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托马斯·索维尔的警告:“始于均富,终于均贫”
2022/6/12 18:03:17 | 浏览:1902 | 评论:0

本文是著名黑人保守主义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于2012年发表在Townhall上的政治评论文章,现翻译如下,欢迎讨论指正。原文链接:


最近披露的关于奥巴马在1998年曾说他认同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段录像并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新闻。事实上,他在四年前就曾经在一次总统竞选活动中对Samuel J. Wurzelbacher(美国共和党保守主义评论家)说过几乎一样的话。然而,这个录像的披露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它能够引起大家对于均贫富的思考的话。

那些油嘴滑舌地宣扬均贫富的人常常倾向于认为,人都像是棋盘上的棋子,可以为了达到某种更高明的战略而被随处摆放。但是,由于人们对于一切政府政策都有着自发的对策,我们便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一切政策都一定能够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

整个二十世纪不乏有许多国家从尝试让所有公民都同等地富裕起来开始,最终却以让所有人都贫穷结尾。那些共产主义国家是很典型的例子,然而却远远不是唯一的几个例子。

理论上讲,把那些富有之家的财产没收充公,并且平均分配至所有公民手中,本应让所有人都更富裕才对。但是,当前苏联开始将那些富有的农民的财产没收充公的时候,却闹了饥荒。斯大林治下的1930年代中,死于饥饿的苏联平民数量甚至堪比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这怎么可能?事实其实并不复杂。你只能没收并且充公那些当下存在的财产,而无法没收那些日后可能会被创造出来的财产。同时,当人们知道他们的财富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遭到没收的话,人们创造财富的意愿便会不可避免地下降。当苏联的那些富农们得知政府将会把他们大部分的收获成果夺走时,他们便不再像之前那样努力耕作。他们把那些原本应该再多养几年的家禽都屠宰并且充当了晚餐,就因为不愿把它们上交政府。

在工业社会中的人同样不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棋子。不像农民,这些人并不会受到土地的制约。

举个例子,俄罗斯航空工业巨头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可以带着他的航空知识去美国开公司,造飞机和直升机,然后赚的盆满钵满,无需非得在他的祖国俄罗斯。而搞金融证券的人就更加自由了,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电子转账十分便捷的年代,他们赚钱几乎不受任何国界限制。

如果类似的没收充公政策在一个独裁国家能够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的话,在一个民主国家中就更不可行了。独裁政权可以对被统治者肆意妄为,但在民主政体中,民众首先便拥有自由的讨论与辩论。那些富人们一旦发现自己的财产将会面临被没收的风险,就可以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甚至卷铺盖走人。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最大的财富就是那些拥有被经济学家称为“人力资本”的学识和技能的人。当这些人——无论是自愿地还是受政府政策影响被迫地——离开他们的国家时,对国家造成的伤害是相当严重的。

菲德尔·卡斯特罗治下的古巴就曾经实行过打地主分田地的政策,致使大量古巴资产阶级以难民的身份外逃至美国。这些古巴富人甚至还将大量的黄金和不动产留在了古巴,一贫如洗地进入了美国。然而,没过多久,这些人又在美国发了财。与此同时,那些得到了这些富人的财富的古巴人依旧只能在卡斯特罗的独裁下过着贫困的生活。那些外逃的古巴人能够再次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所具备的“人力资本”。

我们都听过那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些提倡社会财富分配的人给了穷人们鱼,并且让他们别无选择地在后半辈子也只能依赖政府给他们鱼吃。而如果这些提倡分配的人是认真的的话,他们真正应该做的是给穷人们渔而不是鱼。例如,知识就是少有的几种可以被分配并且不会以从他人处没收为手段来进行分配的财富。

上述手段或许会使穷人们有好果子吃,但是对于那些想要选票和选民们的依赖的政客们来讲却不见得。奥巴马大可以一遍遍地走上街去宣扬他“向前”的口号,然而他真正在做的却是倒行逆施,尝试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一个曾在无数国家失败过的政策。当然,对于那些没办法停下来好好思考的人来说,财富分配听起来蛮不错的。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17岁高中生一战封神!推翻40年数学猜想,起因竟是一道选做题 2025-07-11 [51]
李迅雷: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市场的通盘思考 2025-07-04 [183]
为什么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呢?了解美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你就明白了 2025-07-04 [272]
专家观点 | 美国文理学院:小而美,美在哪里? 2025-07-04 [159]
他19岁辍学,21岁成立非营利组织,用10年清理半个太平洋 2025-07-04 [164]
刘海影:作为保守主义的特朗普主义及其误解 2025-07-04 [145]
张维迎的种子! 2025-07-03 [175]
哈佛商学院专访Anton Korinek:未来2—5年内,AI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红利 2025-07-03 [169]
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2025-07-03 [143]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41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