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认为实现统一有三条路,一条路是“和统”,两岸和平谈判最终解决,时程较长,难度较大,需要做各种细致艰苦的工作,类似中医调理。这需要战略定力、战略耐心,问题是当前大陆人民等不得了,台湾的统派朋友也急切期盼早日终结民进党的“绿色恐怖”。
一条路是“武统”,军事解决,类似外科手术。大陆民意支持“武统”的声浪很高,但“武统”变数很多,代价很大,后果难以精准预测,“武统”后两岸面临什么样的困难需要充分评估,包括台湾治理、长治久安等等。
本人认为除了“和统”、“武统”之外,两岸统一还有第三条路可走,上上策就是“智统”,即以最高智慧,采取最佳路径、最优方案,以最快速度、最低代价完成国家统一。
具体而言,就是借鉴古今中外的统一模式与路径,在中华文化指引下,集成两岸及海内外华人智慧,采取一切手段,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运用和战两手、文武两策,演绎新时代的王道与霸道,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将台海两岸推进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阻来犯之敌”的境界,最终完成统一。
“智统”既是统一模式的集大成,更是创新体。“智统”应博采众长,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统一都是“智统”的典范,各国统一范例也是我“智统”的他山之石。德国、越南、也门、坦桑尼亚的统一模式,北爱尔兰、哥伦比亚的和平协议,俄罗斯、西班牙打击分裂势力的谋略等,均是我“智统”的有益参考。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探寻一条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统一方略。
“智统”既是统一的系统工程,也是融合体。“智统”需要融合和战两手、文武兼备,实现和与战、文与武的辩证统一。“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没有军事后盾,和平统一沦为空谈;只有军事一手,统一也缺乏基础。军事准备越充分,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就越高;同样,和平统一工作越扎实,军事手段、流血伤亡的可能性就越低。只要高度融合和战、文武、王道霸道、软硬两手,统一方可尽早到来。面对内外形势、两岸实力变化,时刻调整两手的配比,和战成分多少、节奏的快慢,关键就看推进统一的效果。当“台独”声浪高涨、美国挑衅大陆台海底线之际,军事这一手不妨加码推进,以取得打击“台独”、震慑外敌、鼓舞统一的功效。
迈向“智统”应赋予其科学、民主、开放、创新特质。“智统”应采取最为科学、最为精准、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方案推进统一。“智统”需要透过两岸民主协商,充分反映两岸及海外各界代表性人士的意见建议。“智统”是开放的体系,吸纳古今中外一切可用的统一模式、统一路径,集成一切关心两岸统一人士的智慧、谋略。“智统”更是一个不断创新实践的过程,体现经历中美战略竞逐、新冠疫情大考后中华民族的强大脑力。
迈向“智统”需要把握“三不”要诀:一是不犯错,不能犯下颠覆性错误,决不能落入美国反华鹰派设计的战略陷阱。二是不畏惧,为所当为,更要大有作为。三是不反智,就是选择统一的最佳路径、最优方案。
可见“智统”不是“不统”、“缓统”,更不是“不战”、“惧战”,而是在对的时刻做对的选择,把对的事情做对、做好。
当前“智统”可以做两件大事。一件是“智合”,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关键是“应通尽通”,建设两岸两个“新四通”、台胞登陆第一家园,共用公共服务“三化”,提高对台治理能力,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另一件事是“智战”,推动军事创新变革。超越传统内战模式、解放军作战模式及渡海登陆模式,尝试数字战争、智慧化作战,力争统一战争的低代价、“零伤亡”。
【相关评论】郭茂辰:智统台湾 难道以前不智?
大陆学者日前投书台湾《中国时报》,再提两岸“智统”。
文章中说,作者认为实现统一有三条路,一条路是和统,两岸和平谈判最终解决,时程较长,难度较大,需要做各种细致艰苦的工作,类似中医调理。这需要战略定力、战略耐心,问题是当前大陆人民等不得了,台湾的统派朋友也急切期盼早日终结民进党的“绿色恐怖”。
一条路是武统,军事解决,类似外科手术。大陆民意支援武统的声浪很高,但武统变数很多,代价很大,后果难以精准预测,武统后两岸面临什么样的困难需要充分评估,包括台湾治理、长治久安等等。
除了和统、武统之外,两岸统一还有第三条路可走,上上策就是智统,即以最高智慧,采取最佳路径、最优方案,以最快速度、最低代价完成国家统一。
具体而言,就是借鉴古今中外的统一模式与路径,在中华文化指引下,集成两岸及海内外华人智慧,采取一切手段,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运用和战两手、文武两策,演绎新时代的王道与霸道,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将台海两岸推进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阻来犯之敌”的境界,最终完成统一。
所谓的“智统”主张,是作者在2020年底在两岸智库学术论坛等多场两岸视频会议上率先提出的,当时台湾媒体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在2021年1月13日的国台办记者会上,针对有记者就此提问,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我们支持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涉台研讨活动,为推进对台工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建言献策。
即使大陆社会和学界观点或有不同,对大陆官方而言,就如何实现两岸统一的方法论,也一直秉承开放的态度,所以“智统”的提出,是作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下的一种观点充实,但并不等同大陆官方的两岸定调。所以,若岛内舆论认为这代表官方立场恐怕是有所误读。
事实上,大陆官方也一直强调,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对于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国家的神圣领土。
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以来,争取和统同时不放弃武备就是北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如果彻底厘清了“战与和”的辩证关系,两岸的终局是“和统”还是“武统”,真正的变量不在中国大陆,而是取决于岛内政治情势的演变。
作者认为,当前智统可以做两件大事。一件是智合,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提高对台治理能力,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另一件事是智战,推动军事创新变革。超越传统内战模式、解放军作战模式及渡海登陆模式,尝试数位战争、智慧化作战,力争统一战争的低代价、“零伤亡”。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在中国大陆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大陆的单向让利所达成的“经济整合”,并不一定反映两岸市场真实的供需关系,更不能够抵消随着“台独”的势力壮大,进而有计划、系统性的修改民众的社会记忆,并且借助民主化、本土化的浪潮,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民众的国家认同。
根据2020年7月,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数据,反映在统独立场。台湾人偏向“台湾独立”的支持度为27.7%,是历年最高;“尽快独立”的民意有7.4%。此外,希望“两岸统一”则占5.1%,是历年最低。选择“维持现状再决定”的民众比例为28.7%,而且在持续下降中。“永远维持现状”者占23.6%。关于身份认同上,认同自己是台湾人(非中国人,也不认同自己是台湾人兼中国人)的比例为67%;认为自己两者皆是,两种身分认同均有者比例占27.5%,为历年新低。
可见,透过媒体片面、失真的报道,甚至“妖魔化”大陆社会,当台湾民众的比较效应下产生排斥心理,两岸经济密切不代表经济认同的产生,也不必然增加台湾人对于中国人的认同。
而从历史的长时间观察,当台湾社会国族认同的异化并非始于经济问题,在台湾的政治归属澄清之前,台湾社会恐怕也无法重拾“中国认同”。几百年来,割据者和介入者的行为解释所依据的并不是当代的事件,而在于历史深处的“心理结构”。
从理论上讲,美国军事干预程度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归属无法得到澄清。根据历史的规律,台湾的政治归属也就无法确认,因而也就呈现出不战、不和、不独、不统的局面。这样的局面本身也就证明了以往台海对抗的军事规律今天仍然在起作用。
而面对主观愿望与现实环境的巨大落差,或也为大陆方面因应新时期的两岸关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