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蔡昉: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阱”?
作者:蔡昉 | 2024/4/1 12:45:28 | 浏览:390 | 评论:0

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为2.1是保持人口规模稳定所需的水平,而总和生育率低于1.5,则被认为是掉入“低生育率陷阱”。中国前几年就已经低于这个数字。如何摆脱或说走出这个“陷阱”,作者提出一个由三条支柱撑起的人口与发展关系新范式,要点在于促进社会流动和推进福利国家建设。


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阱”?


以妇女终身生育的孩子数表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早在一九九二年就降到保持人口规模稳定所需的2.1这个更替水平之下。三十年后的二〇二二年,中国开始人口负增长,在统计意义上也就顺理成章。如何应对这个人口新常态,成为从学术圈到决策层及至舆论界的热切关注。在涉及人口的热议话题中,我们有没有机会摆脱目前的低生育状况,对中国社会是一个唯此为大的课题,也是我在出版《人口负增长时代》一书后仍然念兹在兹的谜题。一方面,相关学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另一方面,由于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不顺畅,交叉研究开展得不充分,每个流派的研究范式也不尽统一,以致我们迄今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框架。也就是说,人们对生育率问题表现出极大关注度,对相关理论进展和经验积累却知之甚少,因而在系统性政策思路上面也难以形成共识。作为对认识需求的回应,本文在综述理论和实证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勾勒一个转变研究范式和重构分析框架的路线图。

蔡昉: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阱”?

中国人口形势图(来源:国家统计局,育娲人口)


“低生育率陷阱”之谜


奥地利学者沃尔夫冈·鲁茨(Wolfgang Lutz)最先提出“低生育率陷阱”概念。在很长时间里,这只是人口学家圈内的讨论话题。随着生育率下降成为更多国家面临的现实,这个令人不安的概念也不胫而走,甚至被接受为一种特征化事实。除了从具有极低生育率国家的经验证据获得支持外,这个假说还得到主流人口理论的背书。从理论和政策关注的角度来看,由于具备了以下两个重要成分,故该理论已经概念化和体系化。第一,这个理论尝试阐明,某些确定存在的因素,会通过特定的机制,使生育率下降成为一个自我强化的不可逆过程。第二,该理论也尝试从经验上表明,现实中存在一个关于低生育率的数量界定,也就是说,总和生育率降到该水平及以下的情形,意味着一个社会落入低生育率陷阱,且难以自拔。

鲁茨及其合作者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在人口、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上存在着一些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推动低生育率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螺旋式下降(“The Low-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 Vienna Year 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006)。从人口学角度看,长期的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处在生育年龄的人数过少,以致无法逆转生育率下降的惯性。从社会学角度看,既然每一代人在选择理想家庭规模时,依据的经验都来自上一代的生育率降低趋势,所以,生养更少数量的孩子,对新生代父母来说只是顺水推舟之举。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期望生活水平与实际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的较大缺口,抑制了年轻一代生养孩子的能力和意愿。虽然鲁茨等人不情愿给出一个作为“陷阱”标志的生育率,但是,很多其他研究表明,以总和生育率1.5作为基准,可以取得较大的共识。也就是说,如果生育率低于这个水平,一个国家就被认为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蔡昉: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阱”?

人口、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共同推动低生育率国家生育率螺旋式下降(来源:Lutz, Wolfgang et al. “The Low 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2006)

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二〇二〇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3。世界银行数据表明,二〇二一年这个数字进一步降低到不足1.2。根据不同的参照标准,我们可以对中国现行生育率究竟有多低做出几种判定:与2.1这个保持人口规模稳定的更替水平相比,处于低生育水平;与1.5这个作为“陷阱”基准的水平相比,已经掉入低生育率陷阱;根据所谓“极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这样一个标准,已经处在极低的水平。早在二〇一四年,国家就开始逐步调整生育政策,先后实行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可以生育三孩”政策,与此同时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正是对极低生育率的积极政策回应。

然而,从人口动态和生育率变化来看,这些政策尚未显现预期的效果。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其既有的惯性,从二〇一四年的6.7‰跌落到二〇二二年的-0.6‰。防止人口过快减少和老龄化,必然要求阻止生育率的下降势头,甚至希望生育率向更可持续的水平回升。学术界面临的课题,便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从理论逻辑和实证经验上回答,低生育率陷阱究竟是什么东西,它能否以及如何被避免或摆脱。在诸多目标中,一个较为根本的是:打破传统的认识定式和研究范式,构建一个符合生育率变化规律的分析框架,并按照一种内洽的逻辑制定政策。

蔡昉: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阱”?

中国出生人口形势图(来源:国家统计局,育娲人口)


传统理论范式的罅隙


低生育率陷阱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既非无的放矢,也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实际上,迄今为止关于生育率的研究,无论是一些广为流行的理论阐述,还是围绕相应理论假说进行的实证分析,似乎都为低生育率陷阱这个说法提供了学理和经验的证据。这方面,除了鲁茨本人提到的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渊源之外,至少还受到两个权威学说——“孩子效用论”和“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有力支撑。然而,一旦我们转换认识视角并且吸收最新发展经验,便可以发现这两种理论在研究范式上存在的缺陷。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当之无愧享有“孩子效用论”的首创权。作为芝加哥学派的重要成员,贝克尔长期担任经济系和社会学系的双聘教授,以把经济分析应用于诸多社会生活现象著称。作为人口增长微观基础的家庭生育决策,便是一个这样的领域。从静态角度来看,在贝克尔的模型中,孩子被视为能够产生效用的耐用消费品,故家庭的生育决策可以采用成本-收益框架进行分析。“购买”孩子的价格或生养孩子的成本,既包括直接花在他们身上的支出,也包括父母付出的时间或机会成本。从孩子身上获得的收益,则包括孩子作为家庭劳动力、养老保障和情感寄托等效用。因此,父母期望的孩子数量,由家庭收入、孩子的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决定。从动态角度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整体提高家庭收入,使父母对孩子产生较大需求;另一方面,也相对改变了生养孩子的成本和收益,降低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此外,根据贝克尔的婚姻理论,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分别提高或降低结婚率,继而从不同方向上改变生育率。由于在这些正反两面的因素中,妇女就业机会增多和孩子养育成本提高等因素,均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一般来说,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生育率趋于降低。迄今为止,从这个模型所涉及的变量中,人们尚难看到生育率下降的谷底。

蔡昉: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阱”?

加里·贝克尔的《家庭论》书影。该书从单个人的居民户分析开始,不仅研究了家庭内的劳动分工和一夫多妻制现象,而且还探讨了对孩子的需求、教育和动物群体的家庭等问题(来源:dangdang.com)

国际人口科学联盟最高荣誉奖得主迪尔克·范德卡(Dirk Van de Kaa)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和论证了所谓“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作为这一理论的前身,“第一次人口转变理论”主要关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阶段性特征,据此把人口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先是高出生、高死亡和低增长组合,继而是高出生、低死亡和高增长组合,最后是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组合。着眼于探讨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生育率进一步下降的独特原因,范德卡尝试在模型中加上一些能使该理论脱颖而出的因素,譬如说结婚率。由于生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以致妨碍家庭的向上社会流动,人们越来越接受新的两性关系文化和婚姻制度。越来越少的人选择结婚、更多的人未婚同居,以及更高的离婚率等现象日益突显,成为生育率一降再降的主要解释因素。

第一次人口转变理论的革命性贡献,是把生育问题视为家庭出于效用最大化目标进行权衡取舍的结果,从经济发展一般趋势中寻找生育率下降的原因。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也有其本身的核心贡献,即把生育抉择与社会流动联系起来认识,在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中寻找生育率进一步下降的原因。不过,在把这两种理论应用于阐释低生育率陷阱的时候,都暴露出各自的逻辑缺陷,同时也未能完美地获得实际经验的证明。

蔡昉: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阱”?
第一次人口转变理论和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模型(来源:researchgate.net)

贝克尔的模型有一个先天的罅隙,不仅使其解释力大打折扣,还将注定由此打开一个缺口,导致它对低生育率陷阱假说的理论支撑日益脆弱化。该模型没有考虑到的事实是,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因素,并不限于表现为挣取的收入和消费的产品及服务,还包括不可或缺并且重要性与日俱增的公共服务。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指出,一个国家在逐渐迈入富裕社会之时,通常会面临私人投资与公共支出不平衡,以及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质量差别等矛盾。因此,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人们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个著名的“瓦格纳法则”指出,随着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在提供公共品上的支出趋于增加,占社会总产出的比重相应提高。大多数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也都同意,以改善妇女和儿童福利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对于生育意愿具有正面而显著的影响。

范德卡的模型虽然考虑到福利国家的因素,却因受限于观察和认识,没有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他认为,更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或者更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反而使人们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减弱,从而也成为生育意愿下降的一个原因。诚然,结婚率下降、非婚同居比例和离婚率上升,不仅在西方国家日益普遍,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成为一种潮流。然而,用婚姻制度的变化解释生育率的下降,却未能经得住事实的检验。一方面,性观念和婚姻制度的变化,本身就具有生育与婚姻脱钩的含义。例如,从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来看,在二〇〇〇至二〇二一年期间,人口的结婚比例从5.2‰下降到3.9‰,离婚比例保持在1.7‰不变,同时,婚外生育的孩子占比却从25.4%显著提高到41.8%。既然婚姻已经不再是生育的必要条件,婚姻制度的变化也难以成为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另一方面,无论在西方国家之间比较,譬如说北欧国家与南欧国家相比,还是拿西方国家与世界其他地区比较,譬如说欧美与东亚地区相比,更为激进的婚姻制度变化未必对应着更低的生育率。


人口与发展关系新范式的支柱


之所以有“第二次人口转变”这个概念,是因为预期生育率持续下降的“第一次人口转变”曾经在历史上被逆转过。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困扰当今世界的人口减速和停滞现象,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显现过一次,虽然就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而言不可同日而语。人口停滞及其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得到当时一些重要经济学家的关注。他们不仅著书立说,尝试突破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人口与发展关系范式,还面向大众传播新理念、游说甚至直接参与政策制定,影响了战后欧美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选择,改变了这些国家的人口转变路径和经济发展轨迹。

就其身后留下的重要学术贡献和政策遗产,以及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而论,经济学说史上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与当时人口问题的重大讨论也密切关联着。例如,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对人口停滞的危害做出了天启般的警示,撼动了瑞典乃至北欧学者和决策者对人口与发展关系的传统认知,他本人也身体力行地推动了瑞典的福利国家建设。英国的梅纳德·凯恩斯和有着“美国的凯恩斯”之誉的阿尔文·汉森(Alvin Hansen),虽然两人身在大西洋两端,却不约而同地阐述了人口停滞造成需求侧冲击,进而阻碍经济增长的原理,汉森还首创了如今在宏观经济学界再度流行的“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这个概念。应该说,与人口问题相关的思想和理论,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在学术象牙塔内,而是在大众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在议会里进行过充分争论,进而成为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例如,福利国家的北欧模式和英美模式,分别与缪尔达尔夫妇的立法游说、《贝弗里奇报告》的发表与实施,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实践密切相关。

有趣的是,这些经济学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在几乎不相往来的情况下,以相同的口吻表达了对于人口问题的危机感,都尝试颠覆既有的人口与发展关系范式,并且亲身参与推动了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从战后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欧美主要国家分别完成了福利国家建设,不仅促进了战后的经济快速复苏、生活质量的跃升、中产阶级的兴起,更出人意料地迎来一个婴儿潮。从实践的角度,这不啻一项有益的社会工程和成功的社会实验。从研究的角度,这段史实也堪称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准自然实验案例。那么,为什么历史呈现出一个人口危机提出的问题,最终以福利国家建成而得以解决的反馈关系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搭建一个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认知框架,或者说构建一个由三条支柱撑起的人口与发展关系新范式,这样,人口危机的应对之策才有制度根基。

蔡昉: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阱”?

“二战”后世界、中国、日本、美国总和生育率图(来源:环球网)


支柱一:存在一个相当于更替水平的普世生育率。从统计意义上说,2.1这个总和生育率,既是定义生育率高或低的临界点,即低于该水平就属于低生育率,也是避免人口负增长从而人口规模萎缩的更替水平,即两个孩子才足以替代父母二人。与此同时,来自不同国家的意愿调查、多学科的理论阐释,以及历史叙事和跨国数据分析也指出,2.1这个生育率或每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也是家庭的理想生育意愿。如果这个生育水平具有不分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性,便可以称之为普世生育率。这就意味着,任何由于共同或特殊的因素,实际生育率偏离这一水平的国家,都有机会借助自然形成或人为创造的条件,实现对普世生育率的回归。

支柱二:社会流动状况决定性地影响生育意愿。在当代社会,人们可以列出一个导致生育意愿低迷原因的冗长清单,涉及家庭收入和时间的紧预算约束、生殖服务的供给不足、教育的机会缺乏和成本高昂、岗位数量不足和就业质量低下、性别平等程度低等等。如果让我们来选择一个概念,使其既具有更大程度的基础性、概括性和针对性,又能够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范式的话,上述影响生育率因素的共同归结点便是社会流动的不充分。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人们是否具备一种良好的预期,在终其一生乃至跨代的时间框架内实现向上的流动,从根本上决定他们的生育取向和抉择。

支柱三: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为社会流动提供制度保障。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在家庭层面上把生育意愿和生育选择与社会流动联系起来。阻碍社会流动的一个恒久因素,便是伴随生命周期的风险乃至跨代的不确定性。而社会福利体系则是处置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制度安排。丹麦社会学家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把福利国家区分为出发点和效果迥异的“三个世界”,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福利国家良好发挥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需要以恰当的制度设计为条件。以工薪阶层利益为着眼点,关注就业和性别平等的北欧福利国家模式,最有利于为各阶层提供平等的机会,因而能够最充分促进“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为福利国家与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结语


中国的低生育率,既是长期控制人口的政策遗产,也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特殊历史原因,从对家庭孩子数的严格限制到逐步放宽,进而转向鼓励生育的政策调整,对于摆脱低生育率陷阱是不可或缺的一步。然而,人口是一个既长且慢的变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因果;作为决定性影响人口动态和格局的因素,生育水平是在不同的制度土壤中形成和变化的。人口与发展关系的新范式,至少给我们提供两个重要的启示:一方面,低生育率陷阱绝非宿命,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可能避免或摆脱;另一方面,摆脱低生育率陷阱亦非易事,需要以历史耐心持续推进制度建设。换句话说,那些短周期、碎片化、急就章式的举措固然有益,却不足以在短期内改变既有人口格局;摆脱低生育率陷阱,胜算在于按照有利于促进社会流动的要求,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福利国家建设。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65]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50]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45]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64]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26]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30]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20]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38]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283]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2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