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宣布,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将被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Bank),这是美国两个月以来倒闭的第三家银行;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而面临破产或倒闭的企业并不只有银行,不久前,美国零售业也有多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最大家居用品零售商3B家居和美国最大婚纱零售商David's Bridal。
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最新发布的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企业破产申请数量为183起,超过过去12年的任何可比时期。其中,3月份高达71家。这也是自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出现74家破产以来的最高单月水平。
美国企业破产潮来袭,特别是小企业破产风险骤增。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第一,美联储频频加息,企业融资成本显著增加。美联储自2022年3月启动首次加息,至今已加息十次。根据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NFIB)4月11日公布的调查显示,26%的受访企业认为他们支付的利息与三个月前比更高,9%受访企业认为现在贷款比三个月前更为困难。更有9%的受访企业预计信贷状况将在未来三个月更为严峻。
第二,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倒闭引发市场恐慌,储蓄和信贷骤减,蝴蝶效应显现。3月8日的硅谷银行危机迅速蔓延至中小银行,甚至波及瑞信银行,市场对银行风险忧心忡忡。商业银行在美联储加息后仍保持较低存款利率水平,导致美国银行体系存款大量流失,美国金融集团嘉信理财、道富银行和M&T在第一季度合计遭受了近600亿美元的银行存款外流。硅谷银行危机成为中小银行贷款大幅收缩的催化剂。在3月的最后两周,美国商业银行贷款下降近1050亿美元,为美联储197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
第三,中小企业面临借款难问题。美国中小企业主要贷款来源是区域性银行,如硅谷银行。中小银行存款流失,信贷收紧,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直接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品行业目前是2023年迄今为止破产企业最多的行业。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4月25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01.3,为近9个月以来的最低值。疫情后的高通胀和加息对于消费品行业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此外,金融行业的破产申请亦在增加,破产潮的波及面会逐步扩大。
4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状态。2月至4月,美国消费者支出持平或略有下降,住宅房地产销售和新建筑活动适度放缓,各类消费者和商业贷款的贷款量和贷款需求普遍下降,诸多宏观数据皆显示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担忧。美国3月非农就业增长有所缓和,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和金融活动行业的就业人数出现负增长,部分中小企业内部可能出现裁员情况。
由此可见,美国经济出现明显放缓信号。美国此次企业破产潮凸显美国金融系统脆弱性,这是美联储长期量化宽松后又频繁加息的风险累积结果。在美国长时间流动性极度宽松环境下,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同时银行内部资产结构配置不合理,金融监管不力,最终在多次加息后爆发并产生连锁反应。银行系统的危机通过信贷转移到企业端,冲击实体经济,有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美联储在金融风险累积和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应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以避免风险的进一步传递和恶化。
美国企业破产潮的影响会不会传导到其他国家?笔者认为,如果只是企业破产潮,应该不会波及到其他国家,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历史上每次美联储加息很大概率会造成一些国家的金融风险,尤其是新兴经济体有可能会因为金融风险的外溢性,出现内部的一些风险的累积。历史上因为美联储加息引发的金融危机比比皆是。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主权债务危机和日本经济危机,还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都与美国当局货币政策转变有着巨大的关联性。低收入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利率上升的情况下,融资环境恶化,资本外流,削弱实体经济增长,主权债务可持续性指标持续恶化,面临着更大的主权债务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