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真的有很多科技成果有待转化吗?
2高校专家老师科技成果转化真的有堵点卡点,导致成果转化不掉吗?
3.高校专家搞成果转化,最需要政府给什么样的政策支持?
一位朋友给我提出了上面三个问题,我也答应认真做一个回答。
1.今天高校基本没有太多的科技成果需要转化。
高校有很多科技成果需要转化,只是一般人的普遍印象,事实并不是如此。
上世纪80年代,整个科技发展都比较薄弱,中国的企业对于科技水平的了解,远远落后于高校,高校拥有相对比较新的信息,有一些研究走在前面,说科技成果转化是可以理解的。
经过这几十年发展,整个产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产业界已经和世界的发展持平,众多的产业已经领先世界,对于科技的发展,高校很少有超前的,大部分是跟着产业界走,根本不存在领先的科技成果。
高校如果做基础理论研究,这种研究要从基础理论到行成成果非常远,很多基础理论并不一定需要转化为产品。
比较基础的关于材料等研究,只有极少数高校拥有这方面的能力,大部分高校这方面能力都比较薄弱。对于极少数有能力的高校,事实上面它是不愁转化的,而基础研究能力比较弱的高校,空喊转化事实上它并没有能力。
每一个高校事实上自己研究方向,人数也是非常有限的,我熟悉的移动通信领域,本来分支就非常多,一个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老师不过几十个人,还要做教学相关的工作,研究的能力就很难领先了。一个企业就有可能砸几千个人,在一个方向做研究,高校如何能干得过企业?
这么些年,经常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其实效果并不好,不好的核心原因是一般高校没有什么真正领先的科技成果。
2.少数高校确实有一些成果,但是要转化成产业,问题也是非常多,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校专家摆不正位置。
科研成果和成为产品,这是两条道路,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很重要,很难需要高智商。其实把科研成果产品化也是非常难,也需要高智商。两件事情都是同样重要。
拥有了科技成果只是把它变为产品的一小步,经常有拥有科技成果的专家,夸大自己的作用,以为自己做了研究,出了成果,这个成果就有可能产品化了,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间,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除了要价过高,甚至影响企业的运营。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大的卡点,就是高校专家的心态。
3.今天科研,除了少数的基础理论研究,绝大部分的科研已经从研究机构和高校主导,转为产业界来主导,产业界不管是资金、人才、对技术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多远远高于高校。
政府应该建立的平台,不是高校有什么好的成果转化给企业,而是高效跟着企业去学习,配合企业在科研过程中间,完成某些方向的研究,让高校和研究机构成为企业的配合者。把高校的人才优势发挥出来,让高校的老师尤其是博士生,在配合企业的过程中间学习提升。
政府要从理念和平台建设上面提供相关的支持,打通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尤其是打通高校和优秀企业的合作。
时代是在转变的,科研和技术也是在发展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主导科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件事情不认识清楚,以为高校有很多科技成果需要转化,这事实上大家都在说一个几十年前的假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