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那编制的尽头是...
2022/5/27 16:29:56 | 浏览:3149 | 评论:0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那编制的尽头是...基本上所有公职考试圈的同学都会说是考公。考公是有点“魔力”在身上的,每年都吸引着百万学生,前仆后继,为之疯狂学习,只为了得到心中的那个工作。

原来的我:公务员一眼望到头

现在的我:搜索公务员怎么上岸

那么,上岸后是否就意味着可以“躺平”了?

当然不是!

成为一名公务员之后,则更要“严以律己”!

学习一名公务员该如何“以法自律”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那编制的尽头是...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那编制的尽头是...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那编制的尽头是...

 

议论: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1

今年又是最难就业季。我为什么说“又”?因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每一年相对之前的年份是最难就业季,但是下一年更困难。

202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首破千万大关!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为1076万人,相对上一年度增加167万人。这是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也是近几年增长人数最多的一年。

联合国承认的国家数是193个,超过千万人口的国家有82个,像葡萄牙、希腊、古巴的人口都在千万出头。也就是说,千万毕业生,超过了全球111个国家的人口数!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说过“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意思是说女真族青壮年超过一万,将会势不可挡。万人大军,已经是漫山遍野,无边无际了,千万年轻人如果聚集在一起,该会是多大的规模!

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创纪录,而就业市场却在萎缩。受监管趋严和高速发展风口期远去的影响,互联网企业均在裁员,其实互联网企业裁员从2017年开始就出现端倪。

如在2017年年底,中兴公司一位欧姓员工被裁员事件中,这位员工因为家中妻子无业有2个小孩两套房贷要养,裁员后失去收入来源压力大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当时还上了热搜。

但这两年这类事件已经掀不起一丝浪花了,因为互联网被裁员的人数实在太多,已经麻木了。只是这些均比不上今年的裁员力度,许多互联网头部企业裁员以20-30%计,一些部门整体裁撤,业务水平技术能力再好也无处可逃。

裁员就裁员吧,一些大佬在这上面还要搞创新:又是“毕业”、又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还有一位大佬,当年口口声声说“员工就是兄弟,决不裁一位兄弟”,现在则变脸说“末位淘汰,偷懒的不上进的就不是我兄弟”,翻脸如翻书。

可见人啊,话不可说太满,要留有余地,不然容易小老鼠上灯台——上得去下不来。

2

不仅仅是失去风口的互联网企业在裁员,传统制造行业也未能幸免。家电制造企业美的的裁员力度不逊于互联网企业,美的在4月份已经进行过一轮裁员,目前进行的是第二轮裁员,据说6月份还有第三轮裁员。

美的的一位老员工在被裁员后,在内部论坛上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如下:

挺突然的,一下子就接到了被优化的通知。以前除了处理内部投诉,基本不看美的说吧,工作太忙,没时间抱怨。没想到第一次发长文就成了最后一次。作为老员工(老到不想说),见证了美的崛起和壮大。回顾这些年无数同事挥洒的青春汗水,也看到朝气蓬勃活力激昂,看到它基青业常,傲居世界五百强企业,内心由衷祝福美的前程坦荡。反观自己在美的岁月,顺流逆流,不胜唏嘘,如梦一场。字少篇短,遗憾绵长,唯意难平,不吐不畅。

这些年最对不起的就是家庭,尤其是父母和老婆。打工在外,无法膝下尽孝,老父亲七十有六,身患癌症,只能在七十五岁的母亲陪伴下,颤巍巍到医院排队看病。时值疫情肆掠,难求病床,个中艰辛,不忍细想。身为人子,心中愧疚,黯然神伤。09 年孩子出生,当天我正好要接待 CNAS 国家实验室专家组评审,只好在医院匆匆签字后赶赴单位,留下老婆独自一人。虽然岳父母随后赶到陪护,作为爱人,这份心债,一直亏欠。20年后有了家庭日,但事后弥补,终难慰彼心。

第二是感觉对不起自己的身体。19 年年底做实验意外受伤,腰椎压缩性骨折,动弹不得,差点瘫痪。没有报工伤,会影响部门考核。医生说一定要卧床静养 1-3 个月。我当时正在负责集团和五所合作的 TRS 成熟度评审关键时刻,大把资料要准备,又没有其他同事可以接手,躺了十天,就挣扎着来到公司,买了张躺椅,躺在电脑前,仰着头打字两星期,忍剧痛完成资料提交。任务达成的代价,三个月后请医生看 X 光片,问他是否彻底痊愈,医生说骨头有点歪,一辈子就这样了。从此告别了追逐马拉松的酣畅,美酒也不敢再品尝,开车久一点腰椎酸胀。

自己当时的选择,责任所在,义不容辞。现在想想,还是太善良。房要供,娃要养,打碎牙齿和血尝。职场浮沉,世态炎凉,本就该默默忍受,没必要声张。因为要离开美的了,想一想,还是记一下流水账,至少在美的记忆中留下一抹卑微的印痕,供大家参考端详。

世人皆赞春花好,春光也曾绿叶妆。世人都夸后浪新,转眼后浪成前浪。

惹得美的老大都出面回复:

写得还比较实在,说是在2020年都未裁员,现今实在是遇到困难了不得不裁员,没有扯什么“毕业”、“输送人才”、“不是兄弟”之类花里胡哨的。

 教培行业,曾经吸纳上千万人就业的行业,双减加YI情影响,在美上市的一批公司都不是腰斩而是脚斩,市值跌去九成以上,一些知名的公司难以为继,甚至破产了,新东方裁员数万,转型直播卖农产品。

环保碳中和,大批中小型厂矿因为手续办不下来,无奈关停,有的地方一刀切,所有有环保安全风险的厂矿全部关停,大批从业人员下岗。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国企大厂,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倒是赚得碟满钵满。从行业整体税收上说,甚至比之前还有所提高,只是就业受到影响,垄断和环保成本提高导致价格上涨,工业品出厂指数(PPI)大涨,目前尽管由于猪肉价格低迷,尚未传递到物价指数(CPI)上来,但这只是时间问题,早晚会面临通胀压力。

餐饮旅游宾馆民宿、线下娱乐等灵活就业行业,由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可谓是一片哀鸿遍野。

前两年火爆的外贸行业,也开始出现下滑趋势,美国总统拜登在奥巴马的TPP由于川普搅局而退出后,又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想要把大国产业转移到印度和东南亚,开启了新一轮围堵。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就业市场如此惨淡的情形下,大学生的就业率又会好到哪里去呢?

目前大学生的真实签约率,据不完全统计,男生不到30%,女生仅为10%出头,史上最难就业季,实至名归。(预计明年应该会触底反弹,稍有好转吧)

至于高校自行公布的官方数据,大家看看就好。

自媒体上有人在控诉学校逼迫学生不签约不发毕业证和学位证,这都快成高校的潜规则了。上头要求毕业生就业率要过线,下面就会想出种种办法,类似于为了环保过关,给荒山刷绿漆;为了基本农田保护,把水泥路面用泥土覆盖,上面种蔬菜,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如此困难,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原因。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扩招。

90年代中叶大学扩招之前,高校录取人数不到100万,以1996年为例,高校录取人数为96.58万,其中本科生50.53万,1998年也才100万出头,1999年大规模扩招,录取160万人,增加52万人,增幅高达48%;2000年录取为221万,破200万大关,录取率也首次突破50%。

之后一路走高到突破千万,尽管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腾飞,需要大量的人才,但也架不住从百万到千万翻了10倍的大学生毕业啊,至少体制内对人才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跟扩招前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在体制外方面需求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大学生不是普通劳动力,也没有增加10倍怎么夸张。

物以稀为贵,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一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哪怕勉强找到一个工作,在竞争之下甚至还不如进厂的工人收入高。

另一个原因是各个高校不以学生为中心,不面向市场,不把学生就业放在第一位。

本来大学是高端教育,以美国大学为例,美国高校均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高校的衣食父母,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就业的角度出发。美国大学回报率是相当不错的,学生宁愿背负高额贷款去读大学。

而大国的高校呢?学生、就业不是中心,高校排名、国家预算拨款额度才是重心。

教师以发论文为指挥棒,论文一大抄,教学从来不是高校的重点,高校教师书教得再好,学生再认可,也不如发一篇论文。

没人真正关心学生就业、关心企业需求,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一个个都往研究型大学上靠。

其实也不是真正关心科研,关心的还是发论文,提高学校排名,拿经费,所谓的科研成果跟企业的真实需求无关,发完评完奖就束之高阁。

目前的一些改革,例如高校不以排名为指挥棒,初高中分流,只有50%的学生能够上高中,一大批高校转为职业培训学校,改革的大方向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不变,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是高校本质上是一所“衙门”而非一所面向市场的学校。

大学里教授不如处长,行政化严重,一些大学对青年教师搞“非升即走”,内卷严重,但行政人员人浮于事,却无人敢动,原因嘛,你懂的。

4

就业难之下,大学生考研、考公热兴起。

2022届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占比为40.78%,相比2021届上涨6.57个百分点;反观选择企业就业其占比则出现下降,2022届高校毕业生企业就业占比为34.21%,同比2021届下降了7.15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2022届高校毕业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的占比为17.57%;创业、出国深造、其他占比分别为4.25%、2.07%、1.12%。综合来看,毕业生企业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毕业生更倾向于考研、考公、考编等多种渠道来就业。

以城市分,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一直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重要选择地,也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城市。

但从2022届中国毕业生城市青睐排名来看,北上广深不再独领风骚,吸引力在逐渐减弱,排在前三名的分别为北京(9.4%)、上海(7.9%)、天津(6.31%),深圳和广州则排到第九、第十名。新一线城市吸引力在逐渐增强,天津则成为年度黑马,成功晋级“前三甲”。

2022年报考研究生人数达457万,录取110万,已经连续3年录取人数突破百万,跟扩招之前大学生录取人数相当。

上百万研究生,超过10万博士生,导致硕士不如G,博士满街走,文凭大大贬值。

在扩招前,研究生毕业能够很轻易地在高校教书,还有安家费和住房分配,而今,哪怕是二本高校,不是海归名校博士,甚至没资格递简历,内卷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研究生教育也已经本科化,市场上根本不需要如此多做学问的研究生,只是为了解决高校学生就业困难而扩招。

这其实不过是逃避,早晚还是要面对就业市场竞争。能够就业就早就业吧,到单位工作数年收益,完全能够抵得上考研深造带来的收益,除了少数科研或者医疗部门,需要继续深造的。

 4

考研之外,最为热门的就是靠公了,不仅仅是公务员,各种体制内企事业单位都是大热。

南有北大清华毕业生考深圳小学教师编,北有清华博士入职帝都街道办、城管局,可谓是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与改革开放初期,体制内一波又一波的下海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河没水大河干,公务员队伍其实并不创造财富,只是分配财富。要说贡献,政府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市场繁荣,而大量的人员涌入公务员队伍,其实是提高了交易成本,导致了市场萎缩,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啥时候不再有考公热,啥时候市场经济改革就算真正到位了。

涌入体制内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胜在安稳,不会有中年危机45岁被下岗,当下来看也许是最优选择,未来并不见得。

目前考公性价比大幅度下降,竞争激烈。任何地方,底层都是难熬的,体制内也并不轻松,基层事多钱少,而轻松没事情可做的岗位则很有可能被裁撤推向市场,并不见得保险。

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智商、情商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才是长远之计,不要一窝蜂去赶热门。

在改革开放前,政府部门其实不是就业首选,因为工资低、福利不好。转业军人、城镇青年分配工作喜欢去国企大厂和一些与物资分配相关的部门,像供销社、轻工业局、物资局之类。

结果风水轮流转,国企破产下岗,供销社、轻工业局、物资局等转为企业面向市场,最初无人问津的工商管理局(市场监督局)、国土局(自然资源局)在市场经济之下倒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红火了好几十年。

早知三年事,富贵万万年。以行业为例最初行业建筑是风口,之后是互联网红利,目前二者都呈现走下坡路的趋势,所以不必去赶热门,热门和冷门都是相对的。

选择好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坚持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总会做出一番事业来的,不说大富大贵,略图小就、衣食无忧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这样还是失业下岗了呢?

那就不是你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到了物极必反需要改变的时刻。放下身段,熬过去春暖花开的时刻即将到来。

哪怕是凛冬,暴风雪过后也会有暖阳天,让人缓一口气,积蓄一下过冬的资粮继续熬。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76]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61]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61]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79]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38]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43]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36]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51]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311]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5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