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小商人家庭。19岁的时候考上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医学系毕业后,契诃夫一边行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他的医生职业生涯和活动给他提供了接触各阶层人物的机会,也使他看到了劳动者所受的苦难。契诃夫还曾在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到当时专门流放犯人的库页岛考察,这也加深了他对沙皇专制的认识。
契诃夫塑造的小人物,不仅有教师、医生和演员,还有小官吏、小商人和小手工业者等。这些小人物的共同特点是社会地位极其低下,面对专制统治的层层重压,举步维艰,艰难度日,在夹缝中求生存。
《宝贝儿》
《宝贝儿》以流水账的方式记录了女主人公奥莲卡平凡而无聊的一生,以三段婚姻展开的。奥莲卡出生在一名八等文官之家,其父也已经退休。她嫁的第一个丈夫是剧团老板库金。
剧团老板库金不光长得又矮又瘦,而且看上去脸色发黄,说起话来嗓音十分尖细。他毫无生活情趣,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赚钱,所以总是对着下雨天大发牢骚,还使劲地抱怨说那些观众既没有知识又不懂得欣赏艺术。
后来库金因病去世,她又嫁给了木材商人普斯托瓦洛夫。普斯托瓦洛夫也是个毫无生活情趣的人,平时哪儿也不愿意去,只想着怎么样拉生意、兜售木材,要么就在家大吃大喝。本来以为奥莲卡就这样过完一生,可惜好景不长,普斯托瓦洛夫也去世了,奥莲卡再次丧夫寡居,便与租住自己房子的兽医斯米尔宁关系暧昧,进而恋爱、同居。
兽医斯米尔已经结婚了,但他抛下妻儿,只身到外地当兽医,并且和奥莲卡暧昧地生活在一起,而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也最终导致了自己家庭的彻底破裂。
奥莲卡就这样一直到了年老色衰,晚年的她得不到别人爱的时候,只能对兽医的儿子萨沙表现出深切的关怀,整日为这孩子的未来思虑忧愁,把爱意寄托到兽医的儿子萨沙身上。故事结束。
就是这么无聊的一生,契诃夫通过《宝贝儿》这个故事就是想说明,我们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奥莲卡呢?她貌似衣食无忧,实则过着既无爱情又无独立思想的生活,完全被自己的生活环境给奴化了。
《胖子与瘦子》
《胖子与瘦子》这部小说讲的是两个朋友的会面。刚开始他们作为两个人——童年的朋友,然后作为两个官员。
两个许久未见的朋友在火车站偶然相遇了,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两个人下火车的状态分别是:胖子刚在火车上用过饭,嘴唇上还沾着油,如同熟透的樱桃;而瘦子则是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刚从车上下来。
偶然相遇自然是意外中带着惊喜,于是两人相互拥抱、眼含热泪。瘦子心情除了惊喜,还很兴奋、激动,调侃胖子如从前般俊美风流、讲究穿戴,问胖子阔气否、结婚否,不等胖子回答,便主动向胖子介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不仅说了妻子的名字,还强调了妻子的娘家姓和炫耀自己娶了一个好妻子。
在胖子“热情地瞧着朋友”,问瘦子近况如何、是几等官时,瘦子洋洋得意地回答说自己做了两年八等官,还得了勋章,如今被升调做科长。并且再次提起自己的妻子,说妻子是音乐课老师。
此时的瘦子对自己的现状充满了满意和炫耀,但是当瘦子得知胖子说他已经做到了三等文官,还得了两枚星章时,他突然黯然失色,伤了自尊,立马表现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将身体缩起来,哈着腰。还马上换上相应的词汇,用奴仆的口吻说:“我,尊重的大人,非常高兴!”。
使得胖子再无反驳他的心思与冲动,只感觉到恶心得想吐。至此,胖子只想着赶紧结束对话,与瘦子告别时也只是伸出一只手。
《胖子与瘦子》,情节虽简单,但细节刻画到位,人物性格十分鲜明,将瘦子一家“唯官是尊”的奴颜婢膝之态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予以辛辣讽刺,并指向了那个专制的沙俄社会。
专制统治
19世纪的俄国是一个满目疮痍、惨绝人寰的社会,沙皇对内实行专制统治,为了巩固和增强统治基础无所不用其极。
专制统治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当时的俄国沙皇是国家政治的核心,统揽大权,整个国家,没有任何社会或中间力量能制衡沙皇的权力。
专制统治的第二个特征是——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决定了各级大小官吏只对其直接的上级负责,根本不对人民负责,同时也只有君主及受君主委托的监察机关才能对官僚们进行监督而不受人民的监督。而决定官员升迁与否的不是人民,也不是工作成绩,而是上级的赏识。
专制统治的第三特征是——官吏等级制度。当时俄国法律首先规定了四个主要的等级:贵族、僧侣、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每个等级内部又分若干层次。与等级制度相联系的是俄国官吏的等级制度。
官吏的一般分为14个品级,其中在契诃夫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办事员、下层办事员、录事等职位是服役的最低阶梯。而小官吏要步入上层社会也是非常困难的。
专制统治的第四个特征是——暴力治国。对人民实行全面控制,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为了保障人民福祉,可以牺牲人民自由,即使这样做违反了人民的意愿。越来越频繁管控,变本加厉的新闻检查,到处横行的特务,更加严密的监视,无视民众的个人利益与权利。面对民众的诉求,他们采取残酷的镇压。
专制统治者通过物质利益、享乐等诱惑来引导民众忽视公共事务,打消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使他们沉溺于自己的狭小利益空间和个人享受中。而且政府权力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触角深入到每一个人,具有空前的强度、弥漫和渗透性,它把整个社会都囚禁在国家机器之中,个人不再有任何私人空间或自由。
专制统治的第五个特点是——对外侵略性。沙皇俄国时期,其侵略扩张呈连续性,1762年之后,几乎每一位沙皇都有吞并他国领土的“政绩”。
专制统治、官僚政治、官吏等级、暴力治国必然导致奴性的出现。这种奴性首先表现在官吏身上。
官吏奴性
因为上级领导掌握着对下级的任免权,所以,下级干部为了获得晋升,必然会千方百计投上级之所好,他们关注领导,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领导满意。为了生存和升迁,只能在上层官吏面前卑躬屈膝、讨好谄媚、极力吹捧。
与此同时,导致官场畸形奴性文化。尤其是底层的小公务员,他们深知官场黑暗,而自己身份、地位卑微,无权无势。在小人物心里,上层的达官贵人无不透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他们的言行举止无不代表着一种命令,甚至是心理威胁。
小公务员在大官员面前的拘谨、痛苦,甚至恐惧,实际是当时沙俄高压统治下小人物奴性心理的集中体现。而这种官吏的奴性和奴性文化必然报复在民众身上,对上自卑,对下狂妄。
民众奴性
长期的专制统治逐渐培养了民众的奴性气质,使他们形成对一个强大政府的过度依赖。暴力治国,不仅让民众逐渐养成蔑视法律和权利、崇尚暴力的习惯,也使得底层百姓受到了来自统治者的层层盘剥。
统治者施行高压统治,人民不得不看统治者的脸色办事,见到官员无不顶礼膜拜,害怕稍有不慎厄运降临。久而久之,小人物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奴性心理、畏权心理,丧失了生活信念和人格尊严。
他们要在这个专制的社会里生存下去,就必须匍匐在权贵脚下求生存,导致民众的奴性、畏权、冷漠、麻木,这是民众的生存之道,别无选择。于是那种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媚上欺下、卑躬屈膝、贪婪自私,疯狂追逐金钱和情欲,庸俗腐朽的风气就会弥漫于整个社会。
人性和奴性
不管人性是善良还是邪恶,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利己,即心理利己主义。一切驱使人类行为的动机都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感。专制的社会民众的劣根性主要是:
一是缺乏独立的思想,他难以做正常的逻辑思维判断,因此遇事容易被蒙蔽、操纵,人云亦云。二是缺乏平等的精神,他既不能平等对待别人,也没有勇气平等地看待自己,只能匍匐在权贵的脚下过卑微的生活。三是对于强权的恐惧与服从,这是因为专制社会权力的残酷,只要有足够的权力,便可以为所欲为,这导致民众对强权产生了极端的恐惧,害怕稍有不从便飞来横祸。
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国家长期以暴力方式进行统治,最后民众也学会并习惯以同样的方式达到目的。当民众将暴力带入理想中自由平等的社会时,却发现与之格格不入。而且专制社会中的民众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法治,也不知道如何行使自由。即使在获得自由时,却因为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自由,最终将自由抛弃。缺乏法治传统和对自由的不理解,最后,只能在失望中不得不再次接受一个极权社会、专制统治。
正如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的,“专制统治者把每个公民置于有力的掌握之下并按自己的想法塑造他们,把全社会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它不践踏人们的意志,但它软化、驯服和指挥人的意志;它不强迫人行动,但经常阻碍人行动;它什么也不破坏,但阻止新生事物; 它不行暴政,但限制和压制人,使人精神萎靡、意志消沉和麻木不仁,最后使全体人民变成不过是一群胆小而会干活的牲畜,而政府则是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