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百年,阿富汗为什么突然变得难以征服。
有赖于拜登的撤军令,以及《环球时报》胡总编与塔利班组织突如其来的称兄道弟。最近阿富汗的事情比较火。我们今天来聊聊阿富汗的历史。
这个世界上,莫名其妙的外号其实蛮多的,比如有些民族在近代以来军事实力与敌手相当、且老天爷不帮忙的情况下,从来没打赢过仗,却被我们称为“战斗民族”。又比如阿富汗,虽然历史上备受其他国家的欺凌,却被叫做“帝国坟场”。
其实不用仔细梳理一番历史,你就不难发现,就整个历史上而言,阿富汗这个国家,被别人抬进坟场的次数绝对比当人家坟场的次数多。早在距今4000年以前,阿富汗就第一次被打北面来的雅利安人征服过、而后是波斯人、希腊人、贵霜帝国、白匈奴、西突厥、阿拉伯人、花拉子模、蒙古人……
尤其是最后那帮成吉思汗的儿子们,毫无将阿富汗当做他们那草原帝国坟场的丝毫自觉,反倒差点把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杀的只剩下坟场了。
那年头的阿富汗,就好比笑话里南极那只叫“豆豆”的企鹅,南来北往、无问东西、甭管哪个方向上强权崛起,第一时间的标准动作就是上来踩他一脚,谁也没觉得这是个雷。
而阿富汗成为各强权谈之色变的“帝国坟场”,是最近两百年的事情,而这背后真正让帝国们栽倒的,也不是阿富汗,而是一场场帝国之间的暗战。
请听我细细讲来,你会明了这两百年间几个大国究竟在这片土地上打个什么劲。
1
一个碎成渣的国度
18世纪中叶,大约等要到美国都快开大陆会议商讨建国的时候了。处于亚欧大陆几何学中心位置的阿富汗也正在开一场“建国会议”。
当时的阿富汗正处于一个非常特别时期,当时,最后一个成功长期统治阿富汗的外族势力波斯帝国因为内乱而突然崩溃,撤出了这片土地,留下的权力真空一时无人填补,于是阿富汗各部族首次获得了自己主宰自身命运,建立国家的机会。
但会议真开起来,各部落的酋长们发现自由这事儿真的很不好把握。阿富汗当时的国情与现如今一样,用一个字眼简单的概括就是“碎”。千人踩、万人踏的漫长被征服史,给小小的阿富汗留下了20多个不同的民族。几乎每个都有一段“光辉”的上古记忆,都记得“老子祖上阔过,把你们这帮人都打的跪在地上叫爸爸”。所以谁都不服谁。
而更糟糕的是,这篇土地上团结形式还不是以已经很碎的民族为划分的,而是以更碎的部落为界,喜马拉雅山脉西麓的群山,将本来不大的阿富汗分裂成了成百上千个各自孤立的小区域。每个山沟都是宋江看了点赞、李自成见了狂喜的“龙兴之地”。
未必勤劳但的确很勇敢的阿富汗人民,早在外部帝国统治这里的时代,就把去邻村打家劫舍,实现本村的共同富裕当成了正经营生。所以阿富汗有句谚语,叫“院子里有条狗,胜过首都里有个国王”……
你仔细品品这句话,就能体会这旮沓得乱成什么样。
另外阿富汗的经济形式也很有意思,由于特殊的气候和持续性彼此打家劫舍,这里既不属于纯粹的农耕区,也不属于纯粹的游牧区,而一直延续这一种奇特的半耕半牧的模式,赶上风调雨顺的时候,部落就找块地方定居下来种几年田,等到土壤肥力下降或是遭遇灾害了,就启程重新开始放牧。所有部落都在农民-牧民-土匪这三种职业之间来回反复横跳,统治者别说什么编户齐民了,税你都收不上来。
统治该区域最长时间波斯帝国长时间有个规矩——哪个官员或皇子在朝里面受排挤了,就发配他到呼罗珊(阿富汗古称)这地方来当总督,大体上跟咱中国唐宋贬你去岭南做官一个感觉,都属于明明是皇上整你、你还得谢主隆恩的阴招。
这么一个地方,在机缘巧合之下,居然要自己建国,这个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2
一位“有想法”的国父
果然,各部落的酋长们连开了九天九夜的会,都快上演全武行了,也没争清楚到底谁该当国王来。
争执不下之时,一位德高望重的毛拉(伊斯兰教学者)突然站起身来,指着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一个小伙子说:“大家都不要吵了,这就是主赐给你们的王,看啊,他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王者之气。”
小伙子闻言大惊,赶忙推脱了一番,大概说了一番什么:“干不了,你们另请高明吧,我也不是谦虚……”之类的话。
但毛拉非常坚持,执意把一顶草编的皇冠(是的,就是草编的)戴在了小伙子头上,皇冠一带上,据说小伙子立马虎躯一震、王霸之气尽显,原先热衷抬杠的酋长们立刻上来纳头便拜。直管这位二十来岁的小青年叫“凯撒”(沙阿)。
以上就是阿富汗官方记述中的该国建国史,这段堪称阿版“陈桥驿兵变”的故事,把阿富汗国父艾哈迈德·沙阿的建国历程描绘成了一种神明“钦定”味道浓郁的君权神受戏码。但事实的真相,应该是艾哈迈德原本就是阿富汗众多草头王中拳头最大的那一个,因为他曾经给波斯皇帝干过警卫团的团长,手下管着上千名骑兵,在阿富汗这个武装力量碎成渣的地方,艾哈迈德这点人马那是天顶星级的战力,不服他服谁呢?
但是这场九天九夜的扯皮大会,确实让艾哈迈德意识到一个问题——他手下这帮小酋长那是真的不好管,勉强凑出来的这个国家跟纸糊的一样脆,阿富汗想要长久存续,必须得干点啥。
艾哈迈德最后想出来的招,跟电影《投名状》里庞青云团结灾民的口号是一样的:“抢钱!抢粮!抢地盘!”
反正阿富汗的特点,除了碎,就是穷,平素憋在山沟沟里也是自己抢自己,与其如此,还不如把各部落的人手都召集起来,由他这个“凯撒”带着出去打秋风,反正阿富汗紧靠着隔壁的印度,印度神庙里金银财宝无数,而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富汗人最反对偶像崇拜,打进印度,把神庙一抢,偶像一砸,战利品一分,帝国财源很自然的就有了
拆偶像,这事儿阿富汗人现在还乐此不疲,不知算不算向他们的国父“致敬”。
于是艾哈迈德就靠着这一手,玩了命的打印度、拆神庙、砸偶像,建立起了他的“艾哈迈德·沙阿·杜兰尼帝国”,一度也是伊斯兰世界除了奥斯曼帝国之外最大的帝国。
公道的讲,艾哈迈德打造阿富汗这一手其实并不新鲜,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那些可汗们笼络草原各部族用的一般也是这一手:对内不收税,靠对外打秋风维持中央财政运转和各部落团结。
总而言之,艾哈迈德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居然把几乎不可能统一的阿富汗捏成了一个国家。
但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和一个人的命运一样,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当艾哈迈德祭起这套中古历史上屡试不爽的草原民族团结术时,已经到了18世纪后半叶,拿着洋枪洋炮的欧洲人已经跨过崇山和瀚海汹汹而来。
而且对阿富汗来说特别倒霉的是,它遭遇的是两个大帝国自两个方向而来的夹击。
3
一场熊与狮的较量
19世纪初,一份名为《彼得大帝遗嘱》的神奇文件,正在欧洲的上流社会里流传。这份文件假托彼得大帝之名,宣称欧洲除俄罗斯之外的大多数民族“都已经或正在逼近迈入老年”,俄罗斯则有成为欧洲的统治民族并领导欧洲征服世界的使命。基于此,遗嘱给沙俄的未来提出了野心勃勃的十四条计划,其中第九条就指出:“尽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堡和印度,谁统治那里,谁就将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尤其是要征服印度,那里是世界的仓库。达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再需要英国的黄金了。”
以史学家的眼光看,这份《彼得大帝遗嘱》很可能是一场19世纪的阴谋论,因为彼得大帝几乎没有可能在弥留之际把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说的这么系统而详细,文件中的很多用词也是19世纪式,而非彼得大帝所生活的100年前。
但这份文件的确是欧洲仇俄情绪的一种体现,拿破仑战败以后,以“欧洲宪兵”自居的沙俄帝国深度介入了欧洲事务、并在各个战略方向上都在进行迅速扩张,这让欧洲其他国家很担心,这个只能勉强算“半个欧洲人”的“化外蛮民”,是否有心取自己而代之。
尤其是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对沙俄扩张的提防,几乎已经达到了神经质式的。因为这两个民族几乎个个方面都是反着的:英国小而富,沙俄大而穷;英国技术先进、沙俄几近原始;英国横行海洋,沙俄称雄陆上;英国有一个庞大、稳定的中产阶级,是亚当·斯密所谓的“店主民族”,而沙俄则根本不存在中产,是一小撮穷奢极欲的贵族和一大群一无所有的农奴的聚合体。
两种完全相反的民族特质,让英国上层很自然的将沙俄标的为它的宿敌。英国人所能想到的对付沙俄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各个方面向上支持一切他们可支持的势力,将沙俄封闭在亚欧大陆这个“世界岛”的中央。
尤其是印度,英国人下定决心不允许沙俄在这里打开一个突破口。如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所言,如果让沙俄在印度拿到“哪怕一个出海口”,也将成为大英帝国身上无可愈合的伤口,大英帝国的财富与国力,将顺着这个伤口涓涓流出,喂养沙俄日益增长的野心。同时掌控海陆权的沙俄将不再需要顾及与英国的关系,那将是英帝国的末日。
于是,熊与狮之间,一场围绕中亚霸权的“大博弈”就展开了,而这场棋局的“中元”,就在那个刚刚过上快乐的打秋风日子没多久的阿富汗。
阿富汗是这场战略博弈当中至关重要的支点。英俄几乎同时认识到了这个区域的重要性。开始了渗透。
4
一次不明智的侵略
历史往往喜欢跟当局者开玩笑,其实,对于阿富汗的策略,近现代相继在阿富汗折戟沉沙的英苏美三国,本来都是十分对头的,即:不要占领这片对现代强权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不毛之地,直接扶立一个亲善自己的当地政权它不香吗?
但这个看似很简单的战略目标,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恰恰是极难达到的。英国人是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西方强权。
1837年,一支英国代表团访问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并给阿富汗国王多斯特·默罕默德随身带去了英国驻印总督的亲笔信,在亲笔信中,奥克兰总督敦促多斯特国王赶紧与英国签署之前已经说好的“同盟协定”。为了强调协定的紧迫性,奥克兰总督还给多斯特国王回报了一番这两年沙俄帝国在中亚地区攻城略地、灭国无数的消息——言外之意是,老多,你再不过来投诚,我们英国可不保你了哈,要认大哥得抓紧。
这位多斯特国王,本来是很想认下英国人这个大哥的,毕竟沙皇的那点脾气举世闻名,跟俄罗斯结盟,基本跟在闲鱼上挂了牌也没多大区别——被卖只是时间和价格的问题。
但在最终敲定与英国的结盟案之前,多斯特国王还想再讨价还价一下:继承了艾哈迈德沙阿的遗风,多斯特国王也想南下印度去打秋风,但他瞅准的目标,今天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白沙瓦,当时已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多斯特国王跟英国人说,你把这地儿让给我算了,反正以后我都是你小弟,但英国人不干。于是多斯特就很难办,不打秋风,他怎么安抚手下那帮酋长们呢?
于是国王想了个自作聪明的招,他故意跟英国使团透露,自己最近接待了来自沙俄的特使,对方也有意向跟自己合作云云……言外之意,大英你这价钱不抬高一点,我可换大哥了哈。
但这个消息传回印度之后,却引发了印度总督的大为光火,他觉得多斯特国王这小子不识抬举,有幸当我们大英帝国的狗,你居然还要挑骨头。
英国国会给他的要求,本就只是渗透并控制阿富汗,不要让其倒向沙俄。发善心收小弟这事儿完全是他的个人谋划,这个工作本来就是可以用枪来解决的么。既然多斯特国王这么首鼠两端,那就打呗,反正我们大英又不是不会耍这个流氓。
于是英国第一次侵阿战争,就在甚至没有跟英国国会请示汇报的情况下,在1839年开打了。
英国人的这次进攻,比美苏后来入侵阿富汗还要顺利,因为已经自认为是英国编外小弟的多斯特国王压根没做防御的准备。2万多英军用了一个多月就攻下了喀布尔和坎大哈,死伤一共两百来人,多斯特国王跑路,在当地扶持了一个效忠英国的傀儡政权。
但之后不断在阿富汗上演的困局,此时第一次呈现了——阿富汗并非英国人所想象的那种可以建立统一中央强权的近代国家,它甚至不是一个中世纪国家。而是一个被山区折迭起来的“草原帝国”。从艾哈迈德开始,国王在这里就相当于领着大家出去定期打秋风的“带头大哥”。就像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不能通过给草原民族指定一个可汗以安边一样,英国人用刺刀扶立一个亲英政权,在这片土地上是不作数的。
所以很快,阿富汗地区的民众就纷纷起义,如前所述,阿富汗人民抗击侵略者,是不要重新进行军事训练的——反正平时大家互相之间也彼此抢惯了,现在无非枪口一致对外而已。英殖民军很快就惊呼:“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对我们了!”
战至1841年,英国人除了喀布尔之外已经丧失了在阿的一切据点,英国觉得反正这么待下去也没啥意思了,就想议和撤军,可他们此时才惊觉,连个商量的对象都没有:老国王被推翻了,新国王不顶事儿。要撤只能自己走,英军残部和家属一万六千人从喀布尔出发一路撤一路打,沿途被各种游击队敲闷棍,跑回印度时只剩下了一名军医。
人家问他,大部队在哪里?
军医回答:我就是整支部队。
那年头大英还正处在全盛期呢。这么阴沟里翻船,当然忍不了。于是纠集几万人又浩浩荡荡的杀奔喀布尔,重新控制了阿富汗局面。
但再度征服之后,英国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咱来干啥来了?是为了在穷山沟里根这帮泥腿子逗闷子吗?不是啊,不是为了防止山那边的老毛子打过来吗?现在看来俄罗斯人压根不可能征服这片土地。那我们待着也没啥意思啊,撤呗。
于是1843年,第一次英阿战争,就以英国的主动撤军不了了之了。英俄阿三方随后达成了一种“默契”,即阿富汗在英俄之间严守中立,不倒向两者之间的任何一方。
5
一个卖队友的大哥
此后的数十年中,认识到阿富汗好进不好出的英国和沙俄都绕过阿富汗在其两翼疯狂扩张。双方似乎都不再试图阿富汗这个战略要点的存在,专注于与对方隔山较劲。
在此期间,1853年至1856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是英俄博弈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看似牛皮哄哄的沙俄帝国被英法联手击败,沙皇尼古拉一世都给气死了。
此战让英国看清了沙俄的真实实力,认识到甭管《彼得大帝遗嘱》是真是假,北极熊至少暂时是没实力挑战英国的世界霸权的,而沙俄对此也很清楚——想叫板大英,自己还得练。
问题是,距离克里米亚千里之外的阿富汗对这事儿不咋明白。
克里米亚战役之后,沙俄放慢了在欧洲扩张的脚步,眼光重新东移。1878年,面对在亚洲干的生龙活虎的沙俄,阿富汗国王希尔·阿里心中生出一丝幻想,觉得沙俄既然如此强大,自己可以搞一出“联俄抗英”,报当年阿富汗的被侵略之仇,于是就接受了沙俄提出的 “互助”协议草案。
果然,正式约定还没签署,愤怒的英国人就找上了门来。你这国王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说好的三方默契哪里去了?
第二次英阿战争正式开打。
在阿富汗遭遇的历次侵略当中,希尔·阿里算是个比较有想法的指挥者,面对人数装备都远远多于自己的英军,阿里原本想的是玩个诱敌深入,等到大哥沙俄的援军到达之后,再守住各个山口关门打狗,一举击溃侵略者。
想法挺美好,可惜沙俄大哥不跟他打配合。
阿里的数封求援信寄到北边,沙俄那边都装作看风景没看见。连枪支弹药都拒绝给阿富汗供应。直到阿富汗又被英国占了首都,沙俄驻英大使才提了几声微弱的抗议……
沙俄对阿富汗这种盟友小弟的态度,其实有点类似于渣男对炮友的感情,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你来认我当大哥这可以,但真出了事儿你想让我替你出头,那是没门的。
二十多年以后,沙俄又以同样的心态玩了大清一回,签《中俄密约》的李鸿章中堂如果真的“开眼看世界”,参考阿富汗的前车之鉴,他就不会犯那个浑。
万幸的是,阿富汗还是当年那个样子——攻占我首都只是你战争噩梦的开始,各地的阿富汗民兵又打起了游击。
事实上,沙俄的此时算盘,可能就是要勾引英国陷入阿富汗的泥潭当中,自己好在其他战略方向上发力。阿富汗已经被当成了一枚弃子。而阿富汗国王,就傻乎乎的上了沙皇这个当,成了用自己的脑袋替沙俄挡枪的傻瓜。
但吃一堑长一智的英国人这次也想清楚了,要在内政外交上全面控制这个多事之国是不可能的,也没什么意思,阿富汗这片土地上除了山多、石头多、游击队多、啥都没有,富有四海的大英跟它较劲干嘛?沙俄万一来使绊子咋办?还是早点抽身是正经。
所以又这么磨了几个来回之后。最终英国与阿富汗最终签订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协定,英国承诺今后将不干涉阿富汗的一切内政事务,连赔款都没要。但在外交上,英国人严令禁止阿富汗与英国之外的任何国家打交道,尤其是沙俄,条约特别写明——阿富汗不得允许任何俄罗斯人进入其境内。可见英国人真的是怕了。
是的,这才是英国在阿富汗死磕这么多年真正想要达成的目的——帮我把俄罗斯人挡在印度门外就可以了。
当然,阿富汗人是比较倒霉的,因为错交了沙俄这个盟友,在此后四十多年中被绑定为了英国人的马仔,丧失了外交权。
6
一座并非坟场的“坟场”
总体来说,英国19世纪围绕阿富汗的冒险,是一输一赢,不输不赢——英阿双方都犯了战略错误,博弈的最终结果,是英国成功的将来势汹汹的沙俄挡在了南亚的门外。所以,阿富汗至少不能算是英国的“帝国坟场”。
在英国调整了对阿富汗的策略之后,这个国家至少担当了英国与沙俄之间整整三四十年的缓冲带,虽然在初期犯了一些错误,但身为霸主的英国在阿富汗的投入,是值得的,战略目的是基本达成了的。跟之后在此真拉胯的苏美两国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论世界控制术,19世纪的大英确实独有一套。最关键的是知进退。
英国对阿富汗的外交控制,直到一战结束后的1921年才解除。当时曾经咄咄逼人的沙俄已经在一战中解体,而英国也在一战中元气大伤。一战其实才是这对老冤家共同的“帝国坟场”。
但是,围绕阿富汗的矛盾,并没有真正在此后彻底解决,当沙俄变成了苏联,北极熊经过阿富汗南下印度洋的冲动仍在,一场新的、更激烈的大国博弈仍将在这片地域上再次上演。
只不过这次,对弈双方,将发生更换。
但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本文已经太长,更精彩的故事,我留待下篇再写吧。
但从本文的故事当中,我们其实已经能从这片多事之地总结出一些教训了:
我们总说阿富汗是帝国坟场,但埋葬帝国的,真的是阿富汗这片被最诅咒的“帝国坟场”吗?并不是,而是身为决策者经常冒出的,那不合时宜的狂妄。
不要贸然闯入一片不熟悉的区域。大英帝国在第一次英阿战争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再强大,如果不会善加使用其力量,他的国力都是不足够。
更不要轻易地跟你不熟悉的家伙称兄道弟,阿富汗在第二次英阿战争的教训告诉我们,最容易卖你的,往往就是那些自称你“朋友”的人。
不要去打一场自己不熟悉的仗,更不要去交一位人品可疑的友。这是这个越发复杂的世界里生存的基本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