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科研人的烦恼:深陷于等待论文评审回复的焦虑黑洞之中
2023/11/9 15:44:30 | 浏览:1200 | 评论:0

  毕业需要论文,进高校需要论文,评职称也需要论文……论文,就是科研人的硬通货币。

  然而,一篇文章一审就是好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的情况时有发生,每个科研人都曾深陷于等回复的焦虑黑洞之中。

  科研的时效性

  苦熬数个月,在写下最后一个标点、按下投稿发送键后,剩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写论文虽然辛苦,但心里是充实的。等待审稿的过程则不同,心情忐忑不安,既希望能快快收到回复,又怕是一个坏的结果。

  “本刊处理稿件的周期为X个月。由于来稿量大,无法采用者,恕不回复”的字样,却让等待变得更加缥缈无踪。

  如果把科研人想要快速出稿的速度比作火箭,那期刊编辑审稿的速度就是二八大跨。

  除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投稿难度外,投稿周期已成为科研工作者投稿时必须重点考量的重要指标。毕竟有些时候成果磨出来了,想要投稿却发现时间来不及,做再多准备工作也是多此一举。

科研人的烦恼:深陷于等待论文评审回复的焦虑黑洞之中图 | 社交平台上,科研工作者的经验分享

  近日,葡萄牙学者Dritjon Gruda在Nature职业专栏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我和我的同事向我们领域的一家顶级期刊提交了一篇论文,根据个人的人格特征研究了大流行开始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这是一篇对时间敏感的作品,但这篇论文搁置了几个月,甚至没有被送去同行评审。

  “给该期刊的多封电子邮件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我们不得不撤回论文并将其提交给其他地方,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如果我们被允许同时在其他地方提交手稿,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积压的稿件

  这篇非常强调时效性的论文,积压在编辑的待审论文里,被雪藏了将近9个月的时间。

  这种情况在学术界并不罕见,甚至有些期刊的审稿与回应速度慢得令人发指。“慢刀子割肉”带来的煎熬与痛苦比做研究更能折磨人,以至于科研人员抱怨连连。

  在文章标题里,Dritjon Gruda使用了“hoard”一词,即囤积。

科研人的烦恼:深陷于等待论文评审回复的焦虑黑洞之中图 | 葡萄牙学者呼吁:“期刊!请停止囤积我们的论文!”

  核心期刊,每天都能收到雪花片一样多的投稿邮件。

  而正常的审稿需要经过一审、二审、三审、专家外审等层层审核,中间一共需要经历3-5次的返修,才能最终被录用,周期可以长达3~6个月

  部分期刊的审核周期可能更长,6到8个月,甚至是一年之久。

  权力的不对等

  Dritjon Gruda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想象一下,如果在求职的过程中,一次只能申请一份工作,需要等待数月的反馈后才能再考虑另一个机会,这是多么荒谬?

  “严禁一稿多投”,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为了阻止投稿人违约而对期刊造成伤害,为了避免版权混乱及减少审稿资源浪费。

  当下,最常见的一稿多投动机,是无法等待漫长的审稿周期,亦或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命中率。

  然而,在这背后更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作者和期刊之间是否获得公平对待。

科研人的烦恼:深陷于等待论文评审回复的焦虑黑洞之中

  双方强弱关系的不对等,有可能衍变成一种不公平的霸王条款。即只允许强势方(期刊)无休止地拖延弱势方(投稿人),而不准投稿人终止拖延或中途改投。

  在供大于求的投稿市场里,杂志期刊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面对“一篇文章,一审就是一两年”的窘境,有人因此延毕、错过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晋升机会,但就算投出去“石沉大海”也得等着,毕竟禁止“一稿多投”的规则还在,谁也不想被扣上“学术不端”的帽子。

  然而,必须明确的是,是好论文成就了好期刊,莫要店大欺客。

  是时候,重视编辑不回复、审稿周期慢的问题了!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113]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454]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94]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519]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619]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584]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575]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574]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73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82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