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上有个说法叫童年失忆症(childhood amnesia),指人类无法记得 2~3 岁前的事。
估计有不少点进来的大朋友,别说 2 岁、3 岁,甚至 4 、5、6 岁发生过啥,都不太记得。
别为失去的记忆而忧伤,因为那些画面并不太美好……
不受控制地拉屎撒尿,还搞自己一身
被巨人一样的爸妈支配,无力反抗只会无能狂嚎
拖着鼻涕到处跑,爬两步就摔个屁股墩
在各种不堪回首中,可能还夹杂着一些不能言说的……嗯……
反正就是一堆现在想起来会原地尬死,或者原地吓死的事情。
但好好的脑子,怎么知道该不该删?它为什么就启动了「一键清除」程序呢?
遗忘过去
或许是大脑为你好
记忆能力,是大脑重要的功能之一,人类至今也没完全研究明白。
幼儿时期那些没记住的经历,可能有很多原因和机制,例如:
婴儿没有「自我意识」,也就记不住「我」发生了什么;
没有掌握语言,也无法理解意义和时间,单纯的「看见」很难被记住;
每天的吃喝拉撒玩过于平淡,没有记住的必要;
前额叶等脑区没有成熟,真的记不住也想不起来;
……
无论是哪一种机制,背后或多或少都与一个关键词有关:遗忘。
遗忘,其实是大脑的厉害之处。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高配置的硬盘,还没出生就已经拥有了极强大的性能。如果以神经元个数来算,14 周时,大脑就达到了人生巅峰。
那时候的你,长这样:
但记忆靠的不是神经元细胞数量,而是神经元之间的链接。
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全世界都是新鲜而未知的,眼睛接收到光,耳朵听到声音,皮肤感受到抚摸……所有的感觉都转化成神经电信号,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记录这些新奇的信息,产生上百万个突触链接。
从婴儿到两三岁的孩子,整天东摸摸,西爬爬,大脑疯狂输入信息,形成了丰富而纷乱的神经网络。
36 周的胎儿、新生儿、3 个月、6 个月、2 岁时,大脑的神经突触网络
研究发现,3 个月的婴儿就能记住一个视觉刺激(例如人脸)长达 24 小时,半岁以后就能记事儿了。
3 岁儿童的大脑皮层约有 10^15 个突触(1 千万亿)。而一个成年人大概只有 10^14~5 x 10^14 个(100 到 500 万亿)。
说明大脑并不是没有记忆机制,而是主动把这些记忆清除了。
冗杂信息太多,电脑会卡顿,脑子也一样。
突触越多并不代表记忆力更好、脑子更聪明,反而因为太乱,调取和记录信息变得低效,信息之间互相争夺感官资源,注意力难以集中。
于是一场刻在基因中的,驱动大脑「降本增效」的突触修剪开始了。
这个过程很像磁盘整理 + 垃圾清理 + 智能迭代升级。大脑留下主要的神经网络,删除大多数杂乱低频的链接,以支持未来的发展。这个过程被称为「突触修剪」。
2 岁、4 岁、6 岁儿童的神经突触网络,很明显,随着年龄增大,变得「清晰简单」很多
或许儿时的你,觉得幼儿园初恋是珍贵的记忆,但基因里的祖传密码却告诉大脑,这些垃圾记忆如果不删,这脑子以后就不好使了。
大脑变得越来越高效节能,儿时的记忆也随着成长逐渐消散,剩下一些画面和情感碎片。
有些事情
其实从未被忘记
虽然长大的你我,早已想不起幼儿时期的种种经历,但那些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接受的照顾,其实早已深深融入了身体,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外界各种信号传递到大脑,刺激对应脑区的发育。
家人的笑脸,逗弄的玩具,轻声的呼唤……丰富的刺激对于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它们帮身体训练出了视觉、听觉、运动、语言、空间感知等优秀的系统,让成年的我们,哪怕一个人在外漂泊,也能独立生存,照顾好自己。
不断重复的小事,影响着我们的习惯、偏好。
走路、穿衣、用筷子、上厕所……很多事情是怎么学会的早就忘了,但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这些曾经很难的事通过程序性记忆(内隐记忆)被保留,无意识中身体自动就会行动起来。
最初的乳汁,添加的辅食,婴幼儿时期的味觉、嗅觉偏好会一直持续,传承了家族的饮食选择,深深记住了「家」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和亲人的互动,构建了我们对于「爱」的感受。
肚子一饿,嘴里就能吮吸到温热乳汁;难受哼唧,伸来一双手轻轻抚摸;屁股湿湿臭臭,有人及时擦洗清爽;睡醒发呆,总有熟悉的笑脸和听不懂的话语……
虽然 3 岁前吃喝拉撒这些糟心事现在啥都不记得了,但就是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我们与家人开启了人生最初的互动。
如果需求迟迟得不到回应,或总被否认,我们对这个世界,对别人,可能会带有更多的不信任和警惕,会更独立、依赖自我。
如果在互动中获得了更多安全感和自信,我们会更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探索这个世界。
具体的细节可能早已彻底遗忘,但在被照料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关注和回应,让我们记住了被拒绝的痛苦,被呵护的甜蜜。
也让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世界,与爱人,与自己相处。
遗忘,是成长必然的代价。
童年很遥远,记忆很模糊,那段时光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真的被大脑彻底删除,永远找不回来了。
但在我们的大脑深处,仍深深印刻着那个孩子的影子。
题外话
说真的,看到身边一两岁的小宝宝,不是在吃奶、拉屎,就是在犯傻、放屁……作为旁观者觉得挺可爱,如果带入一下是当事人……忘了真的挺好的。
只是现在的孩子有点惨,童年发生的糗事,脑子虽然都忘了,但全存在爸妈手机里了哈哈哈哈。
你还记得的,儿时最早的记忆是什么呢?
大朋友小朋友们,儿童节快乐 ヽ(°▽°)ノ✿
参考文献
[1] Madsen H B, Kim J H. Ontogeny of memory:An update on 40 years of work on infantile amnesia[J].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16, 298:4-14.
[2] 《儿童发展心理学》
[3] Do we have brain to spare? - PubMed
[4]Craik F I M , Bialystok E . Cognition through the lifespan:mechanisms of change. [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6,
10(3):131-138.
[5]《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6]《A Child's World: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