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令狐萍 & 周敏:从居住地到商业区 美国唐人街衰落了吗?
作者:冉文娟 | 2021/4/27 16:44:21 | 浏览:1685 | 评论:0
对于美国华人而言,唐人街已经逐渐失去作为“聚集地”的功能,但在文化上仍保持其族裔特性。今天的唐人街既是美国的主要华人社区模式之一,也是美国多元化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令狐萍,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前任客座研究员,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前任系主任、亚洲研究学位委员会创办人与前任主席,现任该校历史系教授,美国罗特格斯大学出版社《当今亚美研究》丛书创建与首任编辑。长期从事华侨华人、美国亚裔与华裔社会以及美国亚裔与华裔妇女研究,首创移民“文化社区理论”,累计出版30余部学术专著。
令狐萍 & 周敏:从居住地到商业区 美国唐人街衰落了吗?
令狐萍。本人供图
周敏,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裔研究学系首任系主任、现任该校亚太中心主任、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移民社会学、少数族裔经济、移民第二代及海外华侨华人,创立“分层同化论”。累计出版19本学术专著,发表20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荣获2017年美国社会学学会国际移民分会“杰出职业成就奖”和2020年美国社会学学会亚洲与亚裔研究分会“杰出学术贡献奖”。
令狐萍 & 周敏:从居住地到商业区 美国唐人街衰落了吗?
周敏。本人供图
2020年起,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海外唐人街的发展造成了明显冲击。在美国,众多店铺歇业、业者纷纷转型,加之越来越多住户迁出,媒体和业者都发出疑问:美国唐人街是否正在衰落?
近日,中新社记者采访了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令狐萍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和亚美研究学教授周敏,对美国唐人街的发展历史与前景进行探寻。
早期华裔移民的“庇护所”
美国华人社会的形成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在此期间,美国的华裔移民社群经历了几个主要时期,即自由移民期(1848年—1881年)、排华时期(1882年—1943年)、移民受限制期(1944年—1965年)和平等的移民期(1965年—现在)。
早年间,多数华裔移民是穷苦劳工。他们在异国忍受着种种歧视,在社会底层艰难地生活。面对层出不穷的困难与挑战,许多人选择互相帮助、抱团取暖,唐人街就此诞生。
“不论走到哪里﹐中国人就会把几千年来文明形成的独特文化、生活习惯带到那里﹐形成与所在国文化不尽相同的华人聚居地与商业活动区﹐而所在国本土文化对华人的排斥﹐也迫使华人建立唐人街‘自保自立’。”令狐萍说。
在令狐萍看来,对于第一代赴美中国移民,唐人街更像是“庇护所”。在华人聚居的唐人街,人们可以用乡音交流,而在同乡或同宗经营的店业做工,也吸收了一部分华工的劳动力,使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得以长久生存。周敏对此观点有同感,但强调唐人街是美国制度性歧视下的产物。
令狐萍 & 周敏:从居住地到商业区 美国唐人街衰落了吗?
资料图:美国纽约市民在唐人街一家老餐厅用餐。廖攀 摄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
“爱中国,就好像一个人爱自己的双亲一样,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群众社会,而不是一个国家——一个由相同的信仰和相同风俗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众社会。”这是林语堂在小说《唐人街》中对主人公冯老二的描述。
随着对华侨华人关注程度的提升,有关唐人街的研究资料越来越丰富。事实上,早在近一百年前,就已有唐人街相关题材的文学作品问世。
小说《唐人街》由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于上世纪20—30年代,讲述了从中国到美国谋生的老汤姆一家在纽约唐人街艰苦创业的故事。“两脚踏东西文化”的林语堂用西方语言描述着华人生活图景,也再现了早年间美国唐人街的历史印迹。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海外的中国人,和往常一样,组织社团,劝募基金,他们毫不吝啬地将美元换成中国钱。他们在捐钱时的慷慨,令人难以想象就是平时节俭的中国人。洗衣工人、餐馆主人以及侍者都按月交出他们节省下来的钱。在美国的中国华侨们所捐的钱,大部分来自洗衣工人和餐馆主人。如同大家所知道的,清政府的推翻也是洗衣工人们捐钱资助,现在他们又为了拯救祖国,再度地捐出他们一点一滴省下来的钱。”
对于当时的西方社会,安居一隅的华人移民无疑是一个神秘的群体,而以《唐人街》为代表的移民文学作品也一度在西方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随着华裔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眼中的“模范少数族裔”,华人社区也得以迅速向郊区发展,但唐人街仍是美国华人社区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唐人街及其代表的华人文化,也持续影响着美国社会对华人群体乃至对中国的认知,成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令狐萍 & 周敏:从居住地到商业区 美国唐人街衰落了吗?
资料图:农历大年初三,美国纽约市民在唐人街放彩花筒,感受中国新年氛围。廖攀 摄
连接新老移民的桥梁
《排华法案》的废除与平权运动的兴起,使美国的移民政策逐渐开放。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少数族裔在选择居住区、受教育与受雇等方面的平等机会获得了法律上的保护,新一代的华裔移民以及子女也开始遍布美国各大主要城市,并积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由于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善,许多华人新移民已经不再选择唐人街作为居所,而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华人聚居郊区。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了同一件事:唐人街已经不再是新一代华裔移民的首选居住地。这是否意味着唐人街的衰败?
答案是否定的。
在周敏看来,多年来,唐人街已经扎根美国各大城市,成为都市社区的一部分。其自身历史悠久而不断稳固的族裔社会结构和族裔经济,保证了唐人街的持续发展。
华人社团的发展就是维系唐人街与外界联系、防止唐人街社会隔离的重要社区组织之一。周敏举例说,某栋建筑若属于某个同乡会、宗亲会,长此以往就会变成同族成员包括移居郊区的中产阶级成员聚集的中心。许多新移民社团也纷纷成立商会和专业协会等组织,与唐人街传统的社区组织联合起来,强化族裔社区的社会结构,处理共同关注的事务。
随着族裔社团的扩展和经济、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华裔移民的社区参与也日益多样化。一个唐人街的居民可以同时是族裔经济的雇员和顾客、族裔社团的会员、教会的成员以及其他组织的活跃分子。
唐人街族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稳固,不仅加强了新老华裔移民之间的联系,也避免了社区的贫民化和社会隔离,让居住其中的社会经济背景低下的华裔移民得以通过唐人街取得向上社会流动的成功。这在其他族裔的都市社区中相对少见。
令狐萍 & 周敏:从居住地到商业区 美国唐人街衰落了吗?
资料图:由美国加州奥克兰唐人街商户和居民自发组成的义工安全巡逻队在唐人街巡逻。刘关关 摄
族裔社区功能发生转变
传统华裔社团随时代变迁调整步伐,新型华裔移民组织开始在唐人街内外崛起。不少华社组织融合美国与华人文化于一身,成为保护唐人街免受资本侵蚀的重要力量。
“许多唐人街位于城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常受到房地产发展的威胁。”周敏表示,在这一方面,社区的民权组织会对房地产资本的投入起到一定制约作用。再加之当地相关立法的支持,都对保护唐人街有所助益。
对于美国华人而言,唐人街已经逐渐失去作为“聚集地”的功能,但在文化上仍保持其族裔特性。今天的唐人街既是美国的主要华人社区模式之一,也是美国多元化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今天的华裔移民,唐人街的功能已经转变。经济上,唐人街从过去的华人传统聚居区转为观光区、商业区;文化上,唐人街的功用多表现为高度集中代表中华文化的活动区域;政治上,为争取华裔选民的支持,美国各级政府官位竞选人会到唐人街访问拉票。”令狐萍说。
唐人街的社会结构支持着族裔经济,而活跃的族裔经济活动也反过来支撑着唐人街经济的持续发展。周敏指出,许多代表中华文化的活动如传统节庆、舞龙舞狮、文化街市等,如今仍多在唐人街举办,展现了华人组织为提升华人文化形象作出的努力。
令狐萍则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也增大了美国社会对大型口岸城市中唐人街的需求。如今,唐人街成为了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前哨站”。“唐人街满足了美国各族裔对中餐的需求,以及对亚洲文化感兴趣者的好奇心态。”
令狐萍 & 周敏:从居住地到商业区 美国唐人街衰落了吗?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0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选举日,华人选民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的一处投票站投票。廖攀 摄
长久发展具有稳固基础
从单一的和相对封闭的居住区到观光区、商业区,转型让唐人街找到新发展路径,但也让其在疫情中遭受重创。
旅游业的停滞带走了国际游客,小企业纷纷关门歇业,许多商户只能靠政府补贴维持生活。加之唐人街住户日益减少,许多人困惑于未来美国唐人街是否还有存活之路。
对于唐人街的未来发展,周敏表示乐观。
“尽管疫情严峻,仍有很多华裔商家不坐以待毙,他们另辟蹊径。如中餐馆转做外卖,部分商店的业务也在向线上业务方面转型,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周敏认为,整个美国社会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唐人街已经形成了稳固的社会、经济结构基础,而且有长久逆境前行、夹缝求生的丰富经验。在疫情好转、经济恢复之后,恢复正常指日可待。(刘立琨、高楚颐参与本文采写)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孙涤教授应邀访问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2023-11-26 [111]
『社区报道』 UCLA举办庆祝活动 祝贺华裔教授周敏荣膺美国两院院士 2023-11-16 [317]
『社区报道』 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最新Joule! 2023-11-15 [332]
『学人动向』 萧东:从梅西、斯威夫特与芭比看美国经济 2023-11-07 [533]
『社区报道』 美参、众两院就朱松纯教授获3000万美元联邦资助质询NSF 2023-11-07 [642]
『社区报道』 潘巍教授荣获国际商业学院(AIB)2023年年会研究方法最佳论文奖 2023-10-26 [1042]
『社区报道』 JSHS编委46人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023-10-25 [909]
『学人动向』 百岁数学巨匠卡拉比陨落!丘成桐视他为师,90岁依旧研究数学 2023-10-21 [1092]
『社区报道』 陶哲轩疯狂安利Copilot:它帮我完成了一页纸证明,甚至能猜出我后面的过程 2023-10-21 [1183]
『社区报道』 丘成桐:科教兴国、科技创新,必以数学为基础 2023-10-20 [968]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米塞斯:自由意味着什么?——没有自由观念,就没有文明社会 2023-11-17 [264]
诺奖得主:诺奖遗漏的重要科学家,我们这个奖来发现 2023-11-17 [385]
孙立平 | 集体误判: 在扩张与收缩之间 & 我们正在品尝过度建设的苦果 2023-11-21 [210]
一项关于女性读博意愿的研究 2023-11-21 [150]
北卡罗来纳大学林文斌教授为自己的研究生图片造假道歉! 2023-11-17 [416]
刘兴华:我们从改革开放中学到了什么? 2023-11-12 [455]
刘凤娟:康德论恶的起源 2023-11-16 [272]
对话王晓东院士:科学是突破性文化,而不是要一味遵从“权威文化” 2023-11-15 [267]
新泽西州立威廉帕特森大学教授丛志远 其中国故乡设立“志远美术馆” 2023-11-09 [573]
《Science》:希伯来大学王猛博士的全新发现 2023-11-09 [5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