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作者:牛雪莹 灼见 | 2024/5/31 11:37:34 | 浏览:2287 | 评论:0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焦虑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不是我们的敌人。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物质越来越丰富,为什么焦虑却越来越多,而且难以摆脱?5月15日晚19点,人文清华讲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王天夫教授发表演讲《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从社会学角度解析焦虑的根源,解答“我们为什么焦虑”的时代之问,揭示社会变迁对人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包括社会不平等、城市社会学、数字社会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有《Stata实用教程》、《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中国软件工程师:工作、生活与观念》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线上线下的朋友们,晚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人文清华讲坛就“我们为什么焦虑”跟大家汇报我的一些思考。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剧场演讲,所以在候场的时候,我的确有点焦虑。焦虑就是这样一个时常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泛起的情绪,无处不在,让我们躲也躲不过。


01从三个数字看个体与社会焦虑


1.容貌焦虑


首先让我们来看几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20%,这是2024年全球美容整形医师协会的年度报告中的一个数字,它显示的是在韩国首尔,每5个19岁-49岁的女性当中就有1个人做过医美整容手术。我们再来看下一个数字:69.7%,这个数字是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一项大学生调查里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有近70%的年轻学生因为自己的外貌而焦虑;在女性受访者中,这个数字高达78%。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数字:15%,这个数字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荷马仕的一项研究中的数字,他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外貌欠佳的工作者,外貌更好的人获得了15%的额外收入。所以对于有些人来讲,容貌焦虑是他们迈不过去的坎。


2.年龄焦虑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神奇的数字,35岁。35岁是一个特别关键的年龄,对育龄女性而言,超过35岁会被称为“高龄产妇”;如果博士研究生35岁之后再去找工作,经常会被问“为什么35岁还没有把博士学位念完?”35岁的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龄,在我自己的研究里,软件工程师通常会在35岁有一个巨大的工作转型,很多人必须在35岁完成转岗。对很多职场白领来讲,35岁就是一个坎,如果在35岁还没有提职升薪的话,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不顺利。所以,有一位匿名受访者感慨道,“35岁就像一扇大门,它标志着多可能性在逐渐关闭”。


3.教育焦虑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当然,家有读书郎的妈妈们的焦虑是更能引起社会关注的焦虑。“海淀妈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标签,身处全国教育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竞争也最为激烈的地区,海淀妈妈们一定会为自己孩子的教育感到担忧。上图左边的表格是一位海淀妈妈为她的儿子、女儿制定的课外培训辅导学习日程表。大家看得到,从周一到周日,一周七天,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浪费,两个孩子应该找不到任何大块的休息时间。


上图右边的内容是另一位海淀妈妈为孩子制定的学科目标。可以看出,有些科目的成就的确很高。上图中间的内容显示的是另一位海淀妈妈,以海淀最好的6所中学为目标,在孩子1岁的时候就开始制定计划。每个年龄段完成特定的目标,让孩子一步步从1岁积攒到10岁,延伸到11岁、12岁,让孩子能够成功地挤进这些在她看来更好的初中。所以海淀妈妈们对于学龄青少年孩子的精细管理与规划是她们内心焦虑的体现。


很多时候,我们把焦虑看成个人内心的感受,但对我而言,焦虑从来都不仅是个人的心理感受。回到前面讲的海淀妈妈,毫无疑问,她们的焦虑情绪可以影响整个家庭。例如,网上有个段子讲的是父母跟孩子嬉戏游玩的时候母慈子孝,一旦辅导作业时就鸡飞狗跳,焦虑的情绪会在亲近的人周围传染。


如果要一步步实现海淀妈妈理想中的目标和成就,所有家庭必然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海淀妈妈的焦虑可能从与其他人比较、竞争的过程中产生:“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我的孩子也应该那么优秀,如果我好好培养他,我的孩子一定可以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在现代数字社会里面,海淀妈妈的焦虑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递出去,其他地方的年轻妈妈看到中国教育资源最好的海淀妈妈是这么在培养孩子,她也可能会想:“如果我也这样培养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一定也可以成为这么优秀的人”。所以,焦虑是可以传播、传染、影响他人的。当然,有的人可能会利用、甚至制造和贩卖焦虑,从焦虑情绪中谋取利益。焦虑本身就具有它独特的社会属性,所以对于我来讲,焦虑真的是一个社会学的研究课题。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02

进化中的焦虑


1.作为进化优势的焦虑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焦虑又会有哪些结论呢?首先,我觉得焦虑是一种特别平常的人类固有情绪,是进化过程中逐渐为人们习得的神经活动功能。人类跟其他动物一样,在遇到外来潜在威胁时,会内心不安、担忧、憋屈甚至害怕、恐惧,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本能的应激反应。这种反应是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优势,因为它提醒我们,让我们提前感知潜在的危险,做好应对的准备。所以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远古祖先能够产生焦虑机制,他一定能提醒我们的祖先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如果另外一些远古的祖先生活安逸、没有焦虑,面对潜在威胁时没有任何警醒机制提醒他做好准备,那么在面对猛兽追捕时,这些远古的祖先可能早已经灭亡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既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的对象。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巨大的生存危机时,焦虑是一种让我们面对危险的警醒机制,它提升了我们在进化过程中生存下去的机会,所以焦虑复刻在我们大脑和基因之中,是我们本能的应激反应。


2.焦虑产生的机制


当然,在形成焦虑的神经活动机制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本身也改变了。先进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结果显示,焦虑产生的机制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动物的无意识本能反应一致,另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记忆与思考能力。现代的生物学、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产生焦虑的过程跟大脑里的海马体和前额叶紧密相关,海马体和前额叶掌管记忆和深度思考这两种功能。所以焦虑可以储存在我们大脑的某个地方,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以通过分析我们所处的艰难环境而给出判断,也可以共情其他人所处的艰难环境而产生。因此,无意识的本能和有意识的思考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人类焦虑的来源。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洛·梅曾提到,焦虑是非常常见且频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所以我们要拥抱焦虑,不要逃避。这再一次强调,没有不焦虑的人,只不过产生焦虑的原因各不相同而已。


既然焦虑是我们在进化过程中习得的,对我们的生存而言是一种进化的优势,那它的另一层意思正是克尔凯郭尔所讲的“焦虑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为焦虑让我们感受生存的危机和外在的危险,所以我们想尽办法去应对它。弗洛伊德也说过“焦虑是我们行动的根本动力”,这是一种行动的机制,也是一种进化、进步的标志。在应对焦虑的过程里,人们不断地学习、提高、进步,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现代人类是能够产生焦虑的远古祖先的后代,所以焦虑不是一个非常令人意外的情形。


3.焦虑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会有焦虑呢?为什么现代社会里的人们会有更多的焦虑呢?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变了,环境变化太快,内心难以适应,形成了一种情绪与外在变化的错配。这让我想起80年代中期一个著名的流行歌手崔健的一句著名的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确,不是我想焦虑,是外界变化太快,它让我不得不焦虑。


纵观整个进化过程,远古的祖先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在进化过程当中不断地进步,慢慢成为了地球上具有统御性的物种,自然环境里的恶劣情形对我们生存的威胁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慢慢变成了周遭的社会场景,这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缓慢绵长,但现代生活人们所面对的社会场景的变化却相当迅猛。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经济史学家对过去3000年人类产出的变化速度进行了模型估计,从上图可以看到,人类发展的真正加速开始于300年前的工业革命,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地推动了人类的产出。很多经济产出最终沉淀下来变成生活当中的一系列基本设施。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左边这两张图是1990年至2013年间上海城市发展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浦东由江边的农村景象,改头换面变成了繁华都市,转变的速度非常让人震撼。右边这张图显示的是2008年至2021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13年间高铁的里程数增加到60倍之多。这两个个案只是相对典型的例子,足以直观地体现出,我们现在的节奏比以前快了很多。


4.焦虑对人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外界快速变化,对我们内心有什么样的影响?上图显示的是我们2023年在中国科协支持下进行的软件工程师调查。在科协的帮助下,我们选取了计算机行业的相关企业,一共分发了7万多份电子问卷,希望软件工程师们回答,最终只回收了14000多份有效的问卷。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软件工程师拿到问卷后,自己写了代码让计算机自动填答问卷,很多问卷的完成时间只有几秒钟,所以我们把这些问卷进行了剔除。即使这样,还是收集到了超过14000份问卷并访谈了100多位软件工程师。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很多软件工程师非常担心他们的工作会被替代。21岁至35岁是入样软件工程师集中分布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有超过20%的受访者担心他们的工作会被替代,这跟我们前面讲的35岁年龄的焦虑是一致的。此外,皮尤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0%的美国工人岗位很快会被人工智能替代;高盛集团的研究则显示,大约有3亿工作岗位近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麦肯锡的结论可能更大胆,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到2030年有8亿之多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有人预测,未来的社会可能是由人工智能驱动运转的社会。2017年10月,纽约客的一个封面显示,人类的宠物狗望着自己没法理解的电子狗,而封面里真正的人变成了机器人怜悯和施舍的对象。这个图景是比较悲观的,但事实上表示的是这个世界在飞速地变化,人类社会一路向前,可能会走到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地步。木心1982年在纽约写下《从前慢》这首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然而,现代社会已经容不下马车,也容不下邮件。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使很多情绪配置错乱,让我们感到焦虑,但是我们一定要坚信,一生好好地爱一个人。


既然我们的焦虑是源于外界快速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内心情绪的错配,那么到底是什么推动外界快速变化,进而带来这么多不确定性,让我们的心灵有这种错配的焦虑呢?简单来讲,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社会过度追求效率和理性,一路向前,不受节制,给世界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


03
工具理性的反讽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我们在2021年做了另一个关于中国医师的社会调查。这个调查在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实施,我们在全国28个省市回收了12000多份有效问卷,并且访谈了40多位医生。结果显示,公众对医生有两个极端的评价,一种评价认为医生是非常高尚的职业,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另一种评价认为医生是令人厌恶的职业,这种评价主要出现于医患冲突的案例之中。事实上,医生们有不一样的感受。数据显示,大约有75%的医生认为公众对他们的评价有误解,而这样的误解也有一些客观基础。对医生的出诊过程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个医生在出诊日会有平均超过8个小时的诊疗任务,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因为医生在出诊前要做很多准备,出诊后还要整理自己的出诊记录、材料等。在这么长的出诊时间里,我们可以想得到,医生的工作强度可能会进一步提升,有超过15%的大夫在出诊日接诊的患者会超过50个人。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在每个出诊日接诊这么多患者,平均下来每个患者能够获得的诊疗时间就会降低。我们的数据显示,近50%的患者诊疗时间会少于10分钟,甚至有超过11%的患者的整个诊治过程不超过5分钟。所以,医生非常辛苦,接诊很多患者,每个患者平均下来诊疗的时间并不长,“繁忙”是医生工作的常态。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基于前面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过程,医生们已经为患者们付出了很多,但超过50%的医生觉得医患关系不太融洽,稍少于50%的医生认为,在接下来的5年间,医患关系改善的机会并不高。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48%的医生把医患关系不好归因于市场化,也即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更讲效率,包括接诊患者和医院创收等。43%的医生将其归结于人文医疗精神的消逝;21%的医生则归因于医疗技术的提升。我们都知道,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的疾病,让医疗诊治更加精准、治疗方案更加有效,从而拯救更多的病人,但是一些医生却认为,医疗技术的进步对医患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特鲁多是一位美国医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结核病疗养院的创始人,他的墓志铭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几句话也成为了很多医生从业的座右铭。随着现代医疗的进步,医生会用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救治更多的人,但医生跟患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时间变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互信的基础变得更脆弱,这就变成了一个让人无法摆脱、非常困惑的悖论。


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这样的悖论有非常深刻的讨论。简单来讲,马克斯·韦伯认为,人们的行为除了情绪冲动所带来的应激反应之外,更多的行为经历过思考分析的合理化过程。这个合理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符合我们生活目的和意义的价值观念,被称为“价值理性”,因为我们追求这个,所以我们要这么做。另一个是在行动过程里追求“投入小于产出”的工作节奏和合理手段,被称为“工具理性”。不同人的生活目的和意义各不相同,如果相同的话很容易成为好朋友,而现实中真正的好朋友往往很少,可以看出“价值理性”很难得到统一。如果真的把价值观念不一致的人强制、硬性地揉搓在一起,反而会带来很多摩擦、对立甚至冲突,所以很难有一致的“价值理性”出现。但“工具理性”不同,因为工具理性非常简单,在行动过程里,“投入小于产出”是一个通用的规则,可以成为在不同类型的行动的统一标准。所以,在整个合理行为过程中,“工具理性”一定会胜出,它一定在人跟人行为的比较竞争中占据主导,成为合理化人们行为的主导理性类型。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04

数字时代的焦虑之源


1.排行榜:赢家通吃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因为更高的效率会在竞争中得到更高的评价,也会被配置更多的资源,得到更丰厚的报酬。那么如何表示高的效率评价?排行榜,即用自然数列把人们行动的最终结果呈现出来,由优到劣、由高到低、由高效率到低效率进行排列,从幼儿园的小红花排行榜到娱乐过程中的电影、流行歌曲的排行榜,从高校论文发表数量的排行榜,到各个地区GDP的排行榜,无处不在,简单明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排行榜的确化繁为简,但是它真的轻率粗暴。因为它用最简单的自然数字来表达了结果,把中间所有丰富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全掩盖。


数字时代的排行榜用起来更为便捷、普遍,因为所有人的行动都可以用数据表现出来。排行榜到了极致就变成了赢家通吃,胜利者拿走一切,失败者颗粒无收,更为关键的是,它定义只有第一名是胜利者,其他所有人是失败者。拿不到第一就是失败,将会一无所获,这必然导致一个非常畸形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那就是“想赢怕输”,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没法不焦虑。


2.零库存:理性的牢笼


“零库存”曾是一种追求极致高效的企业运营观念,也即所有零部件一经采购直接进入生产线,必须完全投产而不能积压;同理,所有产品一经生产必须出售而不能滞销。这的确非常高效,因为没有任何资源被闲置。但转念一想,零库存只不过是把上游的积压过程转嫁给了下游的环节。更关键的是,零库存的经营观念对于生产过程当中的意外情形的承受能力为零,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意外,生产过程就会被中断并且难以应对。所以,零库存听起来很美好,但是注定会失败,其背后的思想动因源于现代社会里将追求效率走到极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内在的、不可克服的弊端,但纵然有这些弊端,我们却无法不去追求这些效率,为什么?因为我们一旦走上了工具理性的道路,便成王败寇,谁都输不起,所以只好一路向前,带着这些无法克服的弊端继续往前,这就是韦伯所言的“理性的牢笼”,人们困在其中,无可摆脱。


对我而言,焦虑是人类心灵困在理性牢笼的最显著的体现。为什么现代社会里我们会越来越焦虑?因为在现代社会,焦虑的影响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过程也更为直接。所以,在焦虑情绪的驱动之下,我们会发现很多超乎我们常理的情形出现。


05

焦虑社会、消费社会、风险社会


1.焦虑社会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这张图显示的是及至深夜,办公楼里依旧灯火通明的景象。毫无疑问,楼里有很多“打工人”在加班加点。回过头来想一想,过度劳作是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换取工具理性追求的效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内卷的情形。例如,某家培训机构的广告语是“如果你不把你的孩子送给我们来培训,我们就去培训你儿子的同学”,可以想见家长们看到这句广告词时内心该有多么焦虑。我们还可以看到,洗碗工的学历要求已经内卷到需要硕士学位。这些现象都是焦虑的社会情绪与社会心态所导致的。


另一方面,焦虑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也可能导致拖延症。例如,现在是毕业季,很多学生都在写毕业论文。实际上很多毕业生可能现在正在困苦艰难的阶段,找不到出路、理不清思路,不知道论文该怎么写,一路焦虑、一直拖延,等到最后期限前匆匆写完交稿。拖延症的极致是什么?就是躺平,也就是说我什么都不干,过了最后期限也无动于衷,最后就放弃了、躺平了。御宅族就是这样焦虑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所驱动的社会行为的生动表现。所以,焦虑社会是我基于对现代社会、特别是其中人们的心灵状态的观察和理解后给出的一个概念。


2.消费社会


事实上,社会学中有很多与“现代社会反思”类似的概念,比如“消费社会”。以前的行为方式是人们生产出产品,而后完成消费,满足了生活所需。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一路往前,生产力大幅提升,我们从匮乏迈向丰腴,消费的过程不再是满足生存所需,而是包含了很多社会与文化的意味。它与以前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完全不同,而是从消费反推回去,生产不再为了消费,而是刺激消费以维持生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生产过程在现代理性和效率追求之下变得越来越强大,生产的物品越来越丰腴时,我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了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是另外一个现代社会的反思。我们用现代科技来改变自然时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强大,有时候也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进而导致人类社会更多地暴露在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恶劣的环境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风险社会是在揭示我们对于科技理性的追逐,反而恶化了生存的自然环境。焦虑社会讲的则是我们在现代理性效率的追逐过程中,反而把自己的心灵锁在了理性的牢笼之中。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06

社会学中的焦虑


社会学为什么要研究焦虑?因为焦虑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社会学通常从研究社会问题着手,希望这个世界更美好,人们生活更幸福。很多时候社会学的研究并不能解决我们所感兴趣的社会问题,但是希望我们的研究和提炼出来的概念能够帮助大家去观察社会、理解社会。普通人在日常生活过程当中总是会反问自己,我们生活的目的在哪里?我们生活的意义在哪里?社会学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去思考,进而在思考的过程中寻找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解释,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更为自洽,在面对困难时更为坦然。


那么,从社会学角度上来看,我们又该怎么去应对焦虑?


我个人有的时候会看一些科幻小说,因为学生的推荐,我特别阅读了《三体》。《三体》是刘慈欣写的一部获奖的科幻小说,小说中多处提到社会学。有时候我会想,社会学应该感谢刘慈欣,很多社会学家都难以比拟刘慈欣对社会学普及所做的贡献。科幻小说基本的内核知识体系事实上是社会学,因为不管科幻小说做什么样的遐思、什么样的猜想,它总是把自己的小说情节和科学技术建构在基本社会结构的框架之上,这个框架的建立有着它本身的规律。人性是永恒的,对当前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的理解,完全可以用于科幻小说内部的社会结构搭建。所以,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对我们理解科幻小说里整体的架构和设计非常有帮助。


对于社会学而言,我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怎样产生”。前面讲过,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个人的力量一开始并不强大,所有猛兽的体能、敏捷性、力量可能都远远超过人类,但是人类仍然一步步进化成地球上的统御性物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我们能够形成社会,形成集体力量、集体智慧,即合作。《三体》讲的黑暗森林法则,它是反过来的,是讲在星际社会里合作为什么不可能产生。人类进化的历史证明,亲友支持和社会合作的过程是人类在解决任何困难的过程中最有力的资源,能够帮助我们去面对我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即焦虑。


我们知道,医师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当然希望能够诊治更多患者、更快治好患者的疾病。事实上,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已经逐渐帮助医师接近这一目标。但是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医师跟患者之间的关系却变得没有那么融洽。这反过来让我们去思考,我们在追逐工具理性的过程里可能已经忘记了对价值理性的守护。每个人的目的和意义各不相同、各自精彩,当我们在欣赏别人的精彩时,也要坚持和坚信自己的观念和自己的价值,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焦虑是因为我们对未来不可把握的情形感到不安和担忧。当然,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紧紧地把握在我们手中,但事实上从现在到未来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里有很多偶然,也可能有很多意外产生。这些偶然和意外是一系列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提前决定这些不确定性。既然这样,我们应该“接受意外,承认偶然”,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坦然处之,等待未来到来,但是不要焦虑。


对于焦虑而言,就像前面所说,焦虑烙印在我们的基因里,是常见的内心情绪。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焦虑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不是我们的敌人。在漫长的进化历程里,焦虑曾经带给我们警醒,帮助我们采取行动应对危机,所以焦虑是我们很亲近的朋友。我们不要躲避它,也不要厌恶它,要学会接受“我们一定会焦虑”的事实。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此外,当前面对焦虑已经有很多办法。如上面这张图所示,年轻人头顶着绿色的香蕉。他用一种非常清晰明了且幽默的方式表达出“蕉绿”,即焦虑。这的确是一种运用丰富想象力和幽默感消解焦虑的方式。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肯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另一方面,我们坚信人类社会的韧性,在社会变迁、社会演化的过程里一定能够找到克服焦虑的方式,所以我们不用感到焦虑。


刚才在候场的时候,我真的有点焦虑,后背还有点微微冒汗。当我一开口演讲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担忧——“我会讲成什么样”“大家会听到什么”整个演讲是不是顺利”事实上都变得不再重要了,我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讲下去,整个过程就过去了。所以,焦虑事实上没有那么严重,我们行动起来,平常面对焦虑,就可以慢慢克服。


我的演讲到这儿就结束了,请大家相信,焦虑是你前行的动力,不要成为你心灵的羁绊,谢谢大家。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个社会学家的观察——清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演讲实录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7]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93]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22]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8]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83]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9]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7]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42]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3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