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1. 防猴痘的健康生活方式?
国内通报猴痘病例引发了广泛关注。对于传播能力有限,绝大部分感染者无需医治疗也能自愈的疾病,国内此前的关注热度就有杞人忧天之嫌。当下似乎更没必要让本身并没有实际危险的普通公众过度紧张。可是国内某公卫专家的猴痘防范建议却有加剧民众担忧甚至引发歧视的嫌疑。
重庆通报猴痘病例的次日——9月17日,一位公卫专家向公众提了五条预防猴痘建议[1]:
1)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
2)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
3)不要同陌生人发生肌肤接触
4)要注意做好手卫生
5)使用公共厕所,包括出差住宿宾馆的厕所,如果使用座便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坐便纸,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用酒精湿纸巾或蘸热水的纸巾擦拭后再使用
首先,就民众实际碰上猴痘的可能性来看,是否需要让大家专门去“防”就值得商榷。其次,建议中除第四条手卫生无伤大雅,1-3条有导致民众不必要的猜忌之嫌,第5条则属于没有科学依据的都市传说。专业人士推出这种水准的防范建议,令人大跌眼镜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该专家提出这五条建议不只是针对猴痘,上升到了“日常健康生活方式”。这就更为离谱,20年前有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叫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20年过去了,家暴这另类的疫情有无解决未知,反倒多了一条不要和陌生人接触的健康生活新规范,滑天下之大稽。
2. 防火防盗防老外?
对民众提出具体的防疫建议,前提应该是基于真实存在的风险,而且建议应该与风险大小相匹配。在建议不要和谁谁谁有接触之前,首先需要搞清楚普通民众是否真有感染猴痘的风险。在国家层面上,中国当然有猴痘输入的风险,别说重庆遇到输入病例,在此之前香港台湾都有过输入病例,这种风险切实存在。可这与普通民众在个体上有感染风险不是一回事。
从外国人到境外归国人员再到陌生人,把全世界绝大部分人都划归为“危险分子”的建议能是合理的防疫建议?健康生活方式?这种变相鼓励人群间猜忌的建议,我看心理大概就不大健康。
别说境内才一例输入病例,全世界累积至今猴痘疫情感染病例也就6万多例,普通中国老百姓有实际的接触猴痘感染者风险吗?需要对外国人、境外归来的人以及陌生人如此恐惧吗?!随便算一下,全世界79亿人,除去中国14亿有65亿外国人,这么多外国人到现在也不到6.5万例猴痘,感染比例小于十万分之一[2]。哪怕猴痘是平均分布的,接触十万个外国人才能碰上一个感染者——这还没区分已经康复的。猴痘病例最多的美国,3亿人里感染病例也才23000多,一万个人里都不到一个感染者。普通民众一辈子才能碰到几个外国人?因为猴痘而推荐说不要和外国人接触,是切合实际风险的建议吗?
陌生人那一条道理类似,全中国累积了重庆1例、香港1例、台湾3例猴痘,比例差不多是三亿分之一。得接触多少陌生人才能碰上一个啊。这种推荐除了引发毫无必要的猜忌,有什么用?
更何况猴痘境外分布是无差别“攻击”,需要老百姓无区别防范吗?无论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对4-6月国际上一系列病例的分析[3],还是美国CDC在5-7月的研究[4],都显示90%以上猴痘感染者是男性性行为人群。
这些数据明确显示猴痘现在集中在一个高风险人群中。据此来推断哪怕境内百姓要面对猴痘输入的风险,对于非高风险人群的民众来说,这种风险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对于高风险人群,国外这一人群中的感染者仍是整个人群的少数,我们需要的是向他们有针对性地说明实际风险,而不是用毫无必要的恐吓性建议引发歧视与偏见!
3. 防皮肤接触?
从欧美的跟踪来看男性性行为人群中的绝大部分猴痘感染——90%以上,也极可能是发生在性接触的过程中[3]。这意味着哪怕是在高风险人群里,猴痘的感染也是需要非常亲密的接触。
而国内这位专家的前三条都是建议民众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皮肤接触来防范猴痘感染,总共五条建议,一大半是让人不要有皮肤接触,搞不清形势的估计还以为是封建社会复辟。
大概过于宽泛,后来这位专家改成了亲密肌肤直接接触,在外国人前面加了入境三周,顺便强调了是来自疫区且有可能感染猴痘。可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无论来自哪里,全世界总共就那么多例猴痘病例,遇到一个感染者的概率极低。这种情况下做“防范”推荐无疑有杞人忧天之嫌。
最初提出的皮肤接触更是宽泛得离谱。握手算不算?早晚高峰公共交通上人多挤到了算不算?实际上国外研究显示那么多传播可能在性接触过程中,意味着猴痘传播一是需要非常密切的接触,二是密切接触的时间也要比较长。即便是改到“亲密肌肤直接接触”,相对猴痘传播的主要场景也存在夸大风险的问题。
面对因各种新闻炒作而对猴痘的传播力、致病程度过度恐慌的民众,公卫专家应该要考虑的是安抚民心。应该告知大众,大家感染风险非常低,日常生活不会受其影响,也不要对不同群体另眼相看;如果是高危人群,那么需要警惕一些,但也别惶恐。
搞出这样三条“肌肤之亲不可有”,除了让老百姓担惊受怕,让一些人受到不必要的指指点点,有什么作用?
4. 马桶的疾病传说
除不要有肌肤之亲外,马桶的建议也是莫名其妙。2022年猴痘疫情绝大部分病例感染都是发生在性接触这类非常密切的接触之中,没有证据显示哪个猴痘感染者是被马桶感染。这种关于公共座便器的推荐有科学依据吗?如果该“建议”来自普通百姓的“直觉”,还情有可原。出自公卫专家还是研究性传播疾病出身的专家,是在搞笑吗?
坐在公共马桶上染病绝对是都市传说。很多人也因此对公共厕所的座便器恐惧万分,深怕蹲坑一时爽,性病惹上身。确实厕所——都不光是公共厕所,发现病原体非常常见。不过和大多数人对座便器的恐惧不符,厕所里的病菌绝大部分不是从别人的屁股粘到马桶圈上。粪便里有大量微生物,而冲马桶时会形成气溶胶,这种气溶胶还能腾空五尺,悬浮过小时。就是由于这种气溶胶,整个厕所环境里都会有细菌、病毒污染[5]。公共厕所因为人员混杂,更加难以避免病原体的存在。
可是存在病原体不代表就会导致感染发生。传染病包括各种性病的传播,需要有足够量的活的病原体通过恰当的方式进入人体。这在公共厕所或座便器上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绝大部分性病病原体离开人体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很短,座便器上能沾染的病菌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很难有人能从这个途径接触到足够的活病毒或细菌。即使有活的病原体,还需要进入人体。没有破损的皮肤,病原体没法进入人体也没法感染。
综合这些因素,要从马桶上得病,那必须一个感染者刚坐过没多久——有足够的活病原体剩下,然后下一个坐上去的人还刚好在臀部有外伤,伤口正好对上病原体在的位置。在这一系列巧合后,才有感染的希望——注意是希望,因为还要考虑这种接触病原体数量有限,很可能被免疫系统清除。
不同于公厕恐惧的普遍性,马桶传播性病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曾经的美国微生物学会主席Abigail Salyers博士就说过“To my knowledge, no one has ever acquired an STD on the toilet seat -- unless they were having sex on the toilet seat!”[6]。
公卫专家宣传这种坐马桶得性病的都市传说,可悲可叹。一些人或许会说猴痘病毒可能不一样,在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国外还真有研究过猴痘感染者家庭里的环境样本,显示虽然可以检测到病毒DNA,但没法培养,也就是说环境中活病毒很少[7]。当然在国内,可以继新冠之后找到另一个核酸阳性需要消杀的机会了。
5. 科学不应为偏见助力
人面对未知产生恐惧甚至偏见,或许无法避免。但作为有专业知识的人,应该通过为民众阐述事实真相,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惶恐与伤害性的偏见。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日益深刻的时代,但仍要面对各种狭隘的偏见。远的不说,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就有“China virus”这种极具歧视性的言论出现。而在这种时刻,专业人士以及知识分子应该要反对偏见,而不是助长偏见,应该要为社会守住底线。
就像有人故意说China virus时,Fauci明确表态说“我绝不会用这种表述”。这才是知识分子操守的表现。现在别说中国民众,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面对猴痘的风险都很低。这种情况下堂堂首席公卫专家居然能提出不与外国人、境外归国与陌生人接触,还称之为“日常健康生活的行为”,不仅是没为社会守住底线,简直是带头倒退。
如今猴痘影响最严重的人群是一个长期遭到社会歧视对待的边缘人群。一些老百姓可能本来对他们就有偏见。可知识分子,读过书的人,总要有点读过书的样子吧?总要表现得更有点见识吧?现在倒好,不仅不想办法消除偏见,还来增加对外国人、境外归国以及陌生人的偏见,起码的节操还有吗?
在这位公卫专家毫无必要、煽动恐慌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之后,重庆猴痘感染者的相关信息公布。大量个人生活细节,如年龄、从事职业、国外的行程等,与防疫毫无关系却涉及个人隐私。这种可能严重影响当事人生活,甚至可能造成伤害的信息公开,只能说在我们面对种种退行,无比需要专业人士为我们守住底线时,有些人却带头抛弃了操守。
参考资料(滑动阅览)
-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49gtPw3LR6l
-
https://www.cdc.gov/poxvirus/monkeypox/response/2022/world-map.html
-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207323
-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wr/mm7132e3.htm?s_cid=mm7132e3_w
-
https://www.nytimes.com/2022/06/21/well/live/public-bathrooms-health-safety.html
-
https://www.webmd.com/balance/features/what-can-you-catch-in-restrooms
-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wr/mm7134e1.htm?s_cid=mm7134e1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