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作者:周婧琦 | 2024/5/4 15:37:10 | 浏览:498 | 评论:0

五一 · 教育反内卷专栏

最近择校季,家长们又又又要焦虑了。


有人身处魔都国际化名校,却担心学校太佛了想送去体制内卷一卷;也有人为了考进第一梯队,把上海的补习机构跑了一个遍;还有人目光放得更远,野心勃勃,想要走通美高到藤校之路。


但,诺奖得主约书亚·安格里斯特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出身中产家庭,父母看重教育,那么是上TOP1的精英学校,还是上隔壁差一点的学校,都没有什么影响。


还有,如果学生能够被藤校录取,就算他们放弃藤校选择第一档的学校,比如放弃哈佛选择东北大学,他们毕业后的薪资不会亚于藤校生。


五一小长假第二天,听听诺奖得主的教育研究。

我高考的时候,差2分没有上第一志愿S大学,去了一所差很多的学校。

后来我就时常会想:如果平行世界里的我,在高考时多蒙对了一道选择题,被S大录取了,人生会不会跟现在很不一样?

同事小A妈,今年“小升初”摇中了热门初中X校,小A妈看到结果的时候当场激动得哭了。

可是,如果平行世界里的小A没有摇中X校,而是去了一所稍微差一点的学校,命运真的就会改变吗?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戴维·卡德(David Card)、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和奎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还真就研究了这种“平行世界”的问题。

尤其是中间那位安格里斯特(他的中国粉丝都叫他“安神”),特别擅长寻找人生中的“断点”——那些会造成人生重大变化的事。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在“断点”时刻,比如小升初、初升高、申请大学……全世界的中产家长恐怕都一样焦虑,送孩子上辅导班、参加考试……唯恐孩子一步走错,进了那个失败的“平行世界”。

然而安格里斯特和同事们的研究却表明:这样的焦虑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中产家庭的“择校”其实不会对孩子的未来有任何重大影响。


01

父母最担心的那些人生“断点”

安格里斯特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他出生于美国的一个犹太学者家庭,爸妈都是大学教授,自己高中时却一度不想上大学,跑去附近一所精神病院工作了一年,大学毕业后更是跑回以色列当了3年伞兵。

他喜欢科幻和中国功夫,最有名的两本经济学著作,一本叫《基本无害的经济学》,来自经典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另一本叫《功夫计量经济学》,以他超爱的《功夫熊猫》为线索来讲高冷的计量经济学,因为通俗易懂,据说是学生们最爱的教材(所以粉丝也特别多)。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这个封面感觉跟安神热爱的中国功夫很配

他从一开始就对教育特别感兴趣,在希伯莱大学时,他开始研究以色列的教育,这其实就是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的起点。

(顺便一提,他当时的研究成果是证明了“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好得多”)

而他和今年的另外两位经济学奖得主做的事情,其实都是研究“因果关系”的。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领域,因果关系都是大问题。很多生活中我们以为有“因果关系”的事,其实只是“相关关系”。

放到教育领域,就是:你怎么知道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要好?也许是小班里的孩子本身就比较聪明呢?你怎么知道上名牌中学能提高孩子的成绩?万一孩子上个菜场中学也能进清华北大呢?

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因果关系可以靠“做实验”,可是社会科学领域怎么做实验呢?总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孩子们的人生吧?

安格里斯特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寻找会改变人生的那些事——“断点”,然后研究断点两边的人,未来的发展有什么不同。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方法时,简直脑洞大开:这不就是相当于研究“平行世界的你”吗?

拿我自己来说,如果想要知道平行世界被X大录取的我,人生会不会改变,安格里斯特的研究方法,就是找一个和我各方面都差不多、但是高考恰好比我多了2分进了X大的人,然后对比我们两个人的未来发展。(当然这只是个比方,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哈)

再拿孩子成功摇进X校的小A妈来说,如果找一个和小A各方面都差不多、但是恰好没摇进热门初中的孩子,对比两个孩子的未来发展。

安格里斯特的研究结果是:不管是我还是小A,将来的人生都不会有任何重大改变。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02

择校为什么“没用”?

现实中,安格里斯特和同事们研究的其实是一所超级精英学校——波士顿拉丁高中。

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中,现在也在全美高中排名里占第20位,毕业生整体的SAT分数在整个麻省排第4位,上了这所学校,无疑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常春藤大学!

这所高中虽然是公立的,但学生必须参加考试才能进,而且“一分定终身”,如果你达不到分数线,哪怕只有一分或者几分之差,就只能去上另一所高中——名字差不多的波士顿拉丁学院,它的SAT分数排名就没那么好了:在全州排在前20%。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波士顿拉丁高中
研究者选择了两批学生:一批是分数刚刚达到波士顿拉丁高中的,另一批是刚好差了几分落榜的,也就是说,这两批学生最初的学术成绩和智力潜能差不多,他们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运气”。

而等这两批学生上完高中,开始为大学做准备时,研究者考察了他们的PSAT、SAT、AP考试成绩……然后发现,学生们的成绩没有任何显著的差别。

无论父母怎么想,一流学校里名师的教诲、身边优秀同学的激励,其实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没什么显著提升作用。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波士顿拉丁高中的毕业生SAT分数之所以那么高,其实只是因为学校在入学考试中筛选出了最优秀的学生,而他们将自己的优秀延续到了毕业。

换句话说,名校并不会把你的孩子变得更优秀,而是你的孩子足够优秀,才把他的学校变成了名校。

高中是如此,常青藤等精英大学会不会不一样呢?

和安格里斯特合作过的艾伦·克鲁格(Alan Krueger,许多人认为他的成就也足以获得诺奖,遗憾的是他于2019年自杀了)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了,答案也是:没用。

克鲁格和同事们研究的学生很有意思,是那些被常春藤大学录取、但因为各种原因放弃而选择了低一个档次的大学的学生。

常春藤大学的学生毕业10年后的年薪出了名地高——7万美金,是非常春藤大学毕业生的2倍。

而研究发现:那些拒绝了常春藤大学的学生,年薪一点都不比这个数字低!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被美国排名#1的普林斯顿录取了,但放弃而选择去上了排名#49的东北大学,那么他将来的挣钱能力,仍然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一样。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那么,既然起作用的主要是孩子自身的优秀,那么是不是随便上个菜场小学就够了?反正学校对孩子“没用”?

这倒也未必。我们不妨看看安格里斯特对另一所学校——著名的KIPP的研究。


03

择校什么时候“有用”?

KIPP是“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的缩写,也就是“知识就是力量”项目,它是美国“特许学校运动”中的佼佼者,有点像张桂梅的女高,面对的是弱势群体——黑人学生占55%,高于公立学校的32%。

这些孩子的家庭往往缺乏教育氛围,孩子放了学跟街区的小混混一起打架、吸毒,很多人早早怀孕,高中都毕不了业。

KIPP所做的,就是把这群孩子尽可能久地留在学校里,和自己所在的那个不鼓励教育的环境分开。

别人3点放学,他们5点放学,周六还上课,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孩子好好读书会得到各种奖励。

结果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孩子进来的时候,学业水平比同龄人落后一两个学年,但是过了几年,学业水平全部超过了平均水平,更有许多孩子打破家族中反复辍学的魔咒,进了很好的大学。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KIPP的效果简直不要太明显,但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会不会是选择去上这些学校的学生本身就比较优秀呢?在美国,还真招致了不少这方面的批评。

安格里斯特和同事们对美国林恩市的KIPP学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回真不是。

原来,KIPP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只能“摇号”,那么只要对比一下摇中和没摇中的学生几年后的成绩,就真相大白了——参加KIPP特许学校的学生与没有参加特许学校但其他条件相似的学生相比,数学分数高出0.35个标准差,阅读分数则高出0.12个标准差。

至于这些孩子成绩上升的原因,研究者认为,是由于KIPP上学时间更长、教师择优录取、行为准则更严格、注重传统阅读和数学技巧的培养等等。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KIPP都效果这么好的,安格里斯特发现,学校里少数族裔没那么多的KIPP学校,有的成绩甚至“不升反降”。

我猜测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为KIPP给了那些原生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的少数族裔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而如果孩子家里也看重教育,学校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

无独有偶,在前面提到的对常青藤大学的研究中,也有一个例外:对于相对的“弱势群体”,比如非裔美国人、拉美裔以及第一代移民大学生,能上这些精英大学,都会受益匪浅。

换言之,缺乏教育传统的弱势群体“择校”是非常有用、甚至能改变命运的。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不管是做父母还是择校, “足够好”就够了

前些年不少人都在批判“原生家庭”,搞得父母都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哪天骂了孩子一句,就给他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

但有多项研究表明,那些特别糟糕的家庭,确实会“毁掉”孩子,但我们周围的大部分家庭,其实都已经足够好了。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桑德拉·斯卡尔说:“父母只要避免暴力、虐待,不要漠不关心即可。除此之外,父母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引起显著影响。”

同样,前些年父母都拼命给孩子上辅导班、挤破头想把孩子送进好的中小学,但其实安格里斯特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如果孩子出身中产家庭,父母看重教育,那么是上TOP1的精英学校,还是上隔壁差一点的学校,都没有什么影响。

在孩子的教育上,“从0到1”很重要,但是“从1到100”并没有那么重要。

做“足够好的父母”,给孩子“足够好的学校”,只要不犯特别大的错误,一切就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没用
参考文献:

Who Benefits from KIPP?

The Elite Illusion:Achievement Effects at Boston and New York Exam Schools

Estimating the Return to College Selectivity over the Career Using Administrative Earning Data

《约书亚•安格里斯特对经验微观经济学的贡献》

《因果推断:利剑和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三剑客的故事》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65]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50]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45]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64]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26]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30]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20]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38]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283]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2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