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丘成桐针砭中国大学:结构不改 难有诺贝尔奖得主
来源:侨报 | 作者:余东晖 | 2010/9/29 15:15:05 | 浏览:3738 | 评论:0

  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认为,中国大学的结构与美国大学的结构存在相当大差距,如果不改,中国很难产生诺贝尔奖得主。

  丘成桐上周六应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之邀,在华府希望中文学校洛城校区面向200多名侨学界人士做了“数学与中国文学之比较”的专题讲座。

  讲座后在接受访问,谈起中国学术土壤为何难以产生诺贝尔奖得主时,丘成桐直言不讳:很多中国的学者理想不够,不够纯洁。他反问:“你以为想拿诺贝尔奖,就能拿得到么?”

  他表示,要想得奖,最基本的还是要从做学问、有志向着手。他认为,中国人在自己本土得诺贝尔奖可能性还是有的,关键是时间的问题。问估计需要多少年?他说:“我不做这样的估计。”

  身为美中两国科学院院士的丘成桐指出,中国大学的结构与美国大学的结构正好相反。美国大学注重年轻人的一路发展,而中国大学则是注重怎么把院士留下来。两种不同的方向,不可能一下子改过来,要扭转有很长的距离要走。他说:“不改过来,中国人拿诺贝尔奖很难。”

  问及中国大学如何成为真正的大学?丘成桐说:“这要看中国的大学领导有没有崇高的理想,想不想真正做学问。现在我觉得没有。”至于社会大环境如此,大学怎么改?他说:“美国华尔街成天想赚钱,它附近的哥伦比亚大学并没有那样呀。”

  谈起中国学术界不断爆出的造假抄袭丑闻,丘成桐说:“假如领导认为理想是最重要的,就会动真格,不允许抄袭,问题是现在没有真的去做。”他认为,学术评审的标准应是其工作是否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不应以发表文章篇数和引用数量来界定。

  在讲座中,丘成桐引用许多中国古诗词,说明数学并不枯燥,它反映的是大自然的真与美,有简约的文采。与文学家一样,好的数学家也要善于发现大自然的情趣。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朱松纯对话菲尔兹奖得主曼福德:数学家和数学的分裂 弥合分离的世界 2023-09-22 [334]
『征文征稿』 2023年全球华人慈善研究国际研讨会(12/15-16) 2023-09-23 [223]
『学人动向』 萧东:美元崩溃时刻会来临吗? 2023-09-04 [926]
『社区动态』 2024 年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学术年会的预通知 2023-08-16 [1002]
『百家论坛』 朱松纯:我为什么让北大通班学生读金庸 2023-08-14 [1366]
『科技前沿』 Nat. Photonics | 麻省理工光学AI芯片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2023-08-15 [1122]
『学人动向』 跨越十九年的合影——“黄金一代”数学家重聚燕园 2023-08-14 [1460]
『社区报道』 知名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原UCSD教授管坤良加盟西湖实验室 2023-08-13 [1148]
『学人动向』 丘成桐:要不是我牛逼,早就被他们整垮了 2023-07-27 [2298]
『社区报道』 UCLA尹安教授意外逝世,去年获得地质学界的诺贝尔奖 2023-07-14 [2260]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丘成桐
『学人动向』 《我们岂能自甘人后》- 丘成桐:很多港人对中国历史和认识大不如前 2013-02-14 [3198]
『学人动向』 伊犁:如何成就一位大师 —— 丘成桐“研求之乐”记 2011-04-25 [4518]
『社区报道』 國際知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加州理工學院演講:科学研究须有澎湃激情 2011-01-16 [6887]
『学人动向』 丘成桐:做大学问要能忍受生命中的苦痛 2011-01-02 [4551]
『学术论坛』 教授网/科工会等联合举办: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精彩演讲《研求之乐》(1/15 加州理工学院) 2010-12-01 [6279]
『学人动向』 丘成桐教授建议国内专家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性空间 “另立门派” 2010-12-17 [3374]
『学人动向』 丘成桐:几何——通向宇宙本质的最有效之路 2010-12-04 [14199]
『学人动向』 丘成桐 - 传奇中的传奇 2010-11-24 [4275]
『社区动态』 深悟与洞察 - 丘成桐最新力作 《内空间之形:弦理论和宇宙隐秘维度几何学》 2010-11-17 [14245]
『学人动向』 丘成桐:中国所有高校校长请客费可培养千名教授 2010-08-04 [3850]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马颖毅:中美两国教育体制存在三种主要差异 2023-09-23 [154]
华人女科学家潘嫱教授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评委 2023-09-23 [176]
奥尔森:特殊利益集团与国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2023-09-25 [122]
郑永年:传统的“三驾马车”失灵了,我们未来投资什么? 2023-09-22 [442]
钱颖一对话基辛格实录: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治理体系(全文) 2023-09-23 [212]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6) 2023-09-21 [184]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5) 2023-09-21 [163]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4) 2023-09-20 [184]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3) 2023-09-20 [202]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2) 2023-09-20 [19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