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是宇宙中最复杂精妙的事物之一,却也经常误导我们。
在心理学的广阔领域中,「认知偏见」就犹如林中灌木,错综复杂的隐匿于我们思维机制的隐秘角落,构成看似熟悉却深不可测的心理地图,悄无声息的操控着我们的决策、观念乃至情感。
心理学巨匠 Daniel Goleman 曾说:「解开心智的奥秘,就是了解自己的深层动力和盲点,唤醒内在觉知,使思维更为明晰。」
本期我们将引领你穿越心理学的迷雾,揭示和挑战那些扭曲思维的隐秘力量—— 从过度自信的陷阱到群体思维的幽径,从决策背后的力量到捕风捉影的陷阱。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人性的追问,更是对我们所谓理性的严峻考验。愿你在这场心理之旅中,发现自己和世界更深刻的真相。
思维方式不是被事实所塑造
而是被对事实的看法所塑造
NO.01 基本归因谬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作为观察者,我们会将别人身上的负面事件归究于对方的内在特质,从而轻易给他人贴标签,但会用情境因素等外在归因帮自己开脱。
例如:Sally 没有按时完成工作肯定因为偷懒;而自己没完成,则是因为任务繁重或太忙乱了影响进度。
NO.02 内外团体偏私
In-Group Favoritism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由内团体定位自己。为满足心理自尊需求,人们常会信任偏袒内团体成员,认为他们更有价值,以致对外人不公。
简言之,相较外部,我们在内心更偏爱同属一个内部圈子的人。比如同一个教会、学校甚至某种共同经历,都会增加我们对对方的好感。
NO.03 从众效应
Bandwagon Effect
是指人们受到多数人一致思想或行动的影响,而跟随大众的倾向,也被称为「羊群效应」。所以某些风潮,会随越来越多人接受而流行。
当流行某些时尚时,我们也会跟随潮流购买相似服饰,即使自己并不适合;同样某种技术或思潮流行时,我们也可能会习惯性的跟风。
NO.04 自利性偏误
Self-Serving Bias
归因论将行为分成性格、态度、价值观等的「内在归因」,及社会规范、环境变化等「外在归因」。
我们倾向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
这种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思想及行为倾向,就是自利性偏误。在演化角度上有其功用,因为它能提高自尊感,让自我感觉更有心理优势。
NO.05 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也称「光环效应」。即我们会根据初步印象,对他人进行认知评判,然后再推论出对方的其他特质。
这些只从局部出发的认知判断,常以偏概全。当对方就被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也会被赋予其它正面品质;反之责备认为具有负面品质。
NO.06 团体迷思
Groupthink
在决策过程中,为避免冲突,在群体中保持和谐一致,我们即使不赞同团体意见,也会选择顺从。
这种团体迷思,会导致任何有争议的观点、创新想法或客观意见被刻意隐瞒,因而令团队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难以进行客观分析。
NO.07 专家盲点
Curse of Knowledge
又称「知识的诅咒」。我们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假设对方也拥有理解所需要的背景知识。
即:一旦我们知道某件事,就很容易假设和默认对方也同样知道这件事。这是教育和交流的重大阻碍。
NO.08 聚光灯效应
Spotlight Effect
社会心理学概念,我们通常会高估自身言行举止受外界关注的程度。尤其负面状况时,更加明显。
例如我们常担心自己的某些缺陷会被外界留意,遭至负面的评价。但实则不然,他人其实根本就没注意到我们,因此没必要自寻烦恼。
NO.09 认知启发
Availability Heuristic
人脑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在需要认知判断时,很难感知所有信息,而是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
简言之,做决定时我们会依赖脑海中直接浮现的例子,快速简便地得出结论。例如频繁出现的某产品广告,就会影响我们的购物决策。
NO.10 公正世界理论
Just-World Theory/Hypothesis
我们会假设这个世界是公平公正的,因此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所以若某人遭遇不幸,必定是他做了坏事,反之亦然。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指责受害人,而忘记加害人才应被谴责。
NO.11 弗拉效应
Forer Effect (Aka Barnum Effect)
又称「巴纳姆效应」,人们会对貌似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人格描述给予高度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或普遍,以致放诸四海皆准。
巴纳姆效应能够对很多伪科学如占星学、占卜及心理测验等,被普遍接受,提供合理解释。例如盲目相信所谓的「星座特质」等。
NO.12 邓宁-克鲁格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
称为「井蛙现象」的认知偏差:越是能力欠缺的人,越会沉浸在虚幻的优越感之中,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而无法客观评价他人能力。
即「无知者无畏」,知道得越少,越有自信;知道得多反而会谦逊。
NO.13 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
决策时,我们会过度偏重先前取得的片段资讯作为锚点,快速做出决定,而在接下来的决定中,再依赖第一个决定为基准,逐步修正。
现实中,我们容易过度利用锚点,来对资讯做出诠释。例如薪资谈判中,无论是否合理,提出的初始薪资要求都会成为后续讨论的锚。
NO.14 逆反抗拒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我们生而就有自己的事,自己做决定的欲望。因此当这种「选择自由」受到外界威胁的时候,通常会激发出渴望「恢复自由」的逆反心理。
尤其当我们感觉个人自由受到威胁,例如强迫必须做某事的时候,更易产生反抗心理,故意反着来。
NO.15 富兰克林效应
Ben Franklin Effect
富兰克林还是州议员时,想争取一名国会议员的支持又不愿卑躬屈膝。于是请求对方借阅一本藏书。
议员把书送上后,富兰克林一周后归还并表达感激。此后,议员在很多事情上都对富兰克林青睐有加,甚至将彼此的友谊持续了一生。
富兰克林说:「曾帮过你一次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因此想取得某人支持,就先请他帮个忙,事情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
生活中要使某人对你有好感,不妨请他帮个忙,这会让别人感受到被认同和尊重,能够拉近彼此距离。
NO.16 确认性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做决策时,我们会自动收集有利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自动忽略相反资讯,以片面支持自己想法。
因为「确认偏误」的缘故,我们会更关注和赞同与自己持相同意见的人,而肆意攻击反对意见。因此很难依靠自我认知来分辨正确资讯。
NO.17 效用层叠
Availability Cascade
虚幻真相效应,意思是:某事越被公开谈论,越显得确有其事。集体信念通过公众传播变得更可信。
这种集体信念的形成过程,与我们渴望被社会接受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为争取社会的认可,我们甚至会扭曲自己的观念。想想疫情期间广泛传播的「连花清瘟」事件。
NO.18 信念偏误
Belief Bias
我们倾向于根据结论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来判断论证的强度,而不是看它对结论的支持度有多强。
因此我们很容易被信念蒙蔽,接受与自身价值观、信仰和先验知识一致结论的论据,拒绝反对这些结论的论据,最终于得出错误结论。
例如很多人都会自欺欺人的相信,吸烟对身体并无负面影响。
NO.19 衰落主义
Declinism
确信社会和组织趋于衰退的信念。由于美好回忆等认知偏差,而导致我们倾向于用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而消极负面的看待未来。
回忆往昔,我们总对旧时光充满浪漫想象,而对未来则悲观消极,认为社会和环境似乎一直在衰退。
NO.20 沉没成本谬误
Sunk Cost Fallacy
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付出收不回的成本,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理性决策应该根据现在和未来,但我们会明显受到过去投入的影响,因为担心损失,而对已经付出代价的事物投入更多,而不是抽身。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交往越久越难分手,就算明知是错的人。沉没成本是错误决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果已经发现错误,切记及时止损。
NO.21 框架效应
Framing Effect
做决策的时候,即使针对同一个现象或问题,我们也常会根据其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比如你喜爱的候选人以45%的支持率「有望获胜」。朋友则听说他以45%的支持率「让人失望」。同一个统计结果却获得迥异的解读。
NO.22 权威偏见
Authority Bias
作为社会或集体认知的偏差之一。我们通常对「权威」有着根深蒂固的崇拜,更重视和追随权威意见,同时也更易受到权威观点的影响。
因为默认所谓「权威」配得上其地位,因而导致人们倾向于接受并遵循权威做的决定,无论事实如何。
有一段时间,很多美国人相信特朗普说的,注射消毒剂可以杀灭病毒。
NO.23 安慰剂效应
Placebo Effect(non-specific effects)
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或「期望效应」。如果相信某种治疗方法切实有效,它往往真的产生疗效。
作为运用心理预期操控身体信号的明显例证,因为凭借的是信念,安慰剂只有在对某物的作用深信不疑时,才会真的产生可察觉的效果。
你以为服用安眠药所以睡了个好觉,但其实只是吃了片糖丸。
NO.24 幸存者偏差
Survivorship Bias
是指研究或观中,只有幸存下来的事物被考虑,而失败或消失的事物被忽略或排除在外的一种误差。
在样本选取、研究设计或回顾分析中。因为仅观察到成功或幸存的事物,并不能代表群体特征或真实情况,因此可能导致对情况的误解。
比如:你看到门口的奶茶店爆火,就以为这是门好生意,殊不知倒闭的奶茶店是幸存的十倍不止。
NO.25 契可尼效应
Zeigarnik Effect
作为一种记忆效应,指我们对于尚未处理完成的事情或人物,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我们天生有办事有始有终的执念。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满足;对未完成的任务念念不忘则驱使我们继续努力。
所以有些著名作家会利用这个心理,故意保留部分文稿不写完,第二天就有动力和灵感继续完成。
NO.26 宜家效应
IKIA Effect
宜家会让消费者自行组装家具,对于自己完成的家具普遍更为珍视。事实证明,我们通常会对亲身参与、付出心力的事物给予高评价。
就像小王子对玫瑰花的感情。玫瑰并非独一无二,却因小王子的精心浇灌和呵护,因而变的无可取代。
NO.27 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
我们通常认为,发生恶性事件时,在场的人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但真相却违背常理。
紧急事件现场,由于存在旁观者,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现场人越多,人们越倾向袖手旁观,受害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NO.28 虚假记忆
False Memory
虚假记忆,是大脑记忆的信息之间自动组合,而导致不真实的回忆。每个人的大脑都可能产生虚假的记忆,或将事物的真实情况扭曲。
几乎所有人都会产生某些虚假记忆,特别是童年亲历场景的记忆。我们会错把想象当成回忆坚信不疑,对大脑编造的谎言信以为真。
NO.29 集群错觉
Clustering Illusion
类似「赌徒谬误」 Gambler's fallacy,人脑会自动在小样本或次数中找寻规则,即便随机也是如此。
我们容易过度解读从小型测试中发现的规律,比如某些「幸运数字」更容易中奖。然而这些样本只是随机抽取,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NO.30 控制错觉
Illusion of control
我们常高估自己对外在事件的影响力,认为事情的发展会受自己控制,但实际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
对于偶然事件,我们总以为凭自己能力可以支配,但事实上,很多事情只是随机发生而已。明白「控制错觉」,就更能坦然接受超出我们掌控范围的事。
正如宁静祷文所言:「神啊,请赐我宁静的心,接受无法改变的事;赐我勇气,改变所能改变的事;赐我智慧,分辨这二者的不同。」
Reference
1.titlemax.com|50 Cognitive Biases to be Aware of so You Can be the Very Best Version of You
2.linkedin.com|Increasing Awareness:Keep an Eye on These 50 Cognitive Biases and Heuristics
3.positivepsychology.com|What Is Cognitive Bias? 7 Examples & Resources(Incl. Codex)
4.visualcapitalist.com|24 Cognitive Biases That Are Warping Your Perception of Reality
5.boardofinnovation.com|16 cognitive biases that can kill your decision making
6. psychologytoday.com|12 Common Biases That Affect How We Make Everyday Decisions
7. useme.com|15 most influential cognitive biases that shape our perception to avoid or use as a freel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