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朱述古:茅于轼且慢为中国富豪“喊冤”
作者:朱述古 | 2010/10/8 15:26:45 | 浏览:1927 | 评论:0

  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指出,在中国做慈善并不能给富人带来财产安全和社会名望,而是相反,富人露富的结果是更不安全,名声更糟。这是中国富人不愿出钱做慈善的根本原因。在美国财富象征着个人的成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但中国的富人是挨骂的对象,是剥削的典型(《经济参考报》10月8日)。

  我觉得茅先生把话说得太绝对。其一,在中国并非做慈善就没有名望,陈光标就好评如潮。其二,中国富豪并不都是挨骂的对象,袁隆平就很受尊敬。中国富人不愿意出钱做慈善并不是怕“露富”,而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不可否认,国人素有财不可露眼的传统,但如果说当今的富豪拒绝捐款是因为怕露富,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富豪不怕露富,其炫富消费已在国际闻名,却从未见哪位富人为此心惊胆战。拿财富的安全感为由替富豪们拒绝捐款作辩护,显得太牵强。

  茅于轼先生说中国的富人是挨骂的对象,却并未深究挨骂的原因。改革开放数十年,勤劳致富光荣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公共舆论谴责富人,并非出于对财富的嫉妒,而是对他们在暴富的同时放弃社会责任的不满。富人对社会责任的放弃,不仅体现在钻政策空子和体制漏洞,通过权钱交易发横财,也在于对弱者权益的长期漠视。

  换言之,一些富人之所以“挨骂”,是因为他们的财富来路不正,而且,确实有一些虚伪的富豪通过慈善沽名钓誉。在一些募捐场合,总会有一些人把标有企业名称和捐赠金额的牌子举得高高,但未按约定足额兑现资金的企业却屡见不鲜。

  茅先生关于富豪拒捐的解释,显然有悖于常识,为富不仁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算不上美德。替为富不仁者辩护,也会让公众对如此偏颇的学术立场感到失望。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李迅雷: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市场的通盘思考 2025-07-04 [44]
为什么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呢?了解美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你就明白了 2025-07-04 [69]
专家观点 | 美国文理学院:小而美,美在哪里? 2025-07-04 [31]
他19岁辍学,21岁成立非营利组织,用10年清理半个太平洋 2025-07-04 [37]
刘海影:作为保守主义的特朗普主义及其误解 2025-07-04 [31]
张维迎的种子! 2025-07-03 [60]
哈佛商学院专访Anton Korinek:未来2—5年内,AI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红利 2025-07-03 [67]
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2025-07-03 [58]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166]
江小涓:尽全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三驾马车能用尽用 2025-07-01 [13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