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港澳讯息
关键字  范围   
 
张五常:人与人的差距,总是来自思维方式
2023/6/23 18:02:47 | 浏览:1883 | 评论:0

张五常:人与人的差距,总是来自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高手的思考深入而广泛,普通人的思考肤浅而狭窄。

没有正确的思考方法或思维方式,再怎么思考也无济于事。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同一水平的思考无法解决同一水平的问题。

但很多高手的思考方式,并不好学到,比如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得益于他的天赋之高,普通人难以学到。

那么,有哪些有实用性的思考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认知边界,更高维度的思考呢?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看看(中国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为我们总结的思考和学习方法。

一、思考的方法:

高手的思考深入而广泛,

普通人的思考肤浅而狭窄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

有一次,赫舒拉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卓越经济学教授和名誉退休教授)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

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

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个非天才也可用得着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

但因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综合了各人的方法,作为己用。虽然这些人大都是经济学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归,强分门户就是自取平凡。

于是,我综合了普通人也可作为实用的思考方法:

1.谁是谁非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 思考是决不应被成见左右的。

要“出风头”或者“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过程上,“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领功”是有了答案之后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的衡量。

同样地,在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

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2.问题要达、要浅、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

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

我自己的佃农理论,就是由几个浅问题问出来的。

传统上的理论,都以为既然土地种植的收成是要将一部份分给地主,那么地主以分账的方法征收租金,就正如政府征税一样,会使农民减少劳力,从而使生产下降。

我问:“既然生产下降,租值就应减少了,为什么 地主不选用其他非分账式的收租办法?”我再问:“假如我是地主,我会怎么办?假如我是农民,我又会怎么办?

第三,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

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

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大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些什么?”若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什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那问题就无足轻重。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

举个例子:经济学是基于一个“个人争取利益”的假设;这就暗示着个人生产是会尽可能减低生产费用。

有一个学者大做文章,问个人的生产费用是否会过高了?但基于这作者自己的假设下,“过高”是不可能的。

3.不要将预感抹杀了

逻辑是推理的规格;但若步步以逻辑为先,非逻辑不行,思考就会受到压制。不依逻辑的推理当然是矛盾丛生,不知所谓;但非经逻辑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预感抹煞了,以致什么 也想不到。

逻辑学——尤其是数学逻辑——是一门湛深的学问,但若以逻辑先入为主,就会弄巧反拙。

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或见解的根源。科学方法论是用以证实理论的存在,但它本身对解释现象毫无用处。

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复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

那些主张“演绎法”或“归纳法”的纷争,不宜尽听。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或牛顿午夜做梦),万有引力的理论就悟了出来,又有谁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在我所认识的学者中,善用预感的要首推科斯(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无论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特殊的意见,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罗素有一 座右铭:“无论一个预感是怎样的不成理,它总要比一点意见也没有为佳。”他又强调:“若无半点见解在手,那你就什么 辩驳也赢不了。

在思考上,预感是一条路的开端——可走多远,到 里去,难以预先知道——但是非试走一下不可的。

走这路时逻辑就在路上画上界线,将可行及不可行的分开。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较为清楚。 好的预感的特征,就是路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清楚,到后来就豁然贯通。

4.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问题,是一定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的。在这方面,我认识的高手都如出一辙——他们既不轻易放弃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途径,也不墨守成规,尽可能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

转换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顿开。

茅塞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是每个人都常有的。浅而重要的发现,往往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但若将思想的角度稍微转变一下,可能茅塞顿开。

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而是因为所用的角度是难以看到浅的一面。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

答案从一个角度看来是对的答案,换一个角度却可能是错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个暂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决这个暂定的答案,我们就可对答案增加信心。

当然,可靠的答案还是要经过逻辑及事实的考验的。

第三,角度有远近之分。

在思考的过程中,细节与大要是互补短长的,无论细节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难的见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尽弃。

但在大要上是对了的思想,细节的补充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是错了细节也往往无伤大雅。

在这方面的思考困难,就是若完全不顾细节,我们会很难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细节,准确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脑袋就戴上了放大镜,重视细节——这是一般的习惯。 善于思考的人会将问题尽量推远以作整体性的考虑。

5.例子远胜符号

推理时可用例子,也可用符号;有些人两样都不用,只是照事论事,随意加点假设,就算是推理。后者是茶余饭后不经心的辩论,算不上是认真的思考。有科学性的思考,用例子是远胜用符号的。

数学是以符号组合而成的一种语言;严格来说,任何语言文字都是符号。画面是没有符号的,但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用大量的字来表达画面,就成了例子。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哪里去。

用例子有几个基本的方法:

第一,例子要简而贴切。

以例子辅助推理,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内。通常的办法就是将例子内的枝节删去,使重点突出,务求在重点上例子与理论有平行的对比。

简化例子要有胆量,也要有想象力。例子简化得越厉害 ,复杂的理论就越容易处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简化了的。以严格的准则来衡量,没有一个例子是真实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楼阁,其非真实性与简化无关;另一类例子,却是因事实简化而变为非真实--我们称后者为“实例”。

纯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改为贴切,是可帮助推理的。但要有实际应用的理论,就必须有实例支持。

少知世事的人可先从假例子 手,其后再找实例辅助;实证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这一步。经验对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因为实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

在思考上,较新奇的例子会较容易触发新奇的思想。第一个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后再用的就少了创见。

第四,要将例子一般化。

这一点,中国人是特别弱的,事实不可以解释事实;太多理论就等于没有理论。将每个例子分开处理,理论及见解就变得复杂,各自成理。无意中变成了将事实解释事实。

将多个不同的例子归纳为同类,加以一般化,是寻求一般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另一个极端,过于一般性的理论,因为没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没有解释的功能。有实用的理论是必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因此之故,例子既要归纳,也要分类。

分类的方法就是要撇开细节,集中在重点上不同例子之间难以共存的地方。将一个例子分开来处理,我们也应该找寻跟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世界上没有一个“无法一般性化”的实例。若是有的话,在逻辑上这实例是无法用理论解释的——这就变成了科学以外的事。

第五,要试找反证的例子。

可靠的理论,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证例子的——但若反证的是实例,理论就被推翻了。

6.百思不解就要暂时搁置

人的脑子是有着难以捉摸的机能——连电脑也能想出来的脑子,其机能当然要比电脑复杂得多。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是常有的事。

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以前想得越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会就越大。

二、读书的方法:

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

学会思考的方法后,还需要养料,也就是知识,而读书就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1.以理解代替记忆

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

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 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但如果学习的课题较多,就需要理解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具体可以这样做: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

2.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

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读书时间不够的人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

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

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

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如何知道集中力是否提升?

你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3.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但在发问前要先做准备,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

A、“是什么”(What)

B、“怎样办”(How)

C、“为什么”(Why)

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

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

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那一点越尖越好;

第三,在问别人之前,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或网络上找到。

4.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

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

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

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三、结语

总而言之,思考的方法,在于:

不要被权威迷惑,要客观推理他们的观点或理论;

问题要一针见血、要浅、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先以预感来思考,再用逻辑来推理,而不是步步以逻辑为先;

换个角度来推想,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善用例子来分析;

百思不解的问题,搁置一段时间,答案自己就会走出来。

不要被权威迷惑,要客观推理他们的观点或理论;

问题要一针见血、要浅、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先以预感来思考,再用逻辑来推理,而不是步步以逻辑为先;

换个角度来推想,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善用例子来分析;

百思不解的问题,搁置一段时间,答案自己就会走出来。

当我们懂得思考的方法,就不 迷惑,也不再陷入问题的死循环,反而能找到新的人生出路。

相关栏目:『港澳讯息
中国香港"高才通"名单更新:新增9所内地高校,4所英美院校! 2024-10-31 [47]
香港留学的几个雷区,请避开! 2024-09-08 [348]
香港留学,上课听不懂怎么办? 2024-09-07 [321]
国家那么多,为什么选择中国香港留学? 2024-09-05 [399]
为何中产都千辛万苦给孩子配个香港身份? 2024-08-27 [427]
港大,亚洲第二! 2024-05-26 [539]
香港科技大学范智勇教授团队《Science Robotics》封面文章:面向机器视觉应用的基于半球形纳米线阵列的超宽视场针孔复眼 2024-05-23 [702]
痛失应届身份!港校大改毕业政策!内地留学生:又冲我来的?? 2024-05-10 [359]
港校毕业政策突然更改!内地生懵了... 2024-05-06 [514]
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学者持续受到额外审查 2024-02-04 [60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