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精子库告急,80%男性精子不合格?
2023/2/19 19:03:13 | 浏览:1154 | 评论:0
近日,中国多地的精子库又在面向大学生密集发布捐精招募倡议,引发公众关于男性精子质量和生殖健康的讨论。

其实,每逢开学季,各地的精子库和血站都会呼吁大学生们行动起来,献血、捐精,助人为乐。然而,我们很少听到有人说“打工人们的血液质量不行了,只能去找大学生的年轻血液”,但在捐精这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媒体打出耸动的标题:

“男性精子质量连年下滑,合格率不到两成”。

这些报道往往都基于真实的统计数据,还有规范的科研论文作为结论支撑,因此误导性很强。

是的,数字是真的,但公众所接收到的结论信息却有严重偏差,而且学术界对于男性精子质量数据的解读也存在争议。


捐精不够格不等于精子不合格

首先要澄清的一个概念是精子质量合格,要区分清楚及格线是具备自然受孕的能力,还是符合精子库的接收标准。

在媒体报道中经常会引述各地人类精子库的数据,说前往精子库捐精的志愿者总体通过率不到20%。很多人据此认为,当代男性的精子合格率不到两成。考虑到捐精的群体以年轻男性大学生为主,猜测社会上男性具备合格生育能力的比例还会更低。

这是完全错误的解读,这里严重误解了精子库的筛选标准。要考虑精子冷冻、解冻过程中的失活损耗,精子库对捐精者精子浓度、活力的纳入标准明显高于精液常规分析的参考值。

实际上,一位有正常自然受孕能力的男性去捐精,也可能是不够格的。

实践中,人类精子库会要求捐精志愿者提前禁欲3-7天,然后再去捐献,以保证精液中有较高浓度的成熟精子。然而这种要求并没有强制约束力和验证手段,一些没有遵守禁欲时间的志愿者去接受检测,很有可能被列为“不合格”。

再有,捐精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有一部分半途而废的志愿者也会被纳入捐精不成功的数据。男性一次射精在1-2ml的水平,要达到足够的量(通常是10ml合格精液)可能需要5到10次,每次还要间隔至少3到5天。收集到足够量的合格精液后,还要在半年后再去做一次血液检查,排除艾滋病等传染病后才算正式完成,整个过程至少要大半年时间。可想而知,这中间改变主意的,换了城市的会有多少。

即便是那些捐精成功的志愿者,也并不是中间每一次采集到的精液都符合精子库的标准。单次样本的精子浓度、精子活性受到很多短期因素的影响,前天熬夜看球了,高温天气去徒步了,都有可能影响当次精子的质量,出现不合格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精子库工作人员会嘱咐休息几天再来。但如果是第一次检验不合格,很多人就直接放弃了。

因此,八成志愿者捐精不成功,并不代表这些男性的精子一直都不合格,而捐精成功的男性,也不代表其精子就一直都合格。

男性精子质量是否下降尚在争议中

在媒体关于精子质量下降的报道中,经常会提及湖南一家生殖医学中心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项目回顾分析了2001年到2015年三万多名捐精志愿者的精液检测数据,发现合格捐赠者的比例从2001年的55.78%下降到2015年的17.80%。

在该研究的数据中,湖南年轻男性的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前向性运动和精子形态各方面的数据都在15年间有显著下滑。

我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数据是真实的,但是,由这些数据得出湖南男性的精子质量在逐年下滑,甚至扩展到人类男性的精子质量大不如前,那还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是空间异质性的问题。这些数据来自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并非全球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不能简单将结论推而广之。

虽然也有一些国外生殖医学中心的研究反映了类似的下滑趋势,但也有趋势完全相反和变化不明显的研究结果。

例如丹麦哥本哈根一项包含4,867名年轻男性的研究中发现,精子浓度和总精子数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还有中国学者发表的包括2318名健康中国男性的荟萃分析研究显示,在过去13年间,男性精子密度和精液量并没有明显下降。

然后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问题。同样是发表过去15年间男性精子质量显著下滑研究的这家湖南科研机构,他们也发表过另一项涵盖2011年至2017年间71,623名男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这6年间男性精子的质量并没有显著变化。

该项研究覆盖的人群是自述备孕超过一年但未成功受孕的男性,原本他们应该是精子质量下降的“重点人群”,但对各项精子指标的分析发现,在6年间,这些男性的精子数量、精子活性虽然有所波动,但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

可能有人会猜想,这些男性的精子质量本来就很差,没有下降的空间了。但是,实际数据显示,参照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发布的第5版标准,这些“临床不育”男性中有47.88%的人精液各项参数都合格。这一比例比精子库的捐精成功率还要高出一倍多。

因此,凭借当前部分研究的数据就得出结论说全球男性精子质量逐年下滑,证据还是不够充分的。据此下降比例来推算到未来某一年男性精子会完全消失则更是无稽之谈。

大众对于生殖健康的关注并不难理解,但要得到更准确客观的数据,需要更高质量、更大范围的研究,比如开发生殖指标监测系统,建立长期动态监测网点,建立相关数据库。

世卫组织的新版标准并非削足适履

在男性精子质量下降这一话题的讨论中,还有一个经常被提及的事实是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精子质量标准的调整。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5版《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相比第4版在多个指标上做出了调整。其中精液量的参考值下限由2毫升调整为1.5毫升,精子存活率的数值由75%调整为58%。人们据此猜测,WHO的标准调整是在削足适履,是对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的适应性下调。这也是一种误解。

首先,在第5版以前的标准中,WHO给每项指标只提供了1个参考值,而第5版指标则按照百分位数给出了3个参考值。以精液量为例,第4版标准只给了2毫升这个参考值,而第5版则给出了5%的下限值1.5毫升,50%的中间值3.7毫升,还有95%的高位值6.8毫升。

由此,第5版标准不仅能用来辅助判断是否合格,还能方便对每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专门拿第5版的下限值去和第4版的常规值比较,那当然会显得标准降低了。这是田忌赛马的道理。

然后,第5版标准在某些方面其实是变得严苛了。比如,同样一个精子,按照第4版的形态要求,勉强算是正常的。但第5版里,对于精子形态多了头部、颈部、尾部异常形态的判读,考察更细致,不合格的比例自然就提高了。原本按相对宽松的标准,有15%的精子形态正常算合格,现在按严苛细致的标准,有4%的精子形态完全正常就已经很好了。


我们怎样理解生育力下降的问题

整体而言,男性不育由复杂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原因导致,不能通过单一的精子质量指标来判定。如前文所说,个人最近的经历和此前的生活史都是精子质量数据和生殖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精子库的筛选标准是精子质量优秀且表现稳定,这样才好确保后续用于人工辅助生殖的成功率。而自然条件下,具备生育能力的标准是存在相当数量合格的精子,并且在多次尝试中至少有一次成功。

打个比方:精子库的筛选相当于校级篮球队的选拔,10次站在罚球线投篮要投中5次以上才有资格进入校队,而且选拔只有一次机会,发挥失误了也只能遗憾落选。而自然状态下的受孕,相当于日常的篮球比赛,甭管你站在哪里,也不管你用什么姿势,只要一次投篮命中,人生中就有了得分记录,你就是个“会打篮球”的人了。

根据《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的标准,男性一次射出的精液中包含的精子总数大于39×10^6 ,存活率58%以上算是合格,这意味着有超过2000万只“小蝌蚪”在竞争和一颗卵子结合的机会。从物种的生殖策略来说,这是以极大的数量冗余来提高单次交配受孕成功的机率。

换言之,即便一名男性的精液经检测数据“不合格”,例如一次射精包含的精子总数少了一半,存活率也下降一半,也仍然存在超过500万只具备活力的“小蝌蚪”。它们之中,只要有一个精子经过跋山涉水最终与卵子结合,就还是能完成自然受孕。

所以,单纯以单次精子数据不合格来判断男性生育能力下降,既不科学,也与现实严重脱节。

对于公众来说,对上述研究数据进行解读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被媒体标题所误导也很正常。不过,从公众的直观感知来说,近些年听说的身边不孕不育案例变多,接受人工辅助生殖案例变多,的确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大规模研究也用数据证实了这一感受。

这能不能说明人群整体的生育能力下降了呢?

也对,也不对。

相比过去,现代生活中,影响生育力的因素确实增多。比如婚育年龄的推迟,有毒的环境化学物质比如杀虫剂二溴氯丙烷,不良饮食和生活方式等。

临床上诊断不孕不育的标准通常是正常备孕同房12个月却没有受孕,这个比例近些年的确是提高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关键,也最无可争议的一点就是初婚初育年龄的推迟。从个体层面来说,年龄大了,生育能力下降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当然,临床上,对于男性患者,除了用药,医生们还会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比如减少吸烟、戒除不良饮食、防止久坐、消除有毒的环境化学物质。虽然在数据上,我们还需要更多更严谨的研究,比如不良的生活环境和因素,多大程度影响精液质量,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长有多少。然而,精液质量的改变与这些有关已经是共识。

另一方面,如果要比较当下25岁的青年和2000年25岁青年的生育能力,或者精子质量等数据,我们目前还没有足够充分的研究证据,不能得出坚实的结论来。

这种同年龄段的生育能力纵向比较,才是公众真正最为关心,也最具有指导意义的。

事实上,目前关于男性生殖健康的热烈讨论,某种程度上也有特定的社会心理学背景。过去,男性生殖健康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敏感问题,部分原因在于,传统认知往往倾向于将备孕困难/失败归结为女方的过错,女性由此承担了极大的社会压力。

近年来,舆论视角开始投向生育活动中的男性一侧,精子库的推广刚好提供了相应数据谈资。讨论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的背后,一方面意在重申“不孕不育需要双方共同参与诊疗”,另一方面,也是对“男子汉气概”等概念的解构与祛魅。对男性生殖健康的现状投入更多关注,既是科学观念的回归,也具有社会学层面的积极意义。
 
 

(陈广晶)

捐精问题再次引发热议。

就在上周,云南精子库发倡议书招募志愿者冲上热搜。而在云南发倡议书的前后,海南、江西、北京、陕西、山东、湖北等省份的人类精子库都在号召捐精。

跟据各地招募捐精者的倡议书,号召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每人每次最高可以获得4500元到6000元的补贴。山东还开出为捐赠者免费冻存2份精子,期限10年的条件,需要时免费使用。云南更是要给外地大学生报销路费。

很多网友调侃这到是一个赚零花钱的好方法。很多年轻人表示心动不已,很想去捐精。

不过,捐精也不是想捐就能捐。在多地方案中有各种这样的要求,比如海南省的人类精子库要求捐精者身高要在162cm以上,无大面积纹身或胎记;云南省要求身高165cm以上,无色盲色弱、无乙肝等遗传病、传染病,大专以上学历或在读。

在北京人类精子库的要求中,脱发、重度近视(视力≥600度)也列入了限制条件之列。

这些条件将一部分人卡在了门外,令一些人感叹捐精门槛太高,甚至吐槽有歧视之嫌。

而在另一边,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个“门槛”实在太低。“连五官端正的要求都没有,这种精子库不能用。”有网友直言。

在喧嚣背后,供给端合格的捐精者不足,以及需求端优生优育期待越来越高的矛盾很突出。特别是在单身女性生育放开以后,有经济条件的单身女性对捐精对象的身高、学历、相貌等也相应有更高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捐精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发家致富的意义,更有提高生育率的意义。

不过,“重金悬赏”的方式能够解决问题吗?更多人捐精,对提高生育率有帮助吗?

精子库供不应求已延续十年

精子库似乎天然就有争议性、带话题。

1953年,世界上首个运用人类冷冻精液受孕成功的案例诞生,这也开启了辅助生殖的历史。精子库解决了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生育问题,保住了很多濒临破碎的家庭。

但是,因为捐精与伦理等因素紧密相关,从诞生之初,就饱受争议。

在中国,精子库的建立较晚,发展过程也十分艰难。

1981年中国的第一家人类精子库在湖南长沙成立,到2020年底,也只有27家。同期辅助生殖机构已经有500多家。而且这些精子库告急也几乎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

早在2013年,河南省就曾发布过类似的招募公告。根据大河报当时的报道,河南省精子库在那一次告急中,就已经开出了5000元的“悬赏”,并且免费为捐精者保存1份样本30年。

此后多年,各地精子库告急的消息也常见诸报端。

而在其背后,全人类男性生育力的持续下降。根据《中华男科学杂志》2021年刊登的一份调查,1984年到2019年的35年间,中国已生育男性精子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北方下降速度比南方更快。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南北方环境污染程度不同有关。

尽管关于精子浓度的大幅下降是否会严重影响生育功能,仍然存在争议,不过客观上说,中国不孕不育人群占比确实在增长。

2022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国不孕不育患者的比例从2.5%到3%,已经增长到了12.5%到15%,到2023年还可能增长到18%。

在不孕不育人群中,40%与男性精子问题有关,总量也可以覆盖到至少2000万个家庭。其中相当比例是必须依靠捐精才能生育的无精子症患者。

据北医三院男科病诊疗中心主任姜辉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该院精子库自从2015年建成以后,每个月的捐精者寥寥无几,一般只有10个左右,等待精子的患者已经排到了1到2年以后。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而在捐精这件事,似乎是个例外。首先实际上并不太可能成为致富的手段。除了伦理观念上的障碍之外,整个过程耗时长,至少需要6个月,而且中间需要经过8到10次的捐献和多次检查。

而所谓几千块的补贴,平均到每一次只有100到300元,甚至低至几十元。从近期发布招募公告看,这补助的金额相比10年前,也并没有太大涨幅。部分地区,几乎是纹丝不动。

更糟糕的事,即便是愿意去捐精的人群中,也只有20%左右是合格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医生曾经对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捐精现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机构2003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筛查的12858名捐精者中,只有16.2%合格进入了捐精流程。合格的人员中,还有6.9%中途退出了。

最终,少数成功捐精的人,每个人的精子也对应只能供给5名女性受孕所用。

从这个角度说,各地精子库供不应求的问题还是很难解决的。相比金钱刺激,从环保、提高健康观念等方面,提高男性生育力似乎更加有帮助。

捐精有助于提高生育率吗?

近年来,中国生育率持续走低,特别是在今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因此政策层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刺激生育的措施。辅助生殖进医保、放开单身女性生育等,都指向了这一点。

全国各地忽然招募捐精志愿者也被认为是整套组合拳的一部分。

从几年前开始,保护单身女性生育权就相关专家学者提了出来。2019年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在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建议,其中就提到未婚女性如果想独立生育使用辅助生殖技术时,受到卫生部门相关规定限制的问题。建议废除对非婚生育的限制。

虽然这项建议本身有积极意义也并未指向刺激生育,客观上也确实有单身女性因此接受了辅助生殖,有了自己的孩子,不过对于生育率实际增加来说,其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中心、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教授宋健等人202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看,中国育龄女性生育意愿大幅下降的同时,生育行为则更少。

文中指出,此前,女性的生育意愿已经在大幅下降——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女性理想中子女数量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2.13个降到了1.67个。相当一部分人,实际生育的子女数还会更少。

在研究者的调查中,理想中要生育两个子女的占比是83.53%。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现有子女为2个的只有48.11%。

研究者认为,这种差异与经济支持、照料支持、父母的精神支持和配偶精神支持等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宋健教授等在文章中提出建议,政策应该更多从照料支持、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持等方面加强对家庭的扶持,从而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并使医院落实到行为上。

他们特别强调,目前中国0到3岁婴幼儿的照料问题,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内部,在夫妻双方都要上班的情况下,祖父母、外祖父是提供照料的主要力量,这也使得父母能否持续照料成为还要不要生孩子的关键。随着祖父母、外祖父年纪越来越大,本身也需要照料,养育孩子的困难就会更大,这最终导致了“想生”而“不敢生”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讲,放宽生育限制,解决“想生”而“不能生”固然重要,提供更多实打实的支持,比如提供照料支持,解决“想生”而“不敢生”,则更加关键。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71]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55]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51]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70]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30]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34]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27]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43]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299]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3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