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黄延中教授: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应该考虑以减缓疫情为导向的策略
2022/4/15 16:48:13 | 浏览:1637 | 评论:0
自从2020 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以来, “清零”策略一直是中国坚守的抗疫方针。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封城和隔离行动发生在上海,疾控与民生状态的冲突,让人们再次聚焦新冠 “清零”策略的有效性与其可持续发展性。

黄延中教授: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应该考虑以减缓疫情为导向的策略

图片来源:Twitter Stephanie Desmon(@sdesmon)


  自从2020 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以来, “清零”策略一直是中国坚守的抗疫方针。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封城和隔离行动发生在上海,疾控与民生状态的冲突,让人们再次聚焦新冠 “清零”策略的有效性与其可持续发展性。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安全中心的资深专家 Amesh Adalja 医生指出:“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新冠病例零感染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一种动物宿主导致、能够快速和广泛传播的呼吸道病毒,因此无法去消除或根除它。新冠感染零容忍政策并不符合病毒的生物学原理,同时让人们为这徒劳的努力而损耗大量物资。教会民众如何去进行风险评估,要比坚持梦幻般的‘清零’策略重要得多。”

  在 3 月 22 日的《公卫在线》(Public Health On Call)特别放送的节目中,主持人 Stephanie Desmon(下文简称:SD)邀请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友、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新泽西州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的黄延中教授(下文简称:YZH),来为我们解读中国大陆与香港的新冠疫情危机和“清零”策略的未来。


黄延中教授: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应该考虑以减缓疫情为导向的策略
黄延中教授,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新泽西州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作为中国、香港和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您怎么看待此次新冠感染病例激增并再次达到传染高峰的情况?

  相较其他国家及地区,中国迎来 Omicron 的传播浪潮是比较晚的了。主要是因为中国采取了严格的“清零”战略,在这样的新变种且具高度传播性的 Omicron 浪潮中,将人们保护了起来。但这种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播性,即使是最好的防御措施,也无法阻止病毒进入中国,所以它最终在 3 月初在中国开始了传播,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自 2020 年初武汉疫情以来最大的一次疫情爆发。

 到底什么是新冠 “清零”策略?

  新冠“清零”策略在控制武汉和中国境内其他地区的疫情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被保留了下来用来维持防疫的成就。在 2020 年 4 月初,武汉的封锁被解除后,中国就很少有新的感染病例。作为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国家,每日新增不超过 100 例,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很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中国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主要归功于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大规模的 PCR 检测,严格的接触者追踪,隔离,甚至大规模封锁。在“清零”策略影响下,即使是一个病例,如单一的本地传播,也会立即触发大规模的测试,接触者追踪,隔离,以及社区甚至整个城市的封锁。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将病例数控制在零感染。当然,这一战略也有过调整。目前,中国公共卫生部门不再坚持新冠“清零”策略,而是追求一个“动态清零”的结果,或是动态清除新冠战略。

  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是否会支持这种做法呢?

  中国的抗疫成果可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不可复制的。一部分是因为缺乏强大的国家组织和管控能力,另一部分是因为坚持“清零”策略的实施会严重耗费社会经济成本,并且很多其他国家的民众可能不会接受这样的防疫策略。


  中国人正面临着极具传染性的 Omicron 和 Omicron 2 浪潮,而且大众的自然免疫力很低,因为人口中极少人曾感染过新冠病毒。尤其老年族群没有像其他年轻的族群那样接种疫苗,这一事实是相当致命的。我很好奇老年人为什么没有被优先考虑注射疫苗呢?

  这是个好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大规模疫苗接种战略。从一开始,老年人就没有被优先考虑。官方的解释是,他们没有老年人的临床试验数据。因为三期临床试验中,老年人没有被包括在内。我认为也许是因为当时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在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活动中,给老年族群优先注射疫苗。

  另外,“清零”策略屏蔽了人口的感染,这使人们产生了虚假的安全感。在香港我们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老年人只是觉得他们很安全。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去接种疫苗呢?而且疫苗接种有潜在的副作用。我认为公共信息的传播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当你告诉一个 80 岁以上的人,她/他需要担心疫苗接种的潜在副作用,我认为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人们需要平衡风险。在面对一个高传播性、可能致命的病毒时,与潜在的副作用相比,哪一个问题更紧迫呢?

  我认为这解释了为什么直到现在中国仍有 5,200 万 60 岁以上的人,还没有完全接种疫苗(指完成两剂灭活疫苗的接种)。而在 80 岁以上的人口中,没有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更多。在那些没有完全接种疫苗的老人中,大约有一半的人超过 80 岁。


 我们目睹城市和国家被封锁。人们会有一段时间无法从香港过境。病毒的传播怎么才能停止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重新考量“清零”策略,精准辨识谁才是需要被保护的群体。引入分流程序,而非一概而论,让轻症和重症的感染者都接受住院治疗。有些感染病例只是一个数字,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

  我认为新的战略应该将重心转移到真正关注和保护老年或年幼的群体,以及那些免疫抑制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为他们提供抗病毒的药物是相当重要的;对老年人群进行更有效的疫苗接种也同样重要,包括进行疫苗加强针的注射。另外,mRNA疫苗应该被考虑批准使用。

  在中国有很多人还没有接种疫苗,也没有被感染而生病。同时,“清零”策略也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在未来的几周和几个月内,疫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我们看到“清零”策略变得更灵活一些了。譬如,我们刚刚谈到了分流程序的引入。如果不再要求每个受感染的人都要进行住院治疗,不对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进行集中的隔离,或是重新定义新冠感染病例,以便降低感染者的住院率,这些都能够帮助到中国未来的疫情防控。

  最近,中国国家主席和国家卫生委员会,已经修订了指导方针。新方针将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但是“清零”仍是坚持的目标。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的抗疫目标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考虑到公众对于“清零”策略支持度的下降,以及这一严苛战略带来的社会经济成本的增加,我认为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中国应该考虑以减缓疫情为导向的策略。


  中国的疫情在好转之前会变得更糟吗?人们准备好了吗?

  在香港,感染病例在 3 月初达到高峰。对内地来说,可能仍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控制局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病毒的根除。只要大流行病仍然存在,只要中国仍然有如此庞大的易受感染的人群,即使局势得到了控制,人们仍然需要为下一轮的病毒攻击做好准备。

  我认为做好抗疫准备意味着中国需要改变战略,从遏制病毒传播导向到减缓疫情为导向。目前为止,我们看到当局正在修改执行策略的指导方针,但策略本身并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变化。事实上,中国的领导人和国家卫生委员会的负责人都明确表示,将坚持这一“清零”策略。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83]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72]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12]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3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43]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9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9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93]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5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