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看不见的搜狐博客】
2008-02-28
我这些天晚上都在看北京电视台播出的《前清秘史》。我有一种奇特的感觉,那就是:一方面,尽管制片人和导演的意图以这种“情景再见”+“百家讲坛”的新鲜形式来代替黄金时段的电视剧;而另一方面,直接出镜的撰稿人李亚平,却几乎要把这部片子变成一个面对千家万户的政论演说。
他的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制度剖析,不仅在以往各种“前清”的古装电视剧里找不到影子,就是在“百家讲坛”那些已经名满天下的教授那里也根本找不到。
他的批判对象,不仅是战争失败一方的明朝腐败的专制制度及其毫无效率的官僚制度,而是专制制度本身,更及于那被专制制度所毒化,渗透于历史记载、历史研究和人们的历史理解力的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真有痛快淋漓之感!
在详尽的历史描述和战争、战役的描述之中,李亚平一步步揭示出:明,不是亡于清,也不是亡于流寇李闯王,而是亡于专制。所有的王朝都亡于专制。或者说:所有的专制都亡于专制——这几乎是一个宿命般的规律。
正是由于专制:一个靠着狡黠和强力砍杀出来的王朝,到了其末代子孙手里,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救的机制。“一个皇帝的智力水平变成猪的水平,那么全国的智力就连猪都不如。”而这个皇朝之下的所有的英雄才俊,不是像李闯王、范文程那样站到它的对立面,就是像熊廷弼、袁崇焕那样成为它的可怜的牺牲品。
他描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兴王朝与一个行将就木的腐败王朝此消彼长的相对运动。而这种相对运动,在我国数千年的王朝历史上被重演了无数遍。而我们当然知道,那个彼时生机勃勃的新兴王朝,也只用了不到三百年,就像差不多像被他灭亡的前朝一样腐败,被人只轻轻一推就倒了。
与对明王朝腐败专制的深刻批判相对,李亚平对满清祖先中那种原始的民主制度的赞赏溢于言表,比如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以及汗王继位者由八贝勒共举的制度。这些制度下的满清祖先的“集体领导”,虽然与现代民主制度不可同日而语,但无论是与明朝那位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相比,还是与那位沉溺于木工手艺的天启皇帝相比,对比都是鲜明的,也是“先进”的。
因此,李亚平以他的考证和对后金承继制度的理解,辛辣地嘲讽了那些怀疑皇太极阴谋夺了本该由多尔衮继承的汗位的说法。他说这是被中原传统政治文化浸透了的文人,无法理解异质文化的结果;是用中原传统文化中最肮脏的政治文化,来理解渔猎部族最美好的政治文化。 当然,他也对满清祖先军事制度中的血腥暴力的一面,特别是努尔哈赤的对待被占领民族的暴力政策,进行了强烈批判。
对于拍过许多都市言情剧的导演尤小刚来说,走这个政论色彩的路子,我觉得是冒险的。也从来没有一位学者和撰稿人,在一部电视连续剧中居于这么重要、仅次于导演的位置。
但是,这部剧对以往人们所有从电视中了解“历史”的接受经验,都是一个冲击,包括对前不久刚刚取得成功的由著名学者在电视中普及历史知识的“百家讲坛”,也是一个冲击。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有人在通俗文化的接受领域——电视剧中,如此引入批判因素。以至于歌颂“吾皇圣明”的“大辫子戏”成为充斥电视屏幕的看家作品,那些戏使人觉得没有生活在那些明君圣主的治下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而李亚平的批判则以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一系列晚明杰出之士的生动事例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杰出之士,生存在专制制度之下都是可惜的。今日可能一身荣衮,明天忽然冤死街头。
当然,这部剧的叙事方法也是冒险的。首先是多线索的重复叙事,不大符合许多电视连续剧的观众的接受习惯。比如著名的萨尔浒战役,就被重述了至少四五次。努尔哈赤兵败于宁远城下,也至少被重述了三四次,以至于情景再见的电视镜头都反复使用——比如努尔哈赤在宁远被红夷大焕轰倒趴在地上的那个镜头就被使用了四五回。
这使得习惯于按“线性”的收视习惯“一次不回头”看完的电视观众可能感到有些乱——至少我妈妈看了就有这种感觉。比如,人们明明已看到努尔哈赤已经死了,为什么他又会不断出现呢?
再就是出镜主持人李亚平的叙述、评议语言过于“字儿化”,甚至“文言化”,比如,不说“直逼城下”,而说“直薄城下”;不说“整日厮杀”,而说“镇日厮杀”,还有一些修饰语过长和从句过长的欧化的长句,可能成为一般电视观众的接受障碍。
尽管如此,李亚平较“冷”的、不刻意取悦观众的演讲风格我还是赞赏的,尽管他也不厌其烦地使用了什么“军区副司令”“中纪委副书纪”之类这样的现代官职来为观众说明古代官职的大小。(有时我看得替他担心)。
最后,可能是为了给这部担心过于严肃的“人文历史故事电视片”加点“盐”,就是这部片子也有少数迎合电视观众兴趣,却没有交代史实根据的“男女情节”。
比如,在讲到努尔哈赤与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关系特别亲密,长期住在李的府中,与家人一般。于是便猜测——
“他可能受到了一位汉族青年女子的青睐,而努尔哈赤对这位青年女子也并非毫无感觉”。
进而,仅仅因为《清史稿,太祖本纪》有一句“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这么简单的一句,李亚平就让观众想象努尔哈赤与这位妇女有染,并且附会出努尔哈赤与李成梁的第六位“如夫人”长期情意绵绵的浪漫故事,说“这位女人不仅仅给了青年努尔哈赤两性间的男欢女爱,而且,她可能还在努尔哈赤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之前,就洞悉了努尔哈赤的雄心与才干”——说得跟真的似的。
此刻,在电视“情景再现”的画面上真的出现了二人两情缱绻的画面!这未免太放纵观众的想象力了。
于是,就如李亚平自己所说,“后面发生的故事,就很像那些不入流的电视连续剧了。”
我想,这是李亚平对制片方的让步,有损于他对史料、史实的严肃学风。也有损于这部片子所异于“戏说”的史实风格。
我对明清史不熟,所以看这个电视剧,就算是接受一次历史知识的普及,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昨晚看到皇太极直突北京城下,袁崇焕率兵回援,直至冤死一段,看得惊心动魄。就叙述战争形势而言,“情景再见”的战争场面和双方行军地图的直接动态呈现,是“百家讲坛”(比如易中天说三国)光凭一张嘴的效果代替不了的。
当然,还应该说到的是,如果这部剧是成功的,那么不谈“百家讲坛”的创造、铺垫之功,也是不公允的。因为不仅正是“百家讲坛”尝试了让专家学者直接在电视中讲学的形式;而且正是“百家讲坛”发现了有这样一批电视观众。正是这种发现,才可能使尤小刚敢于把李亚平推到了镜头前,也使他敢于把这个由学者讲述历史的“纪录片”推到电视台晚上黄金时段——一般热播电视剧的时段。
这篇博文只是突出了我自己对这部电视剧感触特别强烈的一个方面——即它的政论性和批判性,每晚触击于胸,终于不能自已,随手写了出来。可能对电视剧本身的评价不那么公允,就不管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