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港澳讯息
关键字  范围   
 
香港: "收割机”开始轰鸣!
作者:刘晓博 | 2023/2/25 7:55:08 | 浏览:895 | 评论:0

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

作为全球一线城市、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最近连续出招、打响了“江湖地位保卫战”。

在人才、资金方面,更是开动了“超级联合收割机”,面向全球收割人才、收割投资。

昨天(2月22日),香港财政司发布了“2023-2024财政年度预算案”。其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措施是:为了“进一步丰富人才库及吸引更多新资金落户香港”,特区政府将发布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说白了,就是重启投资移民。

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曾推出过两轮投资移民。

第一轮是在2003年到2010年,香港经济正处于“非典”后的低迷期,当时的投资移民门槛为650万港元,主要给“不会在香港参与经营任何业务的人士”提供居港权。这650万港元,可以投资香港不动产。

第二轮是2010年到2015年,是第一轮的修正升级版,主要做了两点升级:一是金额从650万提高到了1000万港元,二是不能投资不动产、避免拉升香港房价。

2015年至今,香港暂停了“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2003年到2015年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禁止内地居民参与。或者说,内地居民无法通过投资移民直接获得居港权,只能先通过移民第三地,然后再移民到香港。

此次香港重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仍然会把内地居民排除在外。原因很简单:内地有钱人太多,如果开了口子,会应接不暇。而大量内地居民投资移民香港,会冲击外汇管理。

港府尚未公布新一轮投资移民的门槛,但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在记者会上透露:相比已经暂停的旧有计划,此次新计划涉及的金额“会以倍数增加”,投资方向仍然是剔除不动产,细节将稍后公布。

坊间的猜测是,新一轮投资移民的门槛是2000万到2500万港元。

2003年到2015年暂停之前,港府一共接获40392宗投资移民香港的申请,批准了24481宗,给香港带来了2058.1亿港元的投资。投资到不动产的金额是425.88亿元,投资到指定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投资连接险)的金额大约1632亿元。

这24481宗获批的投资移民案中,通过第三地转而获得香港身份的中国内地移民案,有21822宗,占比89.1%。此外,还有1931宗外国人、363宗中国香港、362宗中国澳门移民案获得批准,剩余则为无国籍人士。

业内认为,过去两轮投资移民比较成功,不仅活跃了香港金融市场,还带来大量消费需求和连带投资。

我们可以预估一下:未来拿着2000万到2500万移民香港的家庭,这两千多万只是买了门票,你总不能长期住宾馆,买房子是必然的。于是,每宗投资移民能给香港带来3500万到4000万的增量投资,甚至更高。部分人移民香港之后,会把全部家产带过去。

从历史投资移民数据看,内地居民是绝对主力,绕行第三地对很多人来说不算困难,他们也不怕麻烦,毕竟有很多国家或地区的移民门槛非常低。估计新一轮投资移民中,内地居民占比会超过90%,甚至95%以上。

千万不要以为香港新一轮振兴,主要靠投资移民。

投资移民只是锦上添花,人才移民才是更为重要的。

2022年10月,香港特首在《施政报告》宣布: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下称“高才通计划”)。合资格人士包括过去一年年薪达250万港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具有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可获发为期两年的通行证来港发展。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日前透露:截至2023年1月27日,已接获7417宗高才通计划申请,其中5799宗获批;目标是在未来三年,每年通过该计划及其他人才入境计划输入至少3.5万名、预计逗留至少12个月的人才。

国家也积极配合香港的“抢人才计划”。

2月9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了一个重磅政策:自2023年2月20日起,六类人才可申请特别签注,特别签注持有人可以在签注有效期内多次往来港澳地区,每次在港澳停留不超过30天。

这六类人才包括:

1、杰出人才:即对湾区建设发展作出重大突出贡献或者湾区急需的顶尖人才;

2、科研人才:即湾区科研机构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

3、文教人才,即湾区高等院校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

4、卫健人才,即湾区副高级职称以上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及卫生研究人才;

5、法律人才,即参与在香港(专题)、澳门法律仲裁程序的内地仲裁员,处理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投资争端的内地调解员等;

6、其他人才,即由湾区人才、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无论是“六类人才签注”,还是新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都为人才在香港找工作提供了空前便利。找到了工作,就具备了“留下来”的条件。

这对于两类人特别有吸引力:第一类,从内地到海外留学,而且上的是全球100强大学的青年才俊,正面临毕业何处去的选择;第二类,已经在北上广深等内地大城市工作,但积分可以超过80分的人才。

我身边就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毕业于名牌大学,在内地工作了几年,最近几年到深圳打拼。现在,正在申请作为优才、打算移居香港。

常看我文章的读者应该记得,我过去这些年多次批评香港,不重视从全球、尤其是从内地吸引人才。

过去10年,香港人口增长缓慢,最近3年出现显著流失。但人才、投资移民到香港的大门,一直关闭或者只开了个门缝。内地去香港的单程证(就是移民名额)本来就有限,但很多又给了香港中低收入阶层在内地的配偶和子女。

一个超大城市、一线城市,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不断前行,跟拥有强大的“虹吸能力”有很大关系。不“虹吸”优质资源,就没有今天的北京、上海、香港、深圳。

但遗憾的是,过去这些年北、上、港都一度很傲娇,设置了高门槛限制外地人才流入,北京上海竟然还公布了“减量发展”的计划。

几年下来,就都扛不住了。

其结果大家都知道:北京、上海都降低了落户门槛,北京甚至重新唤醒了当年放弃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功能,先后拿下了北京自贸区、北京证券交易所,就连小米造车的生产线,都被留在北京。

上海力度更大:外地人购房需要5年社保的条件,在临港新片区已经降低到1年,名牌大学生落户门槛也不断降低。上海还公布了5大新城的发展新规划,未来上海不是1座城,而是“1+5”座城。这显然已经不再是“减量发展”了。

香港也感到了“高门槛”带来的寒意。

据香港官方统计:2020至2022年,香港已累计流失人口18.73万人,按年分别减少9.38万人、2.52万人和6.83万人。

港府2022年9月就业及空缺统计报告显示,零售业缺4995人,航空运输业空缺3532人,金融服务空缺4468人,教育行业更高达7905人。

看完这些数据,你就知道:大湾区的南沙等地积极为香港人提供就业岗位,有多么不现实了。真实的情况是:香港急需吸引外来人才,填满就业岗位。大湾区各城市输送优秀人才去香港,才是趋势。

香港还需要改变“懒得做大”的思想,积极做大城市、引进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香港已经向旁边的深圳伸出了橄榄枝,准备拿出临深300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近30%)来发展北部都会区,跟深圳共同构建双城三圈。

如果说深圳前海,是深圳邀请香港,向香港学习如何发展金融业的场地;那么香港北部都会区,则是香港邀请深圳,向深圳学习、跟深圳合作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场地。

上图: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名列全球第二、中国第一。这个片区国际PCT专利占全球的8.2%,权威杂志学术论文量占全球的1.9%。

香港的发展,终于出现了历史性转折:懒得做大的时代终结了,适度做大的时代到来了;单打独拼的时代终结了,深港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到来了。

未来的香港,会在港岛西侧交椅沙填海造地(下图中的CBD3),打造继中环(CBD1)、九龙东(CBD2)之后的第三个CBD,巩固“香港岛+尖沙咀”片区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的地位;在临深的北部都会区,加强跟深圳的对接、合作,开创出一个新的“科技创新中心”。

南金融、北科技,这就是香港面向新时代的宏大构想。

香港的总人口,显然不能只满足于750多万的规模,未来会逐步增加到1000万人左右。

最后解读一下,香港一系列新政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每个超大经济体,都需要一个资本入口或者资本出口,纽约是美国的资本出入口,伦敦是欧洲的资本出入口,香港则是中国的资本出入口,还是中国经济跟世界之间的“超级联络人”。

所以香港不能衰落。

当香港遇到困难的时候,国家必然会全力支持,这不仅仅关系到中国在全球经济话语权,还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兴衰。

国家力挺香港的时候到了。香港“联合收割机”轰鸣的背后,是国家战略。

大量人才移民、投资移民涌入香港,将重塑香港经济和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实现香港的资本大换防、人才大轮替。

新资金的涌入,将托住香港楼市,让香港股市更加活跃。而香港股市,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从印钞票时代迈向印股票时代的重要金融跑道,中概股真正的大后方、大本营。

未来中国的资本出入口只能是香港,而不可能是新加坡。

新移民将给香港带来新的产业、新的活力、新的未来。

新移民能在香港获得的发展机遇,以及孩子、家人们可以享受到的教育、医疗、资讯等服务,丝毫不亚于、甚至超过了北上广深。

香港已经开动了“人才移民+投资移民”的联合收割机,你心动了吗?

相关栏目:『港澳讯息
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学者持续受到额外审查 2024-02-04 [365]
香港高校也开始跟风改名:有3所高校正式改名,还有2所在路上! 2023-09-27 [1144]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加盟香港大学 2023-09-07 [607]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领衔89位学者 ACS Nano综述:AIE - 生命与健康 2023-07-26 [1110]
张五常:人与人的差距,总是来自思维方式 2023-06-23 [1678]
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获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IJCAI)2023杰出服务奖 2023-06-06 [1596]
澳门:人才引進制度擬七月一日生效 2023-05-02 [885]
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王笛教授:那些手握权力的人总是幻想创造历史 2023-04-18 [1112]
香港岭南大学:《香港青年收入与消费调查》 2023-03-23 [707]
高校应该禁用ChatGPT吗?香港大学宣布禁用! 2023-02-19 [71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