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易宪容:权力不能成为收入分配工具 增加国民收入基点应该是重大制度改革
作者:易宪容 | 2010/11/4 11:56:20 | 浏览:1865 | 评论:0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来看,扩大内需将是未来5年整个经济发展战略转移的重心。这个经济战略的转变,不仅将改变整个中国经济的结构,也将影响到中国经济未来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可以说,扩大内需将中国未来经济宏图与愿景。

  但是,扩大内需从何而来?居民的内需能力又从何而来?如果广大居民没有消费能力,居民消费欲望最高,扩大内需的愿望也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扩大内需最为重要的就在于居民收入水平能够较快的提高,在于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就在于居民有能力消费。比如说,目前中国的内需不足,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农民的消费水平低。如果国内农民的消费水平达到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中国的GDP就可能翻一倍以上。农村是这样,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还有,即使是在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这就使得有消费能力的人消费欲望不高,而有消费欲望的人则消费力不足。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多以是制度性的,因此,要增加国民收入水平就得从重大制度改革入手。

  首先,增加居民收入分配就得从制度改革角度来改变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别看从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47%以上,但是实际上,如果不彻底地取消现行的户口管理制度,让进入城市的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让中国农民能够自由流动,那么这种城市化率只是数字上的统计,实际上这些农民生活与真正的城市居民生活仍然相差很远。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进入城市不仅不能够有尊严地过上城市生活,而且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无法提高。农民仍然是农民。因此,在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要让中国城市化成为真正的城市化而不是假城市化,那么就得全面取消当前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户口管理制度,就得对中国的土地制度进行重大改变。没有这两个前提条件,要让中国农民进入城市,要通过城市化来增长农民收入水平是不容易的。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但影响农民增加收入两项重大制度改革则十分缓慢,甚至于没有进展。

  其次,这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悬殊。这里既有初次分配方面的原因也有再分配方面的原因。但是这些原因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性的政府权力对社会资源、对收入分配占绝对主导地位。这种制度性安排,一方面让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比重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低,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则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这种制度安排则为越是靠近权力者其获得财富则越来越多(无论是表现上合法还是寻租的),政府权力则成了财富收入分配最主要工具。因此,要增加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就得对当前的政治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就得重新界定政府的基本职能。这个问题不解决,希望让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是不可能的。

  第三,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就在于保障及改善民生,就在于让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分享到整个经济增长的成果。这应该既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及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宗旨,也是和谐社会得以确立的基点。但是,这个原则如何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体现,这里不仅仅在于提高最低工资收入标准问题,也不在于建立正常健全工资增长机制问题,而是在于如何让整个社会每一个人提高最为平等发展机会问题。如果不能够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其成长之机会,不少要就业的机会都没有,那么这样制度安排对他们是无意义的。

  还有,民生的问题是涉及到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整体。如果由于错误的政策严重影响居民的衣食住行,那么居民如何来分享其经济发展之成果。比如说,早几年由于房地产政策严重误导,让居民最为重要的住房成了少数人投机赚钱的工具,把中国的住房价格炒上了天。这不仅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影响到中国的金融安全及经济协调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到绝大多数居民最基本的居住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居民不仅无法分享到经济发展之成果,反之他们则成了收入财富被严重掠夺的受害者。因此,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分享经济发展之成果,不仅仅在于其名义工资的增加,更重要的还在于基本的民生消费品价格是否回归理性。这些都与当前中国的制度安排有关。

  总之,增加国民收入,并让国民收入增长快于GDP的增长,最重要的是要让全体居民分享到经济发展之成果,最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居民都有根据其潜能发展之机会,而这些都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制度改革,否则要达其目标是不可能的。有国内许多重大的制度改革是居民收入分配增加最为重要的方面。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51]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38]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26]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33]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107]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55]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68]
易中天: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学着做到这几点 2025-10-03 [72]
赵晓 | 从加尔文到柯克:信仰如何在公共领域活出来 2025-09-27 [275]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