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活到 100 岁?
来源:icdkshanghai | 2023/9/7 16:01:45 | 浏览:1073 | 评论:0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活到 100 岁?

我们追求“永生”的梦想。为了保持健康,有人选择禁食。每年人们花费数十亿克朗用于治疗,尽可能地延长寿命。但有些人却自己活到了 100 岁。这引发人

哥本哈根大学诺和诺德基金会蛋白质研究中心的研究人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通过对 176 名健康的日本百岁老人进行研究,研究人员了解到,这些人的肠道细菌和细菌病毒组合非常独特。

长寿的原因

我们一直渴望找出长寿的原因。以前的研究表明,日本老人的肠道细菌会产生全新的分子,使他们对致病微生物产生抵抗力。

新研究表明,肠道中的特定病毒会对肠道菌群产生有益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约阿希姆·约翰森博士后(Postdoc Joachim Johansen)说:如果他们的肠道能更好地抵御感染,那么这可能就是他们比其他人更长寿的原因之一。“

关于肠道的冷知识

我们的肠道里有数十亿种病毒,它们生活在细菌中,对人体细胞不屑一顾,但它们会感染细菌细胞。这项新研究的最后一位作者西蒙·拉斯穆森副教授(Simon Rasmussen)说:我们的肠道中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因此也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

约翰森补充说,除了重要的新型保护性细菌病毒外,还发现日本百岁老人的肠道菌群也非常有趣。研究发现百岁老人体内的细菌和细菌病毒都具有极大的生物多样性。高微生物多样性通常与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有关。因此,研究人员预想拥有健康肠道微生物群的人能够更好地抵御与衰老相关的疾病。

一旦我们知道了百岁老人的肠道菌群是什么样的,我们就能更近一步地了解如何延长其他人的寿命。利用研究人员设计的算法成功绘制出了百岁老人肠道细菌和细菌病毒的分布图。

了解肠道菌群的动态至关重要。不同种类的细菌和病毒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们如何才能设计出一种能帮助我们健康长寿的微生物群?某些细菌是否比其他细菌更好?拉斯穆森说:利用这种算法,我们能够描述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平衡。

也就是说,如果研究人员能够了解日本百岁老人体内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联系,他们也许就能知道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最佳平衡是什么样的。

优化肠道细菌

有关肠道细菌的新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优化人体内的细菌,以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袭。

我们已经了解到,如果病毒造访细菌,它实际上可能会强化细菌。我们在健康的日本百岁老人体内发现的病毒含有可以强化细菌的额外基因。约翰森和拉斯穆森了解到,它们能够促进肠道中特定分子的转化,这可能有助于稳定肠道菌群和抵制炎症。

约翰森说:如果发现了对人类肠道菌群有积极影响的细菌和病毒,下一步显然就是要找出是否只有部分人还是所有人体内都有这些细菌和病毒。如果我们能够让这些细菌和病毒与没有它们的人一起生活,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为什么新的见解很重要?

尽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但新的见解意义重大,因为我们能够改变肠道菌群,虽然肠道细菌是人体和自然环境的天然组成部分。拉斯穆森说:如果我们知道为什么病毒和肠道细菌是一对好搭档,那么我们要改变一些真正影响我们健康的东西就会容易得多。

这项题为 "百岁老人拥有多样化的肠道病毒群,具有调节新陈代谢和促进健康寿命的潜力" 的研究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以阅读这项研究哦~

资料来源:

https://news.ku.dk/all_news/2023/06/why-do-some-people-live-to-be-a-100/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基因组研究》:研究确认4700个基因簇对32种癌症治疗预后至关重要 2023-12-03 [23]
格莱斯顿研究所:基因编辑驱动“癌症粉碎”技术有望治疗致命性脑癌 2023-12-03 [16]
人体细胞机器人问世:有自然寿命,从单个细胞中生长出, 每个都独一无二 2023-12-01 [117]
英國《生物學論文(BioEssays)》:生存壓力致哺乳動物喪失長壽基因 2023-12-01 [37]
革新CAR-T细胞工程:脂质纳米颗粒在mRNA转染上的优势 2023-11-17 [404]
美国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2028年复活猛犸象 2023-11-18 [303]
治乳腺癌有新选择 FDA批准阿斯利康Truqap药物组合 2023-11-17 [303]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推出一款新型软质、微型可穿戴设备能“识音辨病” 2023-11-17 [273]
人工智能会产生意识吗? 2023-11-16 [324]
德国科学家的惊人发现: 纳米机器人助精子受精: 2023-11-15 [35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