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宇宙中最大结构在自转 每小时转36万公里
2021/6/20 14:24:02 | 浏览:2066 | 评论:0
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Potsdam)透过史隆数位巡天调查(SDSS)数据,检查逾 17,000 根宇宙细丝,分析组成这些星系移动速度。
 
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宇宙中最大结构在自转 每小时转36万公里
 
图:翻摄自Leibniz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Potsdam官网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Potsdam)
当地时间14日发布「发现宇宙最大的自转」新闻稿,透过史隆数位巡天调查(SDSS)数据,检查逾17,000根宇宙细丝,分析组成这些星系移动速度,从这星系的移动中发现它们正围绕每个纤维的中心轴旋转,最速度快约每小时360,000公里。
研究所学者李伯斯金( Noam Libeskind) 表示,这使纤维状结构成为已知具角动量的最大物体,细丝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有密切相关,对自转也有影响力,经常调节星系及暗物质晕旋转的方向。
科学家说,从小行星到星系,宇宙物体基本上都绕著一个质量更大的物体旋转著,近期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已知最大纤维状结构(宇宙网),似乎也绕著某个轴旋转。这些纤维由引力相互束缚的超星系团壁组成,大多星系聚集在节点,透过少量气体与大量暗物质充斥的「线」,来延伸到别的节点,线外是无物存在的虚空(Void)。
相关讯息:神秘力量?科学家观测到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旋转,速度高达36万km/h
波茨坦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AIP)的天文学家与中国和爱沙尼亚的科学家合作,通过绘制连接宇宙网的巨大丝状星系的运动图,他们发现这些长长的星系卷,在数亿光年的尺度上旋转——如此大规模的旋转前所未见。
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上的结果表明,这是已知具备角动量的最大规模宇宙结构。
宇宙细丝(Cosmic filaments)是星系和暗物质的巨大桥梁,将星系团彼此连接起来,充当了星系团间的“高速公路”。它们引导星系走向并进入位于其末端的大型星系团。
大尺度宇宙结构中的纤维状结构竟然也会自转?背后支配这种现象的神秘力量来自何方?
研究人员表示:“它们沿着螺旋,或者像开瓶器一样的轨道移动,在沿着灯丝移动的同时围绕着细丝的中间旋转。这样的旋转在如此巨大的尺度上是从未见过的,这意味着一定有一种未知的物理机制导致了这些物体的扭转。”
在宇宙学的背景下,角动量如何产生,是宇宙学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结构形成的标准模型中,在早期宇宙中,当物质从低密度区域流向过密区域时,由于引力的不稳定性,微小的过密度增长。
总的来说,宇宙网——尤其是“蛛网”,与星系的形成和进化密切相关。它们对星系的自旋也有很强的影响,经常调节星系及其暗物质晕的旋转方向。
研究人员通过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获取数据,观测到的星系分布被分割成丝状,每根细丝都近似于一个圆柱体。沿自身中轴线将细丝划分为两处区域,通过计算两处区域内星系的平均光谱红移偏差来验证整体结构的旋转情况。
结果显示:轴线一侧的星系光谱显著红移,另一侧显著蓝移;当观测方向垂直于细丝轴线时,旋转信号最强。这表明宇宙细丝结构正沿轴线旋转。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旋转并非早期宇宙与生俱来的性质,而是在后期形成宇宙结构时引入的。
研究人员分析了17000条已知的纤维状结构,发现其中有些结构的自转速度高达每小时36万千米。他们猜测,其中一种可能是,这些纤维状结构拥有强大的引力场,结构中的气体尘埃等物质正在这种引力场的影响下发生坍缩,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剪切力,导致纤维状结构发生自转。但在宇宙中如此大的尺度,力矩是如何产生的?这仍然让人困惑,充满了不可思议。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4 全球城市人工智能评估报告:利用 AI 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2025-04-02 [77]
为躲避花粉过敏,海森堡逃到一个小岛,却意外掀起量子革命 2025-03-27 [134]
他的公司被稱作黑匣子-他希望矽谷為美國而戰 2025-03-27 [138]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2025-02-26 [937]
31组超有趣的创意对比,带你看清世界的神奇反差! 2025-02-21 [1063]
2025年,AI到底会给科学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5-02-21 [1133]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2025-02-21 [1045]
原子核的利用 2025-02-21 [1065]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2025-02-21 [1065]
想搞懂宇宙如何演化或许只需要……10亿年? 2025-02-20 [112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