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丘成栋:“丘氏出两位数学家,母亲一定很欣慰“
2022/11/13 12:42:19 | 浏览:1653 | 评论:0

丘成栋:“丘氏出两位数学家,母亲一定很欣慰“

今年70岁的丘成栋近乎是一位“隐形”的华人数学家。

内敛、寡言、不喜欢热闹,即使自己的数学成果,也很少会“广而告之”。但在数学界,他的名字足够响亮。

不过,如果在网络上搜索丘成栋,出来的结果十有八九是丘成桐,他的哥哥。

哥哥“太有名了”,他是哈佛大学教授,被称为“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多个国家的院士,几乎拿下数学界所有的重要奖项......他关心中国数学教育,也时常会因为一些行动和观点成为舆论焦点,让数学“出圈”。

在公开场合,兄弟俩很少“同框”。其中一次,是在2019年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丘成栋获得了“陈省身奖”,。他从哥哥手中接过证书。表彰他在多复变函数理论、控制论和生物信息学的重要贡献,以及培养大量优秀学生。

作为华人数学家代表,兄弟俩同样闪亮。他们有着相似的地方:痴迷数学、年少成名、非常努力、热爱教育......也有着不同的地方。在数学研究的道路上,丘成栋从未觉得有太多来自哥哥的压力,他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思考。

从中学时,丘成栋开始对数学有了兴趣,便再没想过其它选择,后来到美国读书、工作,非常刻苦,每周工作6、7天,每天从早6点到晚11点,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凭借着纯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的高度认可。

2011年,丘成栋辞去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杰出教授一职,接受清华大学邀请,全职到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工作,工作重心更多转向了回国育人,这是他最关心的事业。今年9月,他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因时常与身为生物学家的妻子交流研究的缘故,最近20年来,他沉迷于生物与数学交叉所碰撞的“火花”。

丘成栋的办公室在清华大学理科楼,红棕色的外墙爬满了藤蔓,犹如中世纪欧洲古堡,一楼是仿照“雅典学院”建筑的研讨场所,他的办公室在“雅典学院”的楼上,办公室简洁明亮,正如他所从事的数学研究,一整面墙装满了各类数学书籍,都是英文原版。

因为不喜欢热闹,丘成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在清华大学默默伏案研究的岁月里,他在生物与数学交叉领域作出了大量原创性成果,那股“火花”如今在清华大学越发明亮。

在他看来,父母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追忆早逝的父亲和坚毅的母亲,他依然感恩,一度哽咽,泪湿眼眶。

今年,因为年龄缘故,丘成栋就要从清华退休了,但他说“还要再为祖国工作10年,现在非常注重锻炼身体。”

一个和风暖阳的上午,《中国科学报》记者在清华大学理科楼的办公室见到了丘成栋教授,听他讲述自己与哥哥不一样的数学人生,感受到一位数学家沉浸在研究中的纯粹与快乐。

丘成栋:“丘氏出两位数学家,母亲一定很欣慰“

丘成栋获得“陈省身奖”从左至右:高鸿均、丘成栋、丘成桐、杨乐(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供图

 

以下是丘成栋的自述:

“丘氏能出两位数学家,母亲一定很欣慰”

我出生在香港,父亲还在的时候,对我们每个孩子要求不一样。父亲让我们背的书非常多,主要是古文和唐诗宋词。我4岁时,开始背古诗词,小时候觉得背诵有点苦,背完的内容有时记不起来,后来发觉还是早上背诵记得比较清楚一点。父亲也教我写毛笔字。

后来我喜欢读历史小说,清朝的乾隆康熙,汉唐时期,还有秦始皇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经典名著,记忆比较深刻,都是我小学时候读过的。

小学六年级,父亲过世后,家里便非常困难,全靠母亲做织毛衣等杂活维持生计,让我们继续接受教育。

我中学读的是一所教会学校——协同中学。那时候,我开始对数学产生兴趣,很喜欢,觉得代数等科目蛮有趣。中学会考的时候,我的生物和化学成绩很好,其实母亲那时候希望我学医。

那时,哥哥还在香港读书,我有数学问题会去找哥哥讨论,他也常常给我建议该读一些什么书。我对数学很感兴趣,也没想过其它选择,后来考上香港中文大学。大三,在美国读书的哥哥鼓励我早点去海外读书。我没拿到学士学位就去了美国纽约石溪大学。那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感觉毫无退路。不过我在香港念的不错,学的东西比美国本土的学生还好很多,考了第一。第二年年底,我就完成了博士论文,花了第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1973年9月,我抵达美国的时候,哥哥已经是副教授,他刚刚离开石溪大学去斯坦福大学任教。第二年,我就去斯坦福访问他,暑假又去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后来兄长去了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我又去那里找他,我的博士论文有很多想法都是在那段时间产生的。

我刚到美国,和哥哥一起讨论过选择什么研究方向。他说不要学微分几何,两兄弟会有竞争。于是,我就选择了代数几何、复几何作为研究方向。一路走来,我并不觉得哥哥给了我很大压力。

“母亲问我:怎么好几个礼拜也没看出做了什么?”

1980年到1981年,我访问普林斯顿时与合作者得到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代数几何领域Mather-Yau定理。

那时候我母亲和我住在一起,她看到我一直在纸上写写画画,就问我“在做什么,怎么弄了好几个礼拜也没看出做了什么?”听了母亲这句话后,我受到鞭策。几天后,我便做出来。我记得这个定理证明出来以后,全世界很多讨论班都来讨论它。

“Yau代数”是在Mather-Yau定理的基础上,引入“李代数”来研究奇异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从而被同行称为“Yau代数”。第一次把奇异点理论和有限维可解李代数联系上了,这是在孤立奇点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思路。这项研究工作我一直坚持做了30多年。

1979年到1980年,我在哈佛大学期间,证明了复几何的Kohn-Rossi Conjecture,它将CR几何和奇异点理论联系起来了,从而解决了复几何的complex plateau 问题,意义重大。那时,我才28岁。

最好的学习时光就是10来岁到30岁,年轻的时候身体好,念书晚一点也觉得无所谓,那时我每周工作6、7天,每天从早6点到晚11点。

我和哥哥有过一次合作,完全解决非线性滤波的中心问题。

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个话题很热,很多人都在做,如雷达观测研究者等。

对于那些难以辨识的对象,如何用随机微分方程计算出物体的准确位置?美国著名工程学家卡尔曼对该问题中的线性系统部分进行研究,从而解决了线性系统下的问题,后来称作“卡尔曼滤波”。但是,物理现象通常是非线性的,线性滤波经常出现错误。我和我哥哥就一起通过偏微分方程解决了非线性系统下的这一问题,即“Yau-Yau滤波”。

有限维滤波的分类问题是一位哈佛大学教授提出来的,此前,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教授用了10多年没有做出来。我大概用了7、8年的时间,带领学生将偏微分方程、代数、几何等不同方法联合在一起才做出来的。

丘成栋:“丘氏出两位数学家,母亲一定很欣慰“

丘成栋(二排右一)与丘成桐(二排右二)、华罗庚(二排右三)1983年在美国合影(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供图)

用“自然”的数学刻画蛋白宇宙世界

大约20年前,我开始进入生物交叉领域。我妻子是个生物学家,有时候互相聊聊项目,就慢慢产生兴趣。但是,生物学家常用的统计方法,我不太喜欢。学习了相关入门知识,总觉得和基础数学完全不同,违背了数学上自然和客观的原则,有点苦闷,后来就慢慢用自己的数学方法做相关研究。

用数学进行生物研究,并不是说,数学家把模型套用于生物研究中。而是观察生物现象,用数学的手段表达清楚,比如我们用自然向量描述蛋白质宇宙、病毒宇宙,探索它的维度。虽然大多数人更熟悉的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但是,将基础数学理论用于生物学研究,可发现更本质的定理,实现更大的突破。

2008年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提出了21世纪23个待解决的数学问题,其中关于生物数学的有两大问题。问题15:建立基因组空间并描述它的几何结构,问题23:生物学的基本定律。这两个问题属于离散几何方面的问题,我提出了“自然向量法”“自然度量”“凸包原理”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自然向量的研究是离散几何领域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此前,一位学者来清华访问时提到,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构成,但随便排列,可能得到的不是蛋白质,那么如何区分?

通过自然向量,我把这些氨基酸序列都放在一个集合空间里,即利用凸包方法(计算几何中的一个经典常用的算法)分析所有蛋白质序列。通过研究,发现了:高维氨基酸序列空间中有蛋白质部分的占比非常少,但它们一定在已知蛋白质序列构成的凸包中。这一发现为寻找未知蛋白质提供了一种数学上的研究方法。

八九年前,我先后3次带领学生下载了3个不同时间段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库,进行验证,准确率达99%以上。这项成果意义重大,可以有效地发现未知蛋白质。

2020年,我们将这种理论方法应用在新冠病毒数据集中,计算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与蝙蝠冠状病毒的自然度量值,对新冠病毒的起源做了积极探索,得出了“新冠病毒极不可能起源于中国”的结论。

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工具,数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自然对象。生物学的蛋白质宇宙就是这样一个自然对象。我常常想,在物理学上,用大爆炸的理论解释宇宙的诞生。那么蛋白质宇宙,是否也可以有类似的一个理论来解释其来源。

在我们用自然向量的方法构建的几何空间中,每一个蛋白质都有对应的坐标,自然而然考虑到是否也有“大爆炸”。数学里“模空间”的概念启发了我,利用自然向量法来构建复杂的蛋白质宇宙的几何结构,从而对其进行研究。

在交叉学科研究中,我觉得有趣之处就是多一点知识,工具就多一点。仅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任何人都无法建立数学意义上的基因空间和蛋白质宇宙,以及理解它们的几何结构。而从代数几何视角进行研究,却可以做到这些,即通过研究任意序列中的元素(如碱基、氨基酸等)的自然向量,从而把该序列一一对应在欧式几何空间里。

这是离散数学研究中的一个大飞跃,在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我是非常高兴的。这正是乐趣所在。

丘成栋:“丘氏出两位数学家,母亲一定很欣慰“

丘成栋(二排左三)团队成员合影(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供图)

“父亲让我觉得要为国家做点事情”

正式回国工作前,我曾无薪地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做兼职所长,对中国有了初步的了解。再加上,我时常读父亲写的诗词和中国历史,便决定要回国为国家做点事情。

2011年回国前,我担任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杰出大学教授,职位在当时算是大学里最高的。现在看看,回国的决定是对的。在清华大学我专心带学生、做研究,差不多培养了60多名学生。中国的变化飞快,越来越好。反观美国,这么多年,基本上一成不变,招收到的学生质量也一路下滑。

当时,我跟哥哥提出回国的时候,他也觉得惊讶。2010年冬天,我去海南参加三亚数学论坛,清华校领导邀请我回来。但是,哥哥说我们不要在一个地方,于是我进了数学科学系。

我1991年创办了《Journal of Algebraic Geometry》期刊。2011年6月我回国时,也带来清华大学数学系管理,影响因子从最初的0.932到现在的1.732,提升很多。目前该刊已是代数几何领域的旗舰期刊。

今年退休前,我把该期刊无偿捐赠给了清华,我还是希望可以一直参与期刊的一些工作。希望它未来可以发展成为国际顶尖期刊,引领国际代数几何的发展方向,扩大清华数学学科的影响力。

对于学生,我首先要求他们要用功,用功就可以成功,让他们读经典数学书。我认为好的数学教育,要有好的导师,但如果有了好的课本,导师好不好也没关系,学生自己能看得懂。

在生物信息方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利用凸包方法,计算潜在病毒蛋白质序列,这会为国家省不少钱。此外,用人工智能解决高维的滤波问题,已经初步有成果了,我还要继续研究纯数学的问题。

今年70岁了,我还要再为祖国工作10年。

丘成栋:“丘氏出两位数学家,母亲一定很欣慰“

丘成栋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办公室(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

注:本文感谢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83]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72]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12]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3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43]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9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9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93]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5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