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肖传国买凶以身试法 大陆学术界变名利场 - 从方舟子遇襲案被破谈起
来源:侨报中国时评 | 作者:钟海之 | 2010/9/22 14:10:46 | 浏览:2227 | 评论:0

道德操守沦丧,已不限于学者个人,正向群体蔓延。

大陆“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案水落石出后,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肖传国成为主谋的事实让人扼腕叹息。

这样的真相不出人意料。毕竟,因“肖氏反射弧理论”真假之争,肖、方二人结怨多年,肖发“有仇必报”毒誓在先,故而方遇袭后就将肖列为最大嫌疑人。至于肖当时急不可耐地质疑方报假案、炒作,现在看来只是贼喊捉贼的可笑伎俩。

但人们仍有些意外:有道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一个头顶诸多学术光环的人,自在君子之列,为何斯文扫地,将本为“君子之争”的学术论战转化为人身攻击,不择手段买凶伤人?

所谓“情商差”、“太法盲”等理由,显然不足以解释肖传国的疯狂行径。其实,肖本人所供认的“报复”一说——方舟子“从中作梗”致其2007年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已表明这场学术之争在其眼中早已变质。

从公开报道可知,肖传国在中国地位显赫,在美国也有不俗荣誉,为何“院士梦”破碎能让其耿耿于怀几年?显然是院士头衔于其有不可抵御的魅力。

在当今中国,院士不仅是最高学术称谓,还受各方崇拜、重视和“善待”,拥有学术权力、名人权力、行政权力、政府权力和待遇权力等林林总总特权,挂钩的物质利益丰富(比如房子、车子、票子等时下“紧缺物资”)。故而,如肖传国之流,即便集教授、博导、973首席科学家等头衔于一身,仍对院士头衔孜孜以求。

肖传国将院士的荣誉与雇凶伤人纠合在一起,不仅伤害了方舟子的肉体,更伤害了整个学术界的纯洁,伤害了公众的信任。这除了证明不让其当院士甚为正确,同样为日益遭受功利化腐蚀和毁坏的学术界敲响了警钟。

其实,整个中国学术界何止追逐院士之名成风,对博导、教授之类名号的争夺又何尝不热衷,区别只在于规模大小而已。道德操守沦丧,已不限于学者个人,正向群体蔓延。利令智昏者迟早会选择由学者变身武夫的极端之路。即便没有肖传国,或许也有张传国、王传国,让学术沾染暴力和血腥。

被视为社会精英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群体,如果变成“有文化的流氓”,当然不是中国学术界之福,也不会是中国社会之福,只会成为创新战略的天然屏障。

早日剥离附生于学术头衔的权力、实利,还其社会声誉的“空名”本质,学术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

相关评论 1:非要靠司法才能让肖传国“倒下”?  谢昱航
肖传国完全是“自己放倒自己”,其他造假者如果不最终触犯法律底线,是否可通过其他的力量,让他们“倒下”?

  北京警方宣布,方舟子、方玄昌被打案告破。方舟子、方玄昌通过网络、媒体对肖传国的学术成果进行打假,导致肖传国未能升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是,肖传国指使他人进行报复,继伤害方玄昌后,又花10万元雇凶对方舟子出手。目前肖传国已被警方控制。(9月22日《新京报》)

  肖传国是否造假,这其实是很容易证实的。方舟子提出的质疑有:20多年来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仅有4篇,他罗列的“国际神经泌外最高奖”,其实是很容易获得的会议摘要“竞赛奖”,另一个奖项则在获奖名单中找不到其名字,国际上并无“肖氏反射弧”这一说法。这些,只要稍做调查,就可得出结论。而自从方舟子提出质疑后,肖便没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际上已表明了科学界的判断。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名科学工作者,肖传国不但不主动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反而最终买凶伤人,可谓丧失底线。

  一个疑问是,头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等众多光环的肖传国,在自己的造假行为败露后,为什么能够风光依旧?他的这些头衔与其真实能力究竟有多大的关系,也需要有关方面给个说法。

  凶案告破,这次肖传国大约要倒下了。如果肖传国不是买凶报复,也许,他还会风光下去,何时结束,还未可知。

  那些造假者,可以拿出一戳就穿的事实做遮羞布,可以摆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姿态,却很难见到一个是非结论。特别是他们靠造假所带来的好处可以不受影响,可以照样招摇过市,可以向打假者示威。这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很是令人担忧。

  肖传国倒下了,关于他的真假之争,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其他的造假者呢,其他的真假之争呢?肖传国完全是“自己放倒自己”,不知其他造假者,如果他们不最终触犯法律底线,是否可通过其他的力量,让他们“倒下”?

相关评论 2:方舟子打假遭疑是谁“精神分裂”? (刘志权)
只有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风气,才可能对“假”形成社会震慑。打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全部正确。对此,我们要多加宽容,少以苛责。

方舟子遇袭案已经真相大白。此案始终在网络舆论关注之下,具有丰富的样本意义。通过网络,我们全程见证了谣言的产生,目睹了“贼喊捉贼”的闹剧,明白了谁也不会把罪恶写在脸上,一个道貌岸然者的无赖与无耻,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但是,遇袭案本身也代表了社会对方舟子的一种情绪性表达。相关的偏见其实由来已久,即便这次真相大白,还是有很多人酸溜溜地表达:肖教授手法拙劣,偷鸡不成蚀把米,又帮方舟子出了一次名。言下不无遗憾。

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方舟子?除了肖传国式的利益受损群体外,不外乎以下原因:或不认同方舟子关于“中医是伪科学”“转基因食品无害”等观点,“恨”屋及乌,认为方某是美国派来的探子或者受招安的宋江;或不认同方舟子“损人”的行事方式,认为他行事过于刻薄,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方舟子对基因皇后、珍奥核酸、肖氏反射弧、李一、唐骏学历的打假,都被历史证“实”;即便对一些争议较多的观点,也还是在学术争论范围之内。因此,对方舟子的质疑,也应该持理性的态度。靠个人喜恶作“邻人疑斧”式的有罪推定,扣大帽子,是反科学的,就无法与方舟子等人在同一个水平上对话。

其次,人无完人。评定一个人,不是看他没做什么,甚至做错什么,而应该关注他做了什么。目前,“假”已经是我们的时代病,只有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风气,才可能对“假”形成社会震慑。打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全部正确。对此,我们应该多加宽容,少以苛责。

中国的老传统,多思慎行,温柔敦厚。由此发展出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方舟子行事不合中庸之道,出名是因为“打假”这种非常规方式。在方舟子言之,是为求“真”。但是,中国老话说,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呢?没有好处的事他为什么要做?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正是诚信体系失范导致的精神分裂症候。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83]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11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97]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182]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292]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326]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260]
“万一成了呢?” ——赵晓速评川普最新国会讲话 2025-03-07 [261]
华人数学奇迹年,希尔伯特第六问题宣称解决! 2025-03-07 [359]
宋才发教授发表《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论文 2025-03-03 [39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