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日本人的住宅为啥很少使用大理石
作者:徐静波 | 2023/8/29 14:58:55 | 浏览:869 | 评论:0

一早接到国内一位学者的电话,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人的住宅中很少使用大理石或花岗岩?”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写过这一篇文章。

日本的传统建筑,是以木材为主,直到现在,日本大多数一户建也还是木结构加新型外墙材料。100多年前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建筑设计向西方学习,高层建筑的材料开始使用花岗岩和大理石。1920年开始动工兴建的日本国会议事堂,就全部是花岗岩加大理石。受这样西洋建筑文化的影响,一些政治家和财阀的豪宅,也开始采用“外墙花岗岩,内装饰大理石”的风格。


日本人的住宅为啥很少使用大理石

日本国会议事堂


日本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建筑中逐渐开始放弃使用大理石和花岗岩呢?

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因是日本政府实施的铀矿调查。

1955年开始,日本政府组织了一些地质专家在日本列岛进行铀矿的调查,结果发现,大理石和花岗岩中,铀的含量相对比较多。因为10年前,日本刚刚遭受过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人们对于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放射性物质铀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于是日本社会出现了排斥大理石和花岗岩的风潮。

日本环境省(环保部)在2014年发表了一份《有关辐射等对健康影响的统一基本数据》的报告,这份报告是由环境省和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共同调查研究完成的。

报告指出,日本各地都有大理石和花岗岩矿床,最多的是在岐阜地区,而且岐阜地区的矿床大多数是裸露在地层表面,因此,岐阜地区的自然辐射量是全国最高,每小时为0.0570.110微西弗(uSv),而东京是每小时0.0280.079微西弗(uSv),岐阜地区的辐射量要高于以平原为主的东京首都圈1.5倍。


日本人的住宅为啥很少使用大理石

家中使用大理石并不可怕,但使用前最好检测一下辐射量。

地质学家们都知道,大理石和花岗岩中含有铀、钍和钾-40等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可以通过其衰变链中的子代产生辐射,但通常其放射水平相对较低,况且不同的大理石和花岗岩的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有多有少。

日本环境省的报告称,根据国际通常的标准,对人体健康构成危险的辐射量标准是:一年为100毫西弗mSv)以上。

1毫西弗(mSv1000微西弗(uSv)。

但是,因为天然的大理石和花岗岩中有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存在,日本人从小心起见,目前的住宅和办公大楼中避免使用,即使使用的话,也是使用人工大理石和人工花岗岩为主。

日本环境省的这一份报告还称,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人体遭受核辐射最多的是医疗和坐飞机。

日常生活中被照射 

我們不僅受到來自大地的輻射照射,還受到來自身邊各種東西的輻射照射。不僅存在大地和食物等的天然輻射,還存在CT檢查等醫療中受到的人工輻射。

來自天然、人工輻射的照射劑量

日本人的住宅为啥很少使用大理石

我們身邊日常性地存在輻射,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輻射的照射。在日常生活中,無法使輻射照射為零。

出處:
根據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2008年報告、原子能安全研究協會《新⽣活環境輻射(2011年)》、ICRP103等製作

有關身邊輻射的詳情,參見2018年度版上卷第63頁

日常生活中的被照射劑量(年)

日本人的住宅为啥很少使用大理石

在日本,人們知道透過輻射檢查等受到醫療照射的比例大。可認為這是由於一次檢查的照射量大的CT檢查廣泛普及、以及進行胃癌檢查、上消化道檢查。

出處:
根據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2008年報告、公益財團法人原子能安全研究協會《生活環境輻射》。

日本环境省依据联合国与日本原子能安全研究协会的调查数据,向国民公布的自然与人工辐射量的数据


拍一张X光胸片所遭受的辐射量是0.06毫西弗mSv),做一次CT检查所遭受的辐射量为

2.412.9毫西弗(mSv)。CT检查的数值看上去很高,但是多数人一年也做不了一次。

从东京坐飞机往返美国纽约,所遭受的辐射量为0.110.16mSv毫西弗(mSv),虽然看上去数值挺多,但即使一年来回飞100趟,最多也只遭受16毫西弗(mSv)辐射量,距离100毫西弗(mSv)的人体受害标准,还差很远。

若能理性和科学地看待核辐射问题,就不会有太多的不安。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费曼为何辞去美国科学院院士? 2023-12-04 [113]
基辛格的“黑暗”遗产 2023-12-03 [178]
女攻男受的关系,竟然隐藏着人类的这一秘密! 2023-11-28 [262]
将人类学送上审判席的谋杀案 2023-11-28 [157]
节食6个月后,他举起斧头砍下了自己的手指 2023-11-27 [267]
建于荒谬的高墙,终将倒于荒谬:记柏林墙倒塌34周年 2023-11-17 [463]
胡耀邦在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会被历史遗忘 2023-11-17 [667]
常修泽:改革开放要从“政策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递进提升 2023-11-12 [584]
从《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巴以冲突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2023-11-09 [732]
美国产业政策新动向及应对建议 2023-11-09 [71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