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的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材料中,有这么一句话,让笔者记忆犹新,即:“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别问为啥知道这个,因为当时的科研做的我真的想去考编。。。)
大概的意思是说你做事情有时候很快,其实那不是真正的快,相反会漏洞百出,考虑不全面,反而要不断地返工。最后延迟完成任务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快就是慢”的体现吗?
但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仅仅只是科研能力成长过程中思维的一个中间态,并不是最终态,是分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无脑冲。
第二个阶段:发现无脑冲的副作用太大了,开始深思熟虑,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个阶段: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科研思路和思考方式,过往的科研经验已经内化,大多数事情都不需要经历太多深思熟虑,因为一眼就能看穿本质。
到了第三个阶段,才算是入门。
在这个时期,自己会发现第三个阶段沉淀下来的方法论,有一部分是有问题的,需要纠错,这个阶段每天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复盘上,会把方法论细化成若干个子节点,根据不同情况来适配。
在往前发展一步,自己脑子里会有若干种工具,针对每个不同的情况、突发的情况,会及时的调动脑子里的工具来应对。
之后剩下的科研工作,就是不断增加和调整工具的过程。
随着年岁愈久,工具越多、适配能力越强,这个时候,绝大多数问题,一眼就看明白了。
这是学术道上的成长。
到了这个阶段,没有什么快慢之说,因为做事情不是用快慢做定义的,而是用结果来定义的。
一眼就能看到,这个事情如何执行,得到最终的结果。这个时候,所做的事情都是以结果为导向。
这条路上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而每一次挫折每一次失败,都是给自己方法论纠偏的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越厉害的学术大佬,越能一眼就看穿本质。
原因就是积累,积累思维方式、积累方法经验、积累踩过的坑……
这种积累,是一个科研人员成长道路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因为这些认知和经验,不会随着年岁流逝而褪色,它会变成我们最好的朋友,给我们提供更多人生发展的支撑。
生活中也是、学术工作中也是,很多时候没那么多时间让我们深思熟虑,有些时候一个不小心,就错过了一个好的机会。
所以,“越想快,就越慢”,只是个过渡态,不是最终态。
不需要以此为荣,也不需要沉迷于此。
最重要的还是积累和纠正自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