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李升升 |《资治通鉴》:组织开始走下坡路的征兆
2023/12/5 23:46:23 | 浏览:1358 | 评论:0

自以为是、享受吹捧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正国级官员司马光带领的官方团队所编写的史书,时间起于春秋战国、终于宋朝建立前,记录了1362年真实历史事件,历时19年完成。记录历史上各个朝代、各个风云人物真实的进退起伏、得失,来供统治者鉴别,时间足够长、真实案例样本足够多,普通人可从中洞察战略、管理、人性。


卫国自古多人才,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有10年在卫国,因为能交流的人才多。

在战国时期,吴起、商鞅、张仪、吕不韦均是卫国人,但这些人才都流出去了。

卫国到卫昭公(第35代国君)时,已基本沦为魏国的附庸;到卫嗣君(第41代国君)时期,地盘只剩下濮阳,卫侯贬号为“君”。

没落是有原因的,之前有写到,子思曾劝卫侯不要因为两个鸡蛋而弃用一个大将,邻国知道会笑话的。然而司马光把这事记下来,搞得时隔两千多年后我们还知道。

子思,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跟子思对话的卫侯,是卫国第37代国君卫慎公。有人质疑这两人的生存时间对不上,个人认为这不重要,重点在于洞察案例。

自以为是


子思发现:卫侯说好,那些臣子便附和都说好;卫侯说不好,也没人敢反对,比如哪怕知道苟变是个大将之才,也没人敢谏言。

卫侯制定计划、安排任务,下面的大臣不管是非对错,都异口同声地迎合、无脑地执行。

子思看到这种现象,感叹道:

纵观这卫国上下,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

旁边一臣子公丘懿子听了这话有点疑惑,目前大臣们紧密团结在卫侯身边,思想行动高度一致,不挺好的么?

子思说:

国君也是人,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总以为自己绝对正确、自以为是,听不进任何建议,时间一久,大家有不同意见也不会提了。

国君在做正确决定时都自以为是,不想听任何声音进一步验证;那在做错误决定时,更听不进反对意见,时间一久,下属不再提不同意见给国君参考,只一昧附和夸赞,更加助长国君的犯错恶果。

身为国君、领导,不认真分辨事情的是非对错,不喜欢别人提不同意见,只喜欢别人称赞自己,这样的领导就是不合格的,就是“君不君”。

身为臣子、下属,不管领导说得对不对,只是一昧地迎合奉承、无脑地执行,这样的下属也是不合格的,就是“臣不臣”。

一个国家,国君糊涂、臣子谄媚,这样的领导队伍,百姓不会拥护,若不尽快改善,国将不国。

企业中,领导糊涂、中层谄媚,这样的领导组织,员工不会惯着,能力强一点的都会离开,剩下一堆混日子的,走下坡路成必然。
原文参考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

 

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也。


享受吹捧


子思看不下去(大儒在当时地位很高),跑去跟卫侯说:

国君,这个国家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天天被赞美声包围的卫侯,听到子思的话一脸懵逼。

子思说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国君您一直自以为是、喜欢听好话,给您提点不同意见就生气,搞得您的直接下属卿大夫没人敢改正您的错误;

上行下效,卿大夫也学你的自以为是、喜欢听好话,一段时间后,卿大夫的下属也没人敢改正他们的错误。

现在,国君和下面的大臣,个个自以为是、都认为自己很优秀,下面的人又一直附和、称赞。因为迎合能得到好处,提出反对意见反而惹祸上身,这样下去,哪还会有好建议、好方案诞生?

《诗经》有句话这么说:都说自己是圣人,然而谁能辨别乌鸦的雌雄?(意思是光看一个人自夸,难以辨别是否优秀)这句话像不像说国君和各位大臣?

真正的圣人、真正的智者,应该是谦虚的,反而不会说自己是圣人。
 原文参考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是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是非。

 

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或似君之君臣乎?

 

最后,总结与反思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有接纳不同声音的胸襟,如果听到夸赞就得意忘形、听到指责就生气,那还能听到多少真话?

一个人再聪明、再智慧,想法与决策也不可能全是对的,很多想法需要去实践验证,一旦发现错误便及时改正。

如何看待出错,应该多向科学家们学习。

在科学进步的过程中,犯错是经常的。但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不怕在公众面前犯错,不会维护自己的理论,科学家们把自己的理论与验证步骤公开,以便他人能发现、并帮助修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若有人能证明他的理论有漏洞,或者他的实验结果有缺陷,他会很高兴、并跟发现者一起来研究推翻原来的理论,共同构建更为正确的理论。

这就是科学的“可证伪性”原则,是科学进步的精髓。

在工作与生活中,无论是领导、或是普通人,都应该学习科学的“可证伪性”,心胸宽广一点,能听进不同意见。

像科学进步一样,每一次承认错误、改正错误,都是一次飞跃。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6]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92]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21]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7]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82]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8]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6]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41]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3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