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赵鼎新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当下学术界缺乏“专业感”
2024/4/9 10:46:12 | 浏览:1725 | 评论:0

赵鼎新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当下学术界缺乏“专业感”

赵鼎新  受访者供图

今天早上,《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刊载对赵鼎新教授的专访文章。文章主要围绕赵鼎新教授对当前中国学术界的观察和思考展开。原文链接如下:
发公开信辞职,他认为当下学术界缺乏“专业感”
赵鼎新教授在这篇文章中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注:以下内容由AI工具创作):
学术研究的专业感缺失:
国内学术界在某些领域缺乏专业感,特别是在社会学领域,需要更加重视学术荣誉和责任。
社会学的角色和价值:
社会学不仅是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工具,更是为其他学科提供分析视角和叙事语法的基础学科。
社会学的研究应拓宽视野,不仅关注中国内地,也要关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以及国际社会。
学术改革的挑战:
改革尝试,如集体指导博士生和对青年教师的支持,虽获校方支持,但在执行中遇到制度和经费等问题。
提升学术队伍的建议:
重视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个性发展,而非数量。
请外校的学术委员会成员进行学术把关。
不以课题和名号作为学术考核的标准。
营造自由的研究环境:
提倡内心的自由,鼓励学者摆脱功利性的束缚,专注于学术志趣。
营造平等、轻松的研究氛围,鼓励年轻学者与资深教授平等交流。
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
国内高校的教师评价过于依赖硬性指标,缺乏公正、合理、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
需要专业人员“守门”,避免与利益挂靠的高位引导,防止学术腐败。
理想的学术研究队伍:
需要一支能够深耕国情、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并在国际上传播中国声音的研究队伍。
年轻学者的学术成长路径:
年轻学者应广泛学习基本功,拓宽视野,并培养学术人格,以实现从“理学”到“心学”的转型。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袁伟时:人的自由有多大,是决定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 2025-08-20 [262]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751]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181]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98]
包振山、卢东祥、刘波:激发八小时外经济活力打造扩内需促消费长效机制 2025-08-12 [412]
许倬云走了,他曾喊话中国青年:我劝你们振作 2025-08-05 [562]
瑞士商会名誉主席:职业教育如何作为国家竞争力引擎 2025-08-05 [602]
梁文道:励志书读多了,人会变傻的! 2025-08-05 [575]
《陈志武教授:思辨能力才是核心能力,多数中国学生不善表达》 2025-08-05 [569]
耶鲁大学教授给博士新生的真诚建议:博士之路,选择与坚持的艺术 2025-08-01 [67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