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UCLA张作风教授:防控模式该转换了
2022/6/1 13:45:09 | 浏览:1977 | 评论:0

UCLA张作风教授:防控模式该转换了

上海六一终于开封,魔都活力回归!我的六点建议:

在历经二个多月的静态管理以后,上海终于在社会面清零两周以后,六一儿童节开封。虽然已经很难回到过去,衷心祝愿上海民众能够很快调整状态,尽量恢复回归正常生活,注意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第一,新冠防控的指标要考虑从发病率出发转化为住院率,重症率和病死率。把改善治疗以减少重症和死亡则作为重中之重。

第二,在短时间内,每周核酸或抗原测定还是需要的,一是保护自己,能够及时诊断,居家隔离,和获得及时有效治疗。二是保护他人减少社区感的程度。核酸检测监测社区感染。可以考虑利用病人,可能的密切接触者,医护人员,服务行业人员,和需要工作的人员,以及主动监测的老年人的核酸或抗原报告来监测社区感染的严重,以相应调整防控策略。

第三是加强疫苗的接种,尤其是对老年和有慢性基础疾病人群加强接种。如果情况允许,建议用mRNA有效疫苗。

第四是每个人都作为个人健康的责任人。需要保持健康的卫生习惯,生病时留在家里,保持社交距离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并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超市,医院,办公室,电影院,健身室等社区环境中,使用N95(或者KN95)口罩。出去回来后要进行清洗,换衣。考虑到奥密克戎主要寄居在鼻口腔,要注意清洁手、口腔和鼻腔。无论社交距离如何,这些普遍预防措施对预防新冠都是适用的。

第五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在努力减少COVID-19传播的同时,也要对新冠流行造成的经济、社会和个人身心健康的次生后果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六,专家和管理部门应该有专业的有经验的专家来确定社区感染缓解水平,並提出可行、实用且可被民众接受缓解策略,防控措施应根据每个社区的需要进行调整,实施防控时重点考虑民众利益,减少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和次生灾害。

UCLA张作风教授:防控模式该转换了

张作风教授UCLA 

9小时前 来自 iPhone 13 Pro Max 已编辑

世界群体免疫水平升高,新冠死亡历史最低,加強接种有效疫苗,让社会民众真正回归正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6月1日的最新估计,2021 年所有地区血清阳性个体的百分比都有所增加,全球从 2 月的 16% 上升到 2021 年 10 月的 67%。 血清阳性率是群体免疫水平的指标,包括免疫接种后产生的抗体,生病后产生的抗体,以及接种者生病后抗体。鉴于到 2021 年底疫苗接种率非常低,这一时期血清阳性率的上升是由感染而非疫苗接种的增加推动的。

应该注意到:此研究期间没有包括今年由奥密科戎变种在全世界引起的暴发。目前世界上的奥秘克戎爆发后的发病水平己达自去年十一月底以来的最低水平。新冠死亡数也是从2020年3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些和奥密克戎变种的高传染性和低致死率,也和民众群体免疫大幅增加有很大关系。去年年底开始的奥秘克戎爆发会引起群体抗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估计会达到80%左右。群体免疫水平高,会大量减低新冠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可以考虑减少不必要的常态新冠测试。新冠核酸测试採样,大批民众聚集,社会距离很小,很容易造成交互感染和爆发。建议改为快速抗原自己测试,以减少新冠感染和爆发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每星期,每一万人口,要有至少十个人新冠测试。在上海这个城市,如果每周有26000核酸或抗原测试就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测试要求。在严重社区感染状况下,通过抽样测试,可以监测社会感染水平,制定防治防控措施。加拿大安大略省自去年底始取消对大众的PCR 测试,仅对必需人员测试和报道。减少和最终取消新冠测试,也可能会导致健康码的最后取消,这样就会增加社会开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得民众真正回归自由愉快的正常生活,同时为经济回升添加活力。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占少华和周敏发表移民研究领域顶刊:《被动跨国主义与制度化的非稳定性:以新加坡的中国和印度技术移民为例》 2025-01-01 [4341]
『社区动态』 2025年国泰银行奖学金于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接受申请 2025-01-01 [4138]
『社区报道』 周敏博士名列2024年世界顶尖华人社会学家榜首 2024-11-06 [4979]
『社区报道』 李飞飞:AI十年,公众看到的是一些离散事件,而我们则看到一个连续过程 2024-10-16 [4759]
『社区报道』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第十届年会在北京体育大学开幕 2024-06-10 [4461]
『社区报道』 黎曼猜想显著突破!陶哲轩强推MIT、牛津新论文,37岁菲尔兹奖得主参与 2024-06-07 [4645]
『社区报道』 数学家侯一钊,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4-06-07 [4449]
『社区报道』 丘成桐讲座: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 2024-05-08 [4847]
『学人动向』 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水平 2024-05-06 [9732]
『社区报道』 AI教母李飞飞首次创业!成立“空间智能”公司,已完成种子轮 2024-05-05 [9462]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95]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43]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52]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45]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36]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76]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77]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63]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95]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2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