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买这件新大衣,他决定节衣缩食。每天晚上不喝茶也不点蜡烛了,如果需要做什么事情就去女房东的屋子里借光。怕鞋底磨得太快,踮着脚尖走路。怕衣服脏得太快,下班一回到家就把衣服脱下来。
最后他终于买了一件新大衣,当他穿上新大衣去上班的时候,同事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这让他很满足,甚至连平时不闻不问的上级都邀请他去做客,这让他受宠若惊。虽然他去参加了这场宴会,但他不习惯这种场合,最后还是提前出来了。
就在要到家的时候,不幸发生了,他的新大衣被抢了。之后他开始为自己的新大衣奔走,但无济于事,找到警察局长都没用。没办法,他决定去找一位刚刚被提拔为将军的人帮忙。好不容易见到了这位“大人物”,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将军一连串的发问给吓得魂惊胆裂、瘫软在地,最后被抬出了办公室,在回家的路上咽炎发作、一病不起,最终而亡。
切尔维亚科夫
切尔维亚科夫是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中的角色,他的结局跟巴施马奇金的结局有点类似,都是被将军呵斥后,惊吓而亡。
切尔维亚科夫是一个普通的庶务官,但得到一次去戏院看戏的机会,而且是跟很多“大人物”一起,他非常高兴和珍惜。因为可以见到很多大官,甚至幻想着还能攀上一两个,为今后的仕途铺路。
但事情并非如他所愿,看戏的时候,他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喷出来的口沫刚好喷到了坐在他前排的一位在交通部任职的、相当于三等官职的文职将军卜里兹查洛夫的脑袋上。
随后切尔维亚科夫开始恐慌,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向将军道歉,以至于将军都感到厌烦。对于他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情,甚至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切尔维亚科夫却反复地提起并道歉,让将军很不满意。
最终在切尔维亚科夫第六次道歉时,将军大发雷霆,直接叫“滚出去”。随后惊恐的切尔维亚科夫就这样死去了。
杰符什金
杰符什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中的角色。杰符什金是一个九等文官,主要工作就是抄写,一干就是三十年。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人又太老实,脾气太好,总是受周围人的气,同事们可以任意嘲笑、践踏、取笑他。
尽管经受了这么多万难忍受的屈辱,但他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因为他深爱着瓦莲卡。瓦莲卡是一个身世不幸、几乎堕落风尘的姑娘,幸亏杰符什金将她从老鸨手中解救出来。之后瓦莲卡成了杰符什金活着的主要精神支柱。
杰符什金花费许多金钱为瓦莲卡治病,为了接济瓦莲卡,他预支薪水,到处借债,他卖掉自己的礼服换钱,因为付不出房钱女房东天天跟他吵闹。可是无尽的债务终于把杰符什金压垮了,而瓦莲卡看到杰符什金为了帮助她而陷于了极度贫穷的处境,受尽了欺侮和嘲笑时,她动摇了。
最后瓦莲卡不得不嫁给有钱的地主贝科夫。为了不致活活饿死,为了不致永远地拖累杰符什金。得知这一切后,杰符什金撕心裂肺、近乎崩溃。
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是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角色。别里科夫在沙俄内地一个闭塞、沉闷的小城里当中学老师,教希腊文。
他瘦小佝偻,身份卑微,整天穿雨鞋、带雨伞,即便晴天也如此。他不仅自己如此,还要求所有人跟他一样做安分守己的奴隶。他是一个极端保守、顽固、怯懦、自私、孤僻、虚伪、爱虚荣的人。他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害怕一切新事物。他不仅异常保守、顽固,还经常疑神疑鬼,畏首畏尾,顾虑重重,忧心忡忡。任何小事,他都担心出问题,“千万别闹出乱子来啊”。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要千方百计要维护既得利益,担心任何变化都会给他带来损失。故事的最后,别里科夫仅仅在日常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变化面前,就被吓破了胆,最后而亡。
其实,无论是巴施马奇金、切尔维亚科夫,还是杰符什金、别里科夫,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这种底层官吏身上有着深深的奴性。
官吏奴性
他们逆来顺受、胆小怕事、卑躬屈膝,在上级和大官面前诚惶诚恐、拘谨,根本没有什么地位,甚至不敢仰视,只能低着头。在他们眼里,上级和大官无不透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他们的言行举止无不代表着一种命令,甚至是心理威胁。
他们害怕犯错,害怕被上级知道自己犯错,害怕被上级责骂。面对上级的责骂,他们根本没有反驳和申诉的权利,只有默默接受,不管上级是对是错,他们就是个执行者和接受者。
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没有自主性,只能是上面怎么要求就怎么做,上面说能做的才能做,上面说不能做的坚决不能做,上面没说的也不能做。因为他们也怕出乱子,所以,只能一刀切、一竿子打死,宁肯妄杀,也不能放过一个漏洞。害怕一切新鲜事物,仇视一切越出常规的人和事。他们只想保护自己的利益,尽量避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他们的内心是复杂矛盾的,虽然他们地位卑下,但十分注意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自尊心很强,怕别人看不起,怕人言可畏,怕自己狼狈的形象被人看到。所以,在外人面前,总是保持一种体面,维护自己的面子,面子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重要。
他们站在维护专制的制高点,认为自己做的是“正义”的事情,是维护国家的统治和形象,虽然统治者根本不会在意,但他们依然乐于此道。他们之所以这么“自觉地”维护专制统治,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内心和爱国情怀,而是希望借助自己的“维护专制的统治”来得到一种满足感,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或许来自物质财富的自卑,也或许来自平时的卑微,也许来自于终于可以尝到一丝“权力”的味道。
他们人性扭曲,已经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其实,不光是他们,整个社会底层都已经扭曲和变得畸形,何以如此?
专制统治和官僚等级制度
19世纪的俄国是一个政治上专制、经济上落后、社会黑暗恐怖的时代。沙皇将国家所有大权集于一身,对内实行专制,依靠庞大的官僚机构维持着等级森严的统治。统治者和各级官僚们凶残横暴,政治腐败落后。专制统治、官僚政治和官吏等级造就了俄国官僚主义横行与官场奴性。
当时俄国的《官秩表》把文武官员分为14品,文官和军官区分开来,文官最低的是1 4品文官,最高的是1品文官。官员分为四类:一类是14品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二类是5到8品级的中层行政长官;三类是9到1 4品级的下层行政长官;四类是没有进入《官秩表》国家机关中处理公文的的书吏人员,没有职务级别。
官吏等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和地位尊卑。而官僚政治决定了各级大小官吏只对其直接的上级负责,根本不对人民负责,同时也只有沙皇及受沙皇委托的监察机关才能对官僚们进行监督而不受人民的监督。而决定官员升迁与否的不是人民,也不是工作成绩,而是上级的赏识。所以,下级官吏要想升迁,只能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讨好谄媚、极力吹捧。
总之,俄国所有的等级代表都是俄国沙皇专制皇权的臣民,政府对居民的控制是绝对的,社会团体组织对专制政府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沙皇政府致力于培养官员无条件服从的品质,要求他们严格遵守上级规章和指令,完全放弃自我思想和创新意识。
国家选官制度中充斥着绝对君主制的精神,体现了沙皇专制的无上权力、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官员的选拔和晋升方面实行严格的等级原则,官阶晋升制度刻板,纵向流动速度缓慢,裙带关系盛行,政治和管理制度缺乏民主,官员垄断权利,贪污受贿盛行。
与此同时,沙皇加强对人民的全面控制,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越来越频繁管控,变本加厉的新闻检查,到处横行的特务,更加严密的监视,告密和举报盛行,导致人人自危,每个人都活在恐惧之中,就连最亲的人也无法信任,生怕被出卖。
专制暴力的统治、恐怖高压的氛围、金钱的洗礼、险恶的社会环境,使得每个人奴性十足,感到恐惧、畏权,人与人冷漠异常、麻木不仁,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媚上欺下、卑躬屈膝,疯狂追逐金钱和情欲,贪婪自私、庸俗腐朽的风气在整个社会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