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曹一鸣:丘成桐计划”能否培养丘成桐式数学人才
2021/1/23 13:18:57 | 浏览:649 | 评论:0

  近日,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推出了“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自2021年起,面向全球招收不超过100名中学阶段具有突出数学潜质的学生,由世界一流数学大师授课、组织研讨。该计划拟采取“3+2+3”从本科至博士贯通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数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不用高考、单独录取,大师领衔、长期规划,这样的计划真能培养出数学科学人才吗?该话题引发社会热议。

  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录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约1.5%一路攀升至2020年的近40%,这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数学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其教育模式也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加之高考数学逐步实行不分文理科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社会对数学的普遍重视和要求。

  为满足大众数学教育的需求,无论是中小学阶段最基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还是高考数学的难度,与20世纪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也造成了中小学教学、中高考评价方面的“天花板效应”,无法很好地承担起精英人才的培养、甄别与选拔功能,特别是有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

  目前,在以大类招生、高考成绩作为主要筛选依据的前提下,试图通过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式选拔拔尖人才,还处于持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2020年推出的“强基计划”招生模式,在多元录取方面开发了新路径,而前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不用参加高考、单独录取,无疑是打开了另一扇窗口。

  一流人才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传承关系,数学大师对青少年数学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丘成桐是当代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开辟了拔尖人才培养的新轨道,为那些热爱数学、极具数学天赋、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高端的资源平台。立足国内,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该计划值得关注的一点。多年以来,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痛点就是最优秀的人才大多出国,并最终选择留在国外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高端人才的流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多项政策的引导,国内研究水平飞速提升,优秀人才回国服务渐成潮流,多个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建立及研究的开展,使得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在国内成为可能。相信未来这种立足国内、从本科开始重视科研的人才计划会不断增加。前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还提出,特别优秀的初三学生也可以申请参与选拔,这进一步拓展了优秀人才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特殊人才需要灵活的个性化教育。如果按部就班参加升学考试,像数学奇才陶哲轩这样的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

  总而言之,从选拔到培养,“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开启了一种实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方式。未来,指向基础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的专项计划将会更加多元丰富,并逐渐向低龄阶段的早期教育发展倾斜。基础科学是科技发展的有力支撑,建立更多的一流“学科中心”从事数学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从而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培养更多高端人才。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UCLA张作风:中国癌症患者众多,负担重,如何遏制癌症快速增长? 2023-06-01 [167]
『社区报道』 丘成桐先生在人大对话:几何人生 人生几何 2023-06-04 [175]
『社区报道』 UCLA张作风教授:中国人的胰腺癌可以预防吗? 2023-05-15 [713]
『学人动向』 徐佳:美国企业破产潮来袭,会否引发新兴经济体蝴蝶效应? 2023-05-06 [863]
『学人动向』 继谢宇之后,周敏成为第二位美国华裔社会学家中的“两院院士” 2023-05-02 [917]
『社区报道』 陈刚、周敏等九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3-05-02 [652]
『学人动向』 美国西来大学陈岳云教授:40年来华人学者赴美交流呈多重发展路径 2023-04-22 [1094]
『社区报道』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郭少春在影城希尔顿酒店举行到任招待会 2023-04-21 [707]
『社区报道』 专访丘成桐(上):为了民族未来,一定要改变中国科学文化 2023-04-01 [784]
『社区报道』 专访丘成桐(下):我的物理学及应用数学工作 2023-04-01 [726]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UCLA流行病学教授张作风:长程新冠(PASC)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2023-06-06 [73]
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在大西洋底部连续生活95天 称自己身体“年轻了10岁” 2023-06-06 [134]
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致辞:我的三堂人生课 2023-06-01 [404]
张维迎:林毅夫的八点错误 2023-06-01 [363]
谭雅玲:此轮人民币贬值的怪现象需要警惕 2023-06-01 [245]
福奇离场,一个科学家的溃败 2023-05-23 [648]
他,38岁,震撼了大半个世界! 2023-05-23 [856]
学数学的学生在TOP刊点名批评学历史的博导在经济研究中数学用得太多了 2023-05-23 [314]
历时七十五年 哈佛心理学研究中心:美好生活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 2023-05-20 [636]
性社会学家潘绥铭:我已完全彻底退出学术,开始全新的生活 2023-05-10 [75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