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作者:安宁 | 2022/9/21 5:33:00 | 浏览:634 | 评论:0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说起中产,现在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人人哀怨遍地狼嚎,哭穷的、炫富的、各色言论缤纷四起花样百出。前有北京的一个“年入70万哭穷自己的日子没法过了”,后有知乎上面的“有500万现金算有钱人吗?”的低调炫富装X犯!、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言归正传,说点正经的,咱不哭穷也确实没能耐炫富,就是靠着一个卖保险的工作糊口,然后能扎扎实实的养活一家老小就可以了。比如孩子上学,老人就医,自己养老,车贷房贷物业费等,是吧~谁的日子不是这样过呢?谁能富得流油把钱当纸烧?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我不哭穷,也鄙视爱哭穷的人在我面前装,您老万儿八千的包包背着,旅游玩着,好吃好喝着,舒服的床铺睡着,然后跟我说你穷?你比山沟沟里面饭都吃不上的还穷?你比学费都出不起的还穷?你要真的穷的连公立学校的学费都出不起了,就看看身边是什么样的人在和你一起混。

我这么多年感受过来的就是,当人真的很穷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人愿意搭理的,连踩你一脚都嫌硌脚,那才是真的穷。

我也不炫富,关键是没得炫......(两行清泪), 目前还外债一身背,指望着每个月的工资发了以后还信用卡,虽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距离手头宽裕和所谓的富人还有十万八千里!

所以,穷其一生,朝着富人的目标奋斗而去!我不嫌钱多,也想有朝一日做个低调装X犯,更不掩饰我对钱的爱好,哈哈~~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所以,像我这样的,或者说像我们这样的,作为有房贷有外债,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表面上看上去是过上了小康的,但其实抗击打能力还是很弱的。

例如我们最根本的生老病死残,我们其实只是解决了生的问题,而后面的几个都还无一解决,所以我们觉得压力大,所以觉得生活悲戚戚,却又依然要风萧萧的去面对和奋斗。

年前《流感下的北京青年》火了一阵。

文中一场流感,就轻而易举的掏空一个北京中产,甚至让家庭支离破碎,中产比想象的要脆弱。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你敢说他们在老人患病之前是穷人吗?可是即使百万年薪,在疾病面前也显得如此脆弱。在亲情感情之外,金钱也是巨大的考验。


就算是我自己,扪心自问,我也无法在老人生病的时候能一下子马上拿出来几十万现金的,为何?刚刚脱离了赤贫的阶层,然后步入有房有车的生活里面,还有多少积蓄可以肆意妄为呢?每个人卡里存的每一笔钱都是有着明确用途的,或者说还没存多少,所以先花着走着看着算着……等到风险来临的时候就透支了.......

然而,透支终归有限,就像我们的能力,也终归有限,卡里的余额,给了老人就给不了孩子,给了孩子就给不了老人,就那么一点钱,到底给谁花好呢?有的选是最大的福气,而事到临头在ICU门口,你选都没得选的怎么办?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再比如我们的养老,按照现在一个家庭年收入30万去计算模型的话,夫妻双双月收入过万,这在网上已经会招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了的。然而到底过得什么样的滋味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也结合了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家底不同而有所差异化。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我们假设一个月收入1万5,退休后依然希望能持有1万5的货币价值在当时生活,那么按照计算,我们的缺口则为: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当我把年龄调整为30岁的时候,则每月缺口变为1795元,和35岁相差了1252元,调整为40岁的时候,则又变为了4698元,又增加了1651元,因此可见,养老也和买重疾险一样的,越早投入的金额也越少。

问题是,我们多少人在30岁的时候能有意识给自己储备养老金呢?多数的钱不是孩子就是房子,不是车子就是老子了,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真的一分钱都拿不出来给自己的未来,抵御风险了呢?

上面说的是"能一直工作到退休时候的资金储备状态下的晚年养老生活",而若是我们不能正常工作到退休,或者中途身体或者职场被罢工了呢?例如残疾、死亡、你的活水源泉还从何而来?你的家庭赖以为生的经济源泉还从何处而来?

就单说养老吧,我就假设你有几套房子出租再加低保等各种资源一起,还能月入过万的生活,然而到了退休的时候呢?依然拥有养老金缺口每个月2723元。

深思丨中产家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生而不养,不若鸟兽,养而不教,愧为父母。生要堂堂正正,死要顶天立地,活要坦荡有为。此一生,乃福也!

然而,你做好面对这一切的准备以及规划了吗?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AI换脸软件在网上公开售卖,法律边界在哪里? 2023-06-01 [187]
中国陷入集体焦虑时代? 2023-06-01 [299]
强权之下,斯文怎能不扫地?正义为什么常常被邪恶蹂躏? 2023-06-02 [216]
真实的中国:2023中国流动人口子女现状 2023-06-01 [206]
结婚证还有用吗?- 2023年婚姻法新规:非夫妻关系的男女自愿同居 2023-06-01 [255]
好日子到头?中国中产再不换轨道,就晚了 2023-05-25 [1157]
易中天谈重新写中华史 2023-05-23 [389]
如果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战争以外的六大问题才是决定胜负、乃至国家存亡的关键 2023-05-16 [561]
一种新型社交关系的兴起:“搭子”正在大陆年轻人中流行 2023-05-20 [542]
俄乌冲突下中俄经贸合作新突破 - 中国海关:海参崴成中国内贸跨境中转口岸 2023-05-15 [55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