 [210]
『学人动向』 萧东:美元崩溃时刻会来临吗? 2023-09-04 [883]
『社区动态』 2024 年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学术年会的预通知 2023-08-16 [963]
『百家论坛』 朱松纯:我为什么让北大通班学生读金庸 2023-08-14 [1333]
『科技前沿』 Nat. Photonics | 麻省理工光学AI芯片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2023-08-15 [1086]
『学人动向』 跨越十九年的合影——“黄金一代”数学家重聚燕园 2023-08-14 [1425]
『社区报道』 知名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原UCSD教授管坤良加盟西湖实验室 2023-08-13 [1115]
『学人动向』 丘成桐:要不是我牛逼,早就被他们整垮了 2023-07-27 [2264]
『社区报道』 UCLA尹安教授意外逝世,去年获得地质学界的诺贝尔奖 2023-07-14 [2225]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华人女科学家潘嫱教授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评委 2023-09-23 [14]
在美国的朋友分享的四个女性故事 2023-09-22 [17]
奥尔森:特殊利益集团与国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2023-09-25 [18]
黄奇帆:中美数字经济差距明显,应先试点五方面改革 2023-09-22 [129]
郑永年:传统的“三驾马车”失灵了,我们未来投资什么? 2023-09-22 [381]
钱颖一对话基辛格实录: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治理体系(全文) 2023-09-23 [203]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6) 2023-09-21 [174]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5) 2023-09-21 [154]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4) 2023-09-20 [152]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3) 2023-09-20 [16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