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学校还是老实人多好人多,为官做事的也不都是“带病者”。知识分子讲尊严讲人格,鄙视搞关系拍马屁,对请客送礼有着天然的厌恶和恐惧。但是,人也会变坏,也会变狡诈。谁是教唆犯?是不公正的行为,是不公正的治理。接连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适者生存的启示,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一个善良的人被迫走上邪恶的路。久而久之,好人也就变成了坏人。
世风日下,是因为没有了公平;道德沦丧,是因为没有了正义。不公平是“坏之源”!既仇恨官又羡慕官,既排斥奢侈又热衷奢侈,既痛批造假又不断造假,既厌恶关系又追求关系,既痛恨腐败有埋怨自己没法腐败,这样的大学老师是个例吗?要始终当一个老实人,太难太难!
老实人吃亏,信任无基础
黑哨存在,比的不是本事,比的是奸诈。成果获奖、论文发表、职称晋升、先进当选,等等,代表的是什么?不能说全部,但也不能说是少数,一定代表了“搞定黑哨的本事”。老实人吃亏,就是因为黑哨太多。胜负优劣决定于黑哨,人世间的一切都变得不可信。
有人一定会说,不会有那么多黑哨吧。多还是不多,局外人不清楚,“参赛者”最明白。还有“参赛者”相信裁判不是黑哨吗?如果相信,为什么关乎个人的事都要千方百计托关系找门路?沙漠中还有绿洲,再不公平也一定还存在公正的裁判。问题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即使是绿洲也被当成了沙漠。不再有对组织、对权威的信任,兴起的自然是人情、关系和对道德法律的践踏。
老实人吃亏,消解真善美
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对大学存在的问题比谁都看得清,也比谁都急于去解决。文件年年下发,会议接二连三,检查评估始终不断,内容不可谓不正确,措施不可谓不坚决,但是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如果有效,为何还要重复不辍?学校内部也还是有积极的力量存在的,但同样“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公平公正是一切政策法规伦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没有了公平公正,真善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有了公平公正,政策法规失去贯彻落实的载体;没有公平公正,一切旨在影响人的心灵的教育都成了多余。一个没有公平公正的校园,纯粹就是一个能够吞噬一切教育力量的黑洞。
不公平是消解一切真善美的祸根。相反,有了公平公正,老实人不吃亏了,就可以省掉绝大多数的文件、会议、评比、检查和组织机构,也同样可以省略绝大多数关乎人的纪律、品行的教育活动和课程的开设。无视公平公正,一味的纪律约束道德规范,统统不过是癌症晚期的化疗而已。
老实人吃亏,只剩离心力
老实人吃亏,也不见得会给谁带来多大的幸福。得志的小人,看似捞到了好处,但代价很大,付出的不仅是陪吃陪玩的时间和建立关系的金钱,付出的还有做人的尊严,而且不知足爱攀比的本性始终会让自己觉得是吃亏者,总会觉得还有人比自己捞得更多。握有权力的人,也无幸福可言,既忙碌又讨骂,黑哨的胡作非为必然招来包括受益方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鄙视和唾弃。
没有公平公正的组织,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组织;老实人吃亏的校园,是一个没有向心力的校园。在这样没有公平公正的组织或校园中,人人不满意,人人有意见,人人发牢骚,人人盼望出事,人人幸灾乐祸。最大快人心的事也是人们渴望的就是黑哨出丑或出事。
人可以生病,但不能患癌;学校可以有缺点,但不可以让老实人吃亏。老实人吃亏,没有公平公正,大学必定走向系统性致命性的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