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商业与政府研究中心(Mossavar-Rahmani Center)执行主任慕浩然(Dan Murphy)近日发表一篇文章,称自己在《纽约时报》发表的评论文章《美国不该把中国科研人才拒之门外》(Like It or Not, America Needs Chinese Scientists)被中国某媒体译成中文时出现了几处误译。
原作者亲自下场给中文媒体的译文挑错,在外媒写作中还并不多见。慕浩然所指出的翻译错误也并非是把“苹果”误译为“香蕉”这样的严重失误,而是不易觉察的翻译偏差。试看一例:
Concerns over academic collaboration with China are legitimate. (原文)
与中国进行学术合作的担忧是合理的。(《纽约时报》译文)
与中国进行学术合作的担忧不无道理。(某中文媒体译文)
慕浩然指出,《纽约时报》的译法更接近自己的本意,因为从“合理的”到“不无道理”的措辞微调,实际上弱化了原文的语气(a subtle change which softens the language)。
文刀君曾反复提醒读者:涉中美关系的译文,一字一词的调整都可能影响信息传递,进而左右舆论心情(参见旧文)。外行不懂翻译的微妙与复杂,甚至觉得这种提醒属于“吹毛求疵”。如今“债主子”亲自找上门,毫不客气地指出译文用词偏差,当引起各路读者对翻译的重视。
读慕浩然的文章,文刀君特别想向各位读者推荐一本以翻译为题材的奇幻小说Babel(《巴别塔学院》)。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常常遇到“无法完全对等”甚至“不可译”的情况,小说《巴别塔学院》中设定了一种“银术魔法(silver-working)”,通过魔法不仅能捕获翻译中那些“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细微之处,还能把在翻译中迷失的成分变得可感可触。(The silver catches what's lost and manifests it into being.)
“银术魔法”大概是现实世界中所有跨文化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本领,因为一种语言的精微复杂之处常常在语言转换中悄然流失,这是翻译的遗憾。现实世界中,单纯通过翻译作品认知外部世界,了解异域文化,一定是有缺憾的,甚至是危险的。
然而,正如小说中所言,语言的精微复杂之处恰恰是“翻译真正的乐趣所在(where the real fun is)”。世间虽无魔法,但魔法所实现的“理想境界”一直是中外译者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