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阎学通:狭隘民族主义是睚眦必报的复仇心理和文过饰非的怯懦心理之合
2022/1/13 10:24:50 | 浏览:1148 | 评论:0

阎学通:狭隘民族主义是睚眦必报的复仇心理和文过饰非的怯懦心理之合

在清华大学,一门面向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通识课,有最大的课堂、最多的选课人数、最稳定的“上座率”和最活跃的课堂气氛。名为“国际关系分析”的这门课程,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国内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重量级人物阎学通负责讲授。想选这门课的人总是远远超过课容量,最多时达到600人。

自2000年进入清华大学任教以来,阎学通长期教授本科生基础课程。与多年不变的大学校园形成鲜明对比,“变化”是这门课永恒的主题。20多年来,伴随着国际格局的深刻调整,阎学通的学生也从最初的80后发展到如今清一色的00后。讲台下的世代更迭,并没有削弱阎学通在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有外校教师感叹,这位出生于1952年、今年正式迈入古稀之年的“老者”,总能以开放和积极的心态拥抱更新一代的年轻人。

在阎学通看来,如果不了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就无法真正进入学生们的“讨论场”。近日的一场教学交流活动中,他在《如何为“00后”大学生讲授国际关系课程》的主题报告上,以古稀之年的自己与本科生之间的“代沟”开篇,提醒与会教师不要回避“代沟”,要意识到衡量每个时代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阎学通:狭隘民族主义是睚眦必报的复仇心理和文过饰非的怯懦心理之合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

“当我们给00后学生上课时,应该认识到彼此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标准上存在差异。过去,尊师重教的前提是老师比学生懂得多,知识基础决定了师生关系;如今,生长于数字时代的年轻人学习速度快得多,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平等。”阎学通鼓励教师们不要过多纠结于“谁对谁错”,而应尝试用年轻人愿意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过滤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认识历史的曲折性与世界的多样性。

他提倡结合时事教学,认为“事实”比“道理”更容易与学术结合;他同时推崇“历史比较”,认为差别能解释性质。不断有学生向他提问,当前的中美关系是否陷入了“冷战”式格局,他没有断然给出“是”或“不是”的判断,而是引导学生了解当下与以往的区别——以往美苏冷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代理人战争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或大国战略竞争。如此一来,问题出现了:中美之间是否已经进入到代理人战争状态?中美两国是在争夺高科技领域的技术主导权,还是在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答案也相应得出:中美两个大国不应被分歧所困,而应超越分歧、聚焦合作。

他乐于通过讨论界定概念的标准,帮助学生建立共同的标准和定义。阎学通认为,这是启迪学生独立作出判断的基础。只有师生在彼此都能接受的标准上讨论问题,才能实现有价值的知识获得。例如,在课堂上讲授有关“国际格局”的话题时,他会先跟学生厘清和确定,“国际格局”实力结构的行为体单位指的是国家。如果有人提出超越主权存在的“国际组织”可以作为“一极”,那么,世界将会变成联合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阎学通看到时代给予年轻人的机遇,也关注他们的困境。他把当代人的心态放到国家发展变迁的大背景下思考:中国经济总量自2010年起位居世界第二,00后一代从小生活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这样的客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居高临下看世界”的优越感。这种建立在特定历史环境而非年轻人自身能力上的“优越感”,有时候会影响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判断,也可能会忽视个人奋斗的意义。

结合课堂上的具体观察,阎学通发现,很多年轻人在用“中外两分”的方法认识世界,认为“好的价值观都是中国的,坏的都是外国的”,而不知爱好和平、讲道德、提倡公平、追求正义等是人类共有的文明进步。有年轻人甚至可能下意识地将“西方”概念视为“邪恶”的代称,却不知文化的“西方”与政治的“西方”并不相同,更没有深刻了解过政治的“西方”是冷战思维的产物,进而容易被网络上的言论所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社交媒体上动辄出现以爱国之名行“狭隘民族主义”的现象。“这是蒙昧的政治观念。”阎学通认为,“狭隘民族主义”通过把爱国情感曲解为政治觉悟的政治教义,来辩称其合理性。事实上,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经历过多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国人在任何制度下的爱国情怀都是一样的。“闻一多和朱自清都曾批评民国政府,但他们的爱国情怀并不比他人少。通俗地讲,‘狭隘民族主义’是一些人先天睚眦必报的复仇心理和文过饰非的怯懦心理两者结合起来的思想意识。”他说,“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影响,需要增加对人类文明进步历史的了解,培养个人的宽阔胸怀。”

他鼓励未来想要进入国际关系领域的年轻人,要学会用历史发展眼光观察和判断当前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趋势。“大国兴衰是国际关系的规律性现象,自古以来能崛起成为体系主导国的屈指可数,而且无一能永久维持其主导地位。自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速度加快,主导国地位一般难以超过百年。”阎学通提醒国际关系研究者,要观察到中国崛起的几个基本事实:我国综合国力尚未达到世界第一,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我国能否持续缩小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主要取决于改革速度是否大于美国,等等。

阎学通反复提到,希望年轻人能够认识到世界是复杂的,历史有波澜起伏,不是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阎学通举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全球化”。他认为,00后是在“全球化”作为褒义词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不了解全球化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当前正在发生的全球流行病、空气污染、气候变暖、恐怖主义国际化、产业链脆弱等,都是全球化的负面现象。

他进一步解释说,“全球治理”就是“治理全球化的负面现象”——由于全球治理效度不佳,于是一些政府采取了自扫门前雪的政策,进而形成逆全球化。自由主义成为冷战后的国际主导价值观,这种主导地位使其不能容忍其他思想观念,于是走向极端;极端化的自由主义又冲击了传统的社会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政府不敢对极端自由主义进行约束,于是,信奉传统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大众自行维护,民粹主义由此兴起。

“逆全球化是对全球化负面作用日益严重的反弹,民粹主义是对自由主义走向极端的反弹。”阎学通对当前世界“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兴起的困境看得很清楚,但即便从教多年、著作等身,他仍坦言:“我只能帮助学生认清历史潮流形成的原因,至于年轻人如何判断今天的世界潮流,还得靠他们自己的认识和经验。”

因此,阎学通所追求的,是以培养“人”为目标的“真正的大学教育”。他说,单独一门课程不足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本科教育的核心也不是专业不同,而是通过不同专业将一个生物的人培养成为一个文明的人;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多,有自立精神、有责任心、知耻改过、讲道理、谦逊谨慎、不恃强凌弱,等等。至于研究生教育,是专才教育——硕士是实务性人才教育,博士生是研究性人才教育,前者应使受教育者都有一技之能,后者应使受教育者具备研究能力。

这份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阎学通在授业之外,愈发关注我国国际人才战略的布局和建设。他很推崇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一句名言:“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他看来,这个原则仍适用于当前的国际人才竞争。“不拘一格”,意味着凡是能为我国崛起发挥作用的人,都应该给予他发挥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只有不局限于十几亿中国人和海外华人,而是为世界几十亿创新人才提供机会和平台,才能真正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马子倩)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南希·卡特赖特|物理学无法应对现实的复杂性 2024-03-27 [17]
赵鼎新:浙大这些年,“实现的要比当初设想的多” 2024-03-27 [18]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3-26 [123]
对话古生物学家:《沙丘》的沙虫有没有地球版 2024-03-26 [63]
方绍伟:为什么秦晖的文化观念是错的? 2024-03-26 [142]
杨培东院士,最新Nature Catalysis! 2024-03-26 [58]
诺奖得主MacMillan最新Science:SH2自由基分选实现醇-醇交叉偶联 2024-03-26 [80]
室温超导“造假”论文是如何登上《自然》杂志的? 2024-03-25 [112]
俞敏洪丨让孩子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世界 2024-03-25 [291]
北大教授尹保云 | 中国思想界的两大鸦片:“西方没落说”和“文明无优劣” 2024-03-25 [33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