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朱述古:茅于轼且慢为中国富豪“喊冤”
作者:朱述古 | 2010/10/8 15:26:45 | 浏览:2016 | 评论:0

  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指出,在中国做慈善并不能给富人带来财产安全和社会名望,而是相反,富人露富的结果是更不安全,名声更糟。这是中国富人不愿出钱做慈善的根本原因。在美国财富象征着个人的成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但中国的富人是挨骂的对象,是剥削的典型(《经济参考报》10月8日)。

  我觉得茅先生把话说得太绝对。其一,在中国并非做慈善就没有名望,陈光标就好评如潮。其二,中国富豪并不都是挨骂的对象,袁隆平就很受尊敬。中国富人不愿意出钱做慈善并不是怕“露富”,而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不可否认,国人素有财不可露眼的传统,但如果说当今的富豪拒绝捐款是因为怕露富,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富豪不怕露富,其炫富消费已在国际闻名,却从未见哪位富人为此心惊胆战。拿财富的安全感为由替富豪们拒绝捐款作辩护,显得太牵强。

  茅于轼先生说中国的富人是挨骂的对象,却并未深究挨骂的原因。改革开放数十年,勤劳致富光荣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公共舆论谴责富人,并非出于对财富的嫉妒,而是对他们在暴富的同时放弃社会责任的不满。富人对社会责任的放弃,不仅体现在钻政策空子和体制漏洞,通过权钱交易发横财,也在于对弱者权益的长期漠视。

  换言之,一些富人之所以“挨骂”,是因为他们的财富来路不正,而且,确实有一些虚伪的富豪通过慈善沽名钓誉。在一些募捐场合,总会有一些人把标有企业名称和捐赠金额的牌子举得高高,但未按约定足额兑现资金的企业却屡见不鲜。

  茅先生关于富豪拒捐的解释,显然有悖于常识,为富不仁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算不上美德。替为富不仁者辩护,也会让公众对如此偏颇的学术立场感到失望。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薛澜:AI治理并非创新对立面或附属议题,需要回归到全球合作轨道 2025-09-11 [89]
《时代》周刊发布AI影响力100人名单,4位中国入选者有哪些共同的管理逻辑? 2025-09-11 [288]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273]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372]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811]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658]
包振山、卢东祥、刘波:激发八小时外经济活力打造扩内需促消费长效机制 2025-08-12 [972]
许倬云走了,他曾喊话中国青年:我劝你们振作 2025-08-05 [1119]
瑞士商会名誉主席:职业教育如何作为国家竞争力引擎 2025-08-05 [1164]
梁文道:励志书读多了,人会变傻的! 2025-08-05 [116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