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亞裔孩子遵從父母的安排,學業有成。(美聯社)
洛杉磯加州大學社會學教授周敏常年研究美國華人移民家庭的代際關係和跨文化衝突問題。她說,在華人移民家庭,儒家的「孝順、好學、刻苦、自律」通常被作為教育子女的規範和行為準則。然而,這類準則執行起來並非易事,往往造成衝突。這是因為在華人移民家庭中,父母為外來移民,而子女則在美國本土出長大,兩代人的同化傾向和速度不同。「結果是,華人移民家庭中的代際衝突,既有常見的代際衝突特徵,更有移民家庭特有的跨文化衝突的因素。」
許多受訪者表示,他們與孩子的關係都是「一地雞毛,困難重重」。紐約一家醫院技師Anne有三個孩子,分別為27歲、22歲和15歲。她說,她感到她對孩子教育特別失敗,覺得孩子們現在都長成了「四不像」。她現在的感覺是,孩子養大了,也丟掉了。
經常溝通交流,有助於塑造親密的兩代人關係。(Getty Images)
28年前,Anne大學畢業後從中國來美留學,感覺美國文化很先進。「我那時想做一個羊媽,把孩子交給學校和教師教育。」於是,她就對孩子採取放羊吃草的態度。她現在覺得自己與孩子們「越來越難溝通」。
她說,從學業上,三個孩子都很優秀,都考上紐約市好高中。「我只是在老大身上下點功夫,下面兩個沒有操心。」後來,上面兩個孩子都讀了好大學。「申請大學都是孩子自己搞定,沒讓我操心。」
但是,孩子們的穿衣打扮讓她「氣死了」。女兒穿的衣服經常露臍、露肩及露大腿,還要把頭髮染成藍色或紫色。而大兒子要打耳洞,戴耳環、染藍色頭髮。「我與他們為這事多次發生爭吵,尤其在孩子的青春期。」她說,好在孩子沒有太過分,讓她還能忍受。
去年3月,紐約爆發疫情,讀高中的小兒子在家裡上課一年多,患上「憂鬱症」。她認為,兒子的憂鬱症主要原因不是體內病變,而是環境問題。她說,如果小兒子去學校上學,有了朋友,經常去戶外運動,憂鬱症就會好了,但是,小兒子卻說是「腦子裡發生化學變化(chemical change)」,鬧著要看心理醫生。
後來,她就帶著小兒子去看心理醫生,並遵醫囑吃藥。小兒子服用後覺得見效,要求增加藥物劑量。但她認為,吃西藥將來無法回頭,建議小兒子去做針灸、吃中藥,「結果遭到三個孩子的攻擊」。她說,小兒子現在是15歲,她還能掌控,「要他喝中藥不得不喝」。但是,兩個大孩子不再吃中藥了。
孩子們對同性戀等(LGBT)態度很開放,甚至與他們交朋友。女兒的一個密友是男同性戀。孩子們認為,同性戀是正常的,是自然特性和個人選擇,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若是與他們討論同性戀,孩子們經常威脅我。」
她說,她要求孩子們將來找對象最好找亞裔,只要不是日本人、韓國人,其他國家的都行。「我不希望孩子與外族裔結婚。」而孩子們對母親的這個要求非常反感。「孩子們無法理解,為什麼媽媽不喜歡日本人、韓國人。」
目前,老大已經畢業,找了一個半工,女兒大學畢業後就找到工作,老三正在上高中。「他們三個一夥,對付我們夫妻倆。」她怪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注意對孩子進行世界觀教育。「我總認為,孩子能夠考上好小學、好中學,就沒有問題了。」
她說,做留學生的時候學業比較重,就業以後忙於工作,很少過中國節日。「年復一年,對它們的意義都忘了。」現在,孩子對這些節日沒有印象;現在,她很後悔沒有從小帶著孩子們過中國傳統節日,讓孩子們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現在有空了,孩子們已經長大,想教也來不及了。」
紐約華人Dennis有一兒一女,都在紐約出生長大,分別為20歲和18歲。他說,ABC(美國出生的華人)是比較獨特的一個群體。「從文化上來講,他們位於華人與老外中間。」他說,他的孩子很早就確立了自己的職業志向。「孩子比較獨立,不讓父母過問。」
他說,兒子將來要做律師,女兒要當醫師。兒子去了南卡的杜克大學,而女兒申請到洛杉磯加大。「加州大學有九個校區,女兒申請了其中的八個。」他說,如果紐約的孩子在讀紐約市立大學(CUNY)和州立大學(SUNY),學費不要錢,女兒去加州讀書,每年要花費七、八萬元。兒女也很少與他們聯繫。「但是,一到交學費的時候,他們就來電話了。」
孩子在成長階段,大都有叛逆期。他說,他的女兒與媽媽經常發生矛盾,而兒子要好一些。他說,他們夫妻不強迫孩子做什麼。「如果孩子不願意做,就不做。」他舉例說,孩子一開始學的樂器是鋼琴,但是後來喜歡小提琴,「就同意他改學小提琴」。
他說,他們沒有強迫孩子學習什麼專業。如果強迫孩子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不僅學不好,將來還要和父母對著幹,沒有必要。「這樣的例子已經發生很多了。」孩子讀完大學,參加工作,都是自己的事情。「我們給不了他們想要的生活,他們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
孩子選擇專業的基礎是自己感興趣。「他自己選擇的,必須學好。」他說,這與中國傳統的思維不同。在中國,學生選擇專業考慮的是好找工作、掙錢多,但是美國的孩子選擇是根據興趣。有的孩子也可能選擇考古、歷史等就業比較難的專業。
華人離鄉背井,傳統思維和教育理念難以改變,但下一代的想法卻大不一樣。(路透)
Dennis說,ABC與移民父母的關係,與中港台出生的孩子相比要差些。中國有個說法,「我養你小,你養我老」。像移民這一代會孝順父母,但到了ABC這一代,就沒有了。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經常帶著孩子回到中國的家鄉看看。但是,孩子大了以後,「一到暑假,都有自己的安排。」因此,孩子讀了高中以後,就再也沒有去中國。「他們覺得自己是美國人,對中國沒有感情。」實際上,孩子已經西化了。
他說,這些ABC不會主動關心父母。一旦他們結婚生子,他們會養育他們的下一代,不會要父母給他們照看。他也承認,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ABC與父母關係也不錯。「而半路來美的華人孩子,有孝順這個概念,與ABC不同。」
他對孩子將來的另一半沒有要求,「就是有想法,也不會對他們明說」。他估計,孩子未來的一半很可能是華人,也許是亞裔。他孩子的朋友中華人比較多。他說,在紐約市和長島好的高中裡,華人孩子很多,而且現在越來越多。
美國孩子成長過程比較自由,常讓華人孩子羨慕。(美聯社)
紐約華人薛女士有一兒一女,都在紐約市上高中。她很早就聽人說,這些ABC的孩子很難和父母親近,主要是他們與父母的觀點常常發生矛盾。「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經常找孩子談心。」她說,目前她和兩個孩子的「關係很好」。
她說,她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給孩子制定了一個睡眠儀式。在孩子睡到床上後,她要去與孩子講兩句對話。第一句是「good night」,孩子就回答:「good night。」第二句「I love you」,孩子就回答:「me too。」「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十幾年。」
她還主動和孩子聊天,談談學校的事情。「一開始,孩子不願意談,我就想辦法啟發他們。」例如,她反復追問今天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事,同學們講了什麼話,班級裡有沒有同學感染新冠病毒。「孩子如果不願意講,我就耐心地坐在他們旁邊,沒話找話,因此他們也會講一些事情。」
另外,孩子父親每個周末要給孩子講一個故事。「一開始,我先生講的都是中國歷史故事。」例如,她的先生講過的故事有曹沖稱象、矛與盾等。現在,他就講美國時事。例如,芝加哥發生槍擊案,先生也講給孩子聽,與孩子討論問題在哪,遇到這樣的事情怎麼應對。
現在兩個孩子的身高都已經超過了媽媽,她也把兩個孩子當成大人對待。她說,許多華人家長喜歡強迫孩子選擇好找工作的專業,但是孩子並不喜歡,最後與父母反目成仇。「我早就對他們講,他們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尊重他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