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社区报道
关键字  范围   
 
科研工作中,“越想快,就越慢?”
作者:Gavin 睛鸿学术 | 2024/8/18 13:24:09 | 浏览:743 | 评论:0

      有一年的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材料中,有这么一句话,让笔者记忆犹新,即:“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别问为啥知道这个,因为当时的科研做的我真的想去考编。。。)

      大概的意思是说你做事情有时候很快,其实那不是真正的快,相反会漏洞百出,考虑不全面,反而要不断地返工。最后延迟完成任务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快就是慢”的体现吗?


      但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仅仅只是科研能力成长过程中思维的一个中间态,并不是最终态,是分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无脑冲。

      第二个阶段:发现无脑冲的副作用太大了,开始深思熟虑,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个阶段: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科研思路和思考方式,过往的科研经验已经内化,大多数事情都不需要经历太多深思熟虑,因为一眼就能看穿本质。

      到了第三个阶段,才算是入门。

      在这个时期,自己会发现第三个阶段沉淀下来的方法论,有一部分是有问题的,需要纠错,这个阶段每天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复盘上,会把方法论细化成若干个子节点,根据不同情况来适配。

      在往前发展一步,自己脑子里会有若干种工具,针对每个不同的情况、突发的情况,会及时的调动脑子里的工具来应对。

      之后剩下的科研工作,就是不断增加和调整工具的过程。

      随着年岁愈久,工具越多、适配能力越强,这个时候,绝大多数问题,一眼就看明白了。

      这是学术道上的成长。

      到了这个阶段,没有什么快慢之说,因为做事情不是用快慢做定义的,而是用结果来定义的。

      一眼就能看到,这个事情如何执行,得到最终的结果。这个时候,所做的事情都是以结果为导向。

      这条路上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而每一次挫折每一次失败,都是给自己方法论纠偏的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越厉害的学术大佬,越能一眼就看穿本质。

      原因就是积累,积累思维方式、积累方法经验、积累踩过的坑……

      这种积累,是一个科研人员成长道路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因为这些认知和经验,不会随着年岁流逝而褪色,它会变成我们最好的朋友,给我们提供更多人生发展的支撑。

      生活中也是、学术工作中也是,很多时候没那么多时间让我们深思熟虑,有些时候一个不小心,就错过了一个好的机会。

      所以,“越想快,就越慢”,只是个过渡态,不是最终态。

      不需要以此为荣,也不需要沉迷于此。

      最重要的还是积累和纠正自己的工具。


相关栏目:『社区报道
两个中国狠人,拯救7万亿特斯拉 2025-07-11 [100]
加州大学考虑在所有学院采用学期制 2025-07-04 [240]
看!真实的美国 2025-07-03 [308]
西北大学华裔教授被NIH调查后自杀!家属控告校方歧视! 2025-07-03 [350]
墙裂反对余永定,坚决支持金刻羽 2025-07-03 [335]
特斯拉前华裔工程师被控窃密!窃取Optimus机器人核心技术 2025-07-01 [427]
教育资讯 | 《华盛顿邮报》等:美国学术自由、国家安全与高教信任的三重危机 2025-06-25 [565]
美国华裔美女科学家发明颠覆性中风疗法!血栓清除成功率达90%,或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2025-06-21 [2622]
斯坦福李飞飞 | 机器人操作泛化突破!AI 教母再添新成果 2025-06-20 [779]
AI预测失误酿大祸:加州电力公司野火预警系统遭质疑 2025-06-16 [89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