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爆款文章,标题叫《参加完研究生复试深感自己没有能力带了》。作者应该是一所不错大学的文科教授,内容概括起来说,大抵是现在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分数越来越高,但学术兴趣越来越弱,绝大部分人只读过教材,对专业内的经典毫无涉猎,但面试时问到报考原因,回答不是喜欢这专业就是儿时梦想。很显然,我们的大学,包括很多所谓一流大学的文科专业,正在批量印刷学历废纸,批量生产“学术混子”,批量浪费年轻人的生命。
1、从教授的角度来说,被批量的学术混子报考,无异于被苦涩的海水淹没,是无比糟糕的体验。我是2009年上的研究生,其实当年就有教授私下抱怨,不喜欢来自曲阜师范、聊城师范这样的考研专业户学生。原因就像这位教授说的差不多,因为尽管这些学生分数很高,但他们的确很少有问题意识,阅读面也很窄,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学渣男生,只要稍微愿意迎合一下考研这套游戏规则,教授们是很欢迎的。作为既得利益者,我只陈述事实,不做道德评价。
2、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考研是一种目力所及范围内的公平竞争。类似“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坐在这里跟你喝咖啡”,今天中国社会阶层之板结化,很多人花25年、35年也无法和另一些人一起喝咖啡。所以评论区里很多人对这个教授非常不满意,他们近乎哭泣地评论道:这是来自贫困山区的自己唯一的路,我要改变生活……
3、从我的角度来说,教授和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错,他们在不同的维度上发表意见,态度都是真诚的。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状况,没有人讨论。我的看法很简单,对文科毕业生来说,这些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越来越低了,类似三体中的智子,似乎锁死了。
比如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20多年前进入媒体,一个月拿1万很正常,现在可能还是1万。我清楚地记得某位媒体前辈的面试经历,他问一家媒体老总自己过来后多久能买得起广州的房子,老总告诉他偏点的房子,不吃不喝一年的工资就可以。2000年初,广州知名媒体记者年收入20万+,广州市番禺区两室一厅60多平的房子总价在20万左右。
4、今年浙大哲学专业研究生分数线高达400分,几乎变态。但这些报考的学生95%以上当然不是对哲学感兴趣,而是第一报考门槛低,第二方便接下来考编。其实很多人知道公务员/事业单位都有不同程度降薪,但外面的就业形势更严峻,因为文科大学生毕业生需要一个自由的思想市场。
在这片思想市场上,可以生长出新闻、出版、法律、广告等等信息服务行业,再不济还有教育培训机构,这些领域混到中层,年薪大几十万是很普遍的,但上述行业在过去10多年内都在迅速萎缩。所以,张雪峰说出了文科就是“舔”,微观上来讲,其实没有错,确实文科毕业生这些年基本陷入“献媚”逻辑。
5、文科研究生学历的贬值速度还会加剧,因为越不值钱的东西,越多的人要占有才安心。要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至少需要做三件事情:
第一,提升居民消费比重。可能很多人觉得奇怪,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关系。但政府切走了太多蛋糕,纯居民消费只有38%左右,而政府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率太弱,只有让居民更有钱,才能刺激经济恢复增长,这样就会在体制外创造更多吸引年轻人的岗位;
第二,对1-2个行政垄断领域的国企进行改制,让民间资本无障碍进入。2012年之后中国有过两个打破国企行政垄断的重要改革,一个是以支付环节切入银行业的改革,一个是以语音视频通话切入电信行业的改革。两次改革下,支付宝和微信获得了成长的空间,这两个平台直接间接带来的就业岗位至少在千万级别。未来要解决文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国企改革是一条捷径。
第三,适当降低防火墙的信息控制高度和密度,允许更多思想碰撞和讨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无论社会治安还是思想政治,中国的小粉红是社会舆论主流,但如果能激活更多的讨论交流,保持更通畅的全球化交流,将有助于更多文科毕业生发挥优势,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