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顶级期刊《Nature》刊载美国学术杂志编辑Dritjon Gruda的文章,讲述如何用ChatGPT进行学术写作,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
本月《Nature》再次重磅推荐:《Chatbots in science:What can ChatGPT do for you?》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Milton Pividori,一名科罗拉多大学的生物医学专家。文中总结了三点有关使用ChatGPT进行学术写作的注意事项。
规范化提示词
Milton Pividori强调了规范化提示词的重要性,他的提示词框架如下:
明确你希望模型做什么(指明目标)
请模型扮演一个角色(指明背景)
提供真实输入和输出的示例,可能包括复杂的“边界”情况,向模型展示你希望它做什么(提供示例)
明确模型应该如何回答(指明受众、语气、风格、字数限制)
给出确切的输出格式(比如便于分析的 JSON 或 表格)
例如作者用来润色论文摘要的提示词:
你是一名专业文案编辑,在处理科学文本方面经验丰富(指明背景)。请修改下面的手稿摘要,使其符合"上下文-内容-结论"的三段式(指明目标)。
(1)上下文部分向读者传达论文将填补的空白。(2)内容部分,首先介绍用于填补空白的新方法或新途径,然后简要介绍实现方案。(3)结论部分,重点强调这一结论如何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示例)。
他给出的这个提示词框架和新加坡科技局第一届《 GPT 提示词工程竞赛》冠军得主Sheila Teo的"CO-STAR"框架大同小异,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关于"CO-STAR"框架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
学会这句提示词,她获得了竞赛冠军
用合适的AI工具
在文中他强调,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适合用ChatGPT大语言模型来做,比如文献搜集,例如提示词:
我正在写一篇论文,选题为"基于FPGA的实时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在写论文之前,我需要参考一下这个选题近五年的相关文献,请帮我搜索相关资料,包含学位论文,学术期刊,专利成果,学术会议等等。
ChatGPT往往无法收集到真实有效的参考文献:
但是如果我们用SciSpace(一个GPTs),结果就很符合预期了:
我们可以把ChatGPT理解成一个"通才",它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猎,知识面广但是深度不够。
类似SciSpace的GPTs是"专才",单单在学术领域,它的表现是优于ChatGPT的,把文献搜集和文献阅读方面的工作交给它更好。
类似SciSpace一样专门用于论文写作的GPTs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
10个GPTs,写论文效率翻倍!
多输出少输入
Milton Pividori还格外强调了第三点:让ChatGPT阅读的风险远远大于让它写作的风险。
当上传一个文献附件让ChatGPT替我们总结要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ChatGPT的输出,无法快速有效地判断它的内容准确性,除非我们通读文献全文。
而让它写作时,我们心里会对输出有一个预期,以此来量化输出的准确性。
如果避免不了需要"输入"时,我们尽量交给专业的GPTs来做,例如上面提到的用SciSpace来代替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