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一年多的全球疫情,并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美国近7天平均日新增确诊人数在15万人之上,达到新一轮的高峰,令人忧心忡忡!
而另一方面,随着秋季开学的临近,大批中国留学生近期已经陆续抵达美国。想去的学生,能去的学生,几乎都已经飞赴大洋彼岸,“悄悄地进村”,在美国大学报到了。
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8月包机赴美(照片出自CornellCSSA公众号)
当疫情开始后,大量的分析认为,留学潮将下降,但是,随着美国开启留学生签证后,毅然决然送子出国的家长并没有减少。
前几天晚间,国驻华大使馆高调发布一个数字:自今年5月恢复学生签证以来,美国驻华使团共签发8.5万张学生签证。美国驻华大使馆同时表示,美国欢迎合法的中国学生和学者,来自中国的学生和学者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多元化。
图片来源: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信
从这个数字,我们能够看到,接下来至少有8.5万名留学生新生冲破险阻赴美留学。与此同时,国内“准留学生”们留学准备依旧有条不紊进行着,SAT、TOEFL、GRE等考试考位还是要抢。
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威胁和旅途的坎坷,中国留学生并没有像一些舆论描述的那样大面积退缩,而仍旧选择“勇往直前”,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高质量教学水平是选择
留学目的地国的首要因素,超过50%的学生表示该国是否拥有高质量教学水平的学校。
排在学生第二考虑的因素是该国对留学生的接受度,学生在该国是否受到足够的尊重。
第三是这个国家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第四考虑文化和生活,学生出国后面临的“文化震撼期”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第五才考虑学费。
可以看出,高质量教学水平是留学生选择留学国家时的首要因素,而美国在这一方面有很大优势。
在留学目的国家的选择倾向中,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仍然是热门意向留学国家。接受全球最好的教育,跻身学术最顶尖的圈子,是很多留学生的目标,也不可能为疫情所打断。
美国拥有4000多所大学,学生选择面是众多留学国家中最广的。而且美国高等教育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增强学生竞争力。不可否认,美国很多领域保持领先,集聚了来自全球的“少数关键”的顶尖人才。这种地位,短期内还是难以撼动的。中国的日益强大,与美国在科技教育领域依旧保持领先地位,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中美之间的竞争格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续存。对于有意向留学和以及在外留学的学生和家长而言,对于留学的抉择、对于毕业后的去向考虑,要在更为宽广的中美博弈的背景中去审视,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竞争优势。
国内教育“内卷”,让不少家长提早切换跑道
目前国内“双减”政策正在各地轰轰烈烈落地,大家对此的心态都很复杂。此前我们也提过《新发展阶段的留学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家庭应做好哪些准备?》,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让不少家长放弃了高考的独木桥,提早切换跑道,走体制外的出国留学路线。
在过去一年多的各种混乱中,留学生和留学生家长群体中充满这样的讨论:美国还值不值得去?还能不能去?但是,很快的家长们、学生们用行动做出了回答。早期,有学生到新加坡、柬埔寨甚至欧洲去办留学签证,美国恢复签证后,又抢签证预约,至少我们认识的新留学生们,均已经获得签证,正在准备或者已经出发。似乎疫情的威胁,并没有太多影响赴美留学的步伐。
这个暑假,至少有10多万名留学生新生冲破险阻,“硬核”赴美留学。因为新获得签证的8.5万,实际已经获得并可以在美读书的每年就有几万,所以,这个夏天,将近10多万留学生将赴美留学。
面对疫情威胁,中国学生并没有像很多专家预言那样,申请海外留学数额减少,而是在增加,这是为什么?面对国内“双减”政策出台,还要坚持留学吗?
答案随着近期的机场送娃故事而似乎已经宣示了,就是留学将成为或者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家长和很多学生的主流思想了。(实际,已经有很多不想让孩子出国的家长已经开始咨询留学事宜)。
甚至还有家长近期陪同孩子去美国大学报到——这需要家长在第三国先呆上14天(目前仅允许持学生签证的少数人中国人直飞美国,家长无法直飞美国);回国又要隔离21天——即便这样费时费钱的折腾,很多家长还是要亲自把孩子“护送”到美国大学,如期就读。
“双减”减了什么?
985、211大学的录取名额似乎没增加,中考、高考的难度也没参与“减少”,减少的是课外培训,而且减少最多的是义务制教育体制内的工作量。比如很多省份已经宣布几“不”,低年级不考试、英语不考、课后不讲课、不做练习。就是让家长感觉,孩子将上一个不用为考试烦恼的学校,但终将去考全世界最难的考试。
这对集体,肯定是好的,因为大家都减了,但实际上,有哪个家长会觉得这么好?但又要响应号召,积极减少孩子学习内容和时间,实际这结果,大多数孩子会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欧美的大学看素质,我们的大学看高考成绩
看到很多时候,英伦的剑桥、牛津,美国的哈耶普等高校,在录取我们学生的时候,都谈到了低分高录,也就是标分不够,但如果你能表现出活力,表现出异于其他学生的特质,就能上更好的学校。
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去留学,也许能考进一所比国内更好的大学,也是孩子们和家长的期待。而今后,随着出国留学潮的增加,会有更多的家长关注,随着“双减”下,看到整天碌碌无为的孩子,家长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决心会加大。
从申请难度来说,申请国外大学比国内的容易
大家都知道,申请欧美的大学,标分和其他文书都很重要,真的不一定标分高就一定哈耶普,而且,就美国排名50以后的学校而言,中国学生申请并不难。
但是,美国排名50前后的大学,其教育质量,从公认的角度来说,并不差,甚至比国内除清北外的大学都要好。
所以,内卷不断的家庭教育,将因为“双减”让家长们,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家长们感到不适,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初中之前真素质,高中开始拼海外留学。
美国依然是科技、教育头号强国
尽管这几年中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文化教育,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且中国大学在全球高校排行榜上突飞猛进。但是不可否认,美国依然是当今全球科技、教育头号强国。
中美的对比,孰强孰弱,往往会引来各种口水之争。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学生们的选择。
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中国名校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选择赴美留学,其中不少是理工科的专业人才。
2019年,清华大学共有2836名本科生和2496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中分别有699人和137人选择赴海外留学。
从下图的2019年清华大学毕业生赴海外留学的去向看,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美国名校是主要的去向。
接受全球最好的教育,跻身学术最顶尖的圈子,是很多留学生的目标,也不可能为疫情所打断。而据美国的报告,中国赴美留学生中,90%的博士生在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这些堪称中国最精英的群体,毕业后无论是在美国高校做科研,或是在硅谷做IT,都是印证了人往高处走的说法。
美国很多领域保持领先,集聚了来自全球的“少数关键”的顶尖人才。这种地位,短期内还是难以撼动的。
中国的日益强大,与美国在科技教育领域依旧保持领先地位,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中美之间的竞争格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续存。对于有意向留学和以及在外留学的学生和家长而言,对于留学的抉择、对于毕业后的去向考虑,要在更为宽广的中美博弈的背景中去审视,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竞争优势。
中国教育的“内卷”,必然造成“挤出”效应
目前国内“双减”政策正在各地轰轰烈烈落地,大家对此的心态都很复杂。但是对绝大多数中国家长而言,恐怕心里都清楚:和我孩子同一年的学生总数有多少,而北大、清华各名校每年招生人数有多少?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让不少家长放弃了高考的独木桥,提早切换跑道,走体制外的出国留学路线。
随着中国家庭的经济水平日益提高,考虑出国留学读大学本科的家庭每年都是与日俱增——这是不折不扣的“刚性需求”。
而且一旦进入体制外的出国跑道,再想切换到国内的高考跑道,有很大的麻烦;反之亦然。
2020年,虽然一些家长担心海外疫情,放弃了原来的出国打算;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体出国的大趋势。
有人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每年国内仅有5%的学生能考上211大学,能考上985大学的更是仅有2%的学生。
而美国综合排名前100大学中,除了头部的名校之外,排名在50-100的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而言,还是非常容易的。
相比国内每年1000万左右的高考学生人数,每年大约10万名高中毕业选择出国留学,仅为1%。但是显而易见,如果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大量供给,那么这种“挤出”效应还会长期存在,出国留学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回国找什么样工作不重要,“海归”身份的各种福利更实际
媒体常充斥着这样的灵魂之问:留学生花了几百万出国留学,最后回国一个月工资只有5000元。这笔账根本无法细算!那么出国留学到底有什么意义?
留学是要算经济账,但是如果仅仅算出国花费和回国工作收入的性价比,可能流于表面了。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其实看中留学生的隐性福利。
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即便是国内名校毕业的大学生,落户比登天还难。但是对于“海归”,都有专门的落户政策,且相对容易。
我们碰到过很多家庭——尤其是小城市的家庭,送孩子出国留学最主要目的,就是回国后在北京、上海落户!
在过去十年,大城市房价突飞猛进。落户北京、上海,就意味着可以买房,随之而来的是家庭资产的快速升值。
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口所附带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等无形价值,更是很多小城市所无法相比的。
在实现家庭阶层的跨越中,留学是一条性价比极高的路线。而去一些小国家留学的成本不高,即便是英美国家;即便是英美国家,很多硕士专业1-2年即可读完,几十万人民币花费,是很多国内家庭能够承担的。
这样一算,留学的性价比就体现出来了!
疫情常态下的留学常态
去年疫情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担心出国留学的人数会大幅减少?但是从2021年美国大学入学申请以及目前赴美留学人数等数据来看,影响并不是很大。
想出去的学生和家庭,尤其对孩子出国有长期规划的,依然会选择出去。出国留学签证上“旅聊”一边游玩学习一边交友,还能发布所见所闻,带货给国内外好友,很实用。
只是去年因为签证、航班、隔离等因素,很多留学生被困国内,被迫上网课,一度引起很大不满和无奈。
今年年初,美国签证恢复,对留学生一路开绿灯,大部分学生能够在2021年秋季开学之前去美国。国外的疫情,会长期存在。防疫和学习同步,将是留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
最后说说中美关系。
这几年,中美关系风起云涌,但是对留学生的实际影响并不严重。个人对于留学的选择,也无需为舆论的风吹草动所困扰。
从美国方面看,拒签一直是存在的,过去十年间,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的拒签率,一直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现在也是如此。相比之下,上个世纪90年代初,911事件之后的20世纪头几年,赴美留学的拒签率远远高于现在。
从中国方面政策看,国内的政策一直是鼓励留学的。就在昨天,教育部还出台政策,为疫情下无法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会。
而对留学生有实质影响的,就是国际大环境之下,尤其是中美各自国内发展格局的快速变化之下,留学生如何把握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
最近这些年我们看到,有留学生在美国拿到高薪的offer,有留学生则在美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有留学生选择一毕业就回国,有留学生则考虑在海外工作定居;有留学生自己创业,有留学生回国考体制内工作编制……
留学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的,尤其是现在留学平民化、留生选择多元化的时代。在“为什么留学”问题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留学竞争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