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量的科研工作都是旧瓶子里装新酒
别人发现了个啥,我换个组织也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生化环材领域尤为普遍,毕竟学生大多数都想早点毕业,老师在职业生涯早期也需要一些好文章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拿到funding等等。
所以,当然是想尽了办法从别人很容易模仿的体系里面和自己已经掌握的体系里,想着能做点什么。并且一定要把创新点编的很不一样,这样没准还能发个较高水平的文章。
讲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我大哥说,拿个炉子烧一烧,元素周期表过一遍,如果烧出来的东西性能好,那你就就发主刊,不过那肯定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时候是,你烧出来这点玩意有啥特点,然后你绞尽脑汁去编造一个纳米环纳米腔之类的新概念,然后就可以发文章了……
你说这个时候他有啥底层逻辑和思路可言呢?
2.很多原创性工作,本来也是由后来赋予的一些思维
因为不太可能原创性工作是按照严密的逻辑推理,一步步推导出来的。是先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再有牛人做出答案来。
例如生命科学领域,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三个主要的手段。其中,遗传学,就很容易产生原创性。例如上个世纪使用酵母为体系,发现了酵母里面一大堆CDC的突变。然后一个个都发CNS,影响到了今天,还有人在做CDC的新的功能。再比如康奈尔大学的戴碧quan教授,在genetics杂志上报道了MCM的基因,指出了这些MCM的功能不是冗余的。
一直到近几年,戴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后,还培养了yuanliang等人在进一步探究MCM的各种功能和机制,发了很多篇CNS文章,也成就了香港大学近几年结构生物学最大的贡献。
这些原创性的东西只能靠着实验数据一步步去修改自己的猜想,不太可能一开始就有一个很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底层逻辑。需要长期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做出很多好的贡献。
3.只有小型研讨会和极高水平的学术讨论会,才会请功成名就的大佬谈到思路和底层逻辑
一般的大型学术会议,说白了是出来讲讲文章吹吹水的,主要目的是社交和找到自己的潜在审稿人。很多思路可能也就是提问环节的时候匆匆提了一嘴巴。我见过很多人去开会的时候,甚至都是知道某个人会去,所以才特地去开会,就是为了和某个人见一面。
饶毅老师提倡的golden conference已经在香港科技大学长久的维持了,我听港科大参会过的人说,那个会,尽量要求都是讲自己还没有发表的数据,小型的讨论,大家都是为了科学的探究来的,也没那么多社交需求。
另外bioart上面很多直播都是不设回放的,就是为了把这些大佬们的科研思路和逻辑讲清楚,而且充分的讨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林圣彩院士的报告,很多思维都上升到了哲学的角度,却也可以落实在最基本的生物化学、遗传学等手段上来解释,而且林老师对信息学预测用的比较少,主要是靠brutal force等等。这个报告让不是小同行的人也会觉得营养丰富,学到很多东西的。
4.实验科学科研本就是一个在实践和讨论中一点一滴提高的学科
虽然很多研究生诟病我们和导师就是老板和小弟的关系,很多时候导师并不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底层逻辑和办事的思路的确只能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一点点传授。
所以不同的组,如果你仔细研读他们的文章,会发现有很多明显的组内固定套路和研究风格,甚至当你遇见一些问题的时候,你都会想到,如果是A老师的话可能就砸钱全部来一遍,B老师的话可能就……
所以首先就没有这么多很明确的思路和科研逻辑,只能大体分成,例如目标明确的轰炸机;旅行中观看风景的人;功底扎实能从任意一个现象出发直击本质的人……
当然每个人也都有bias,例如我的评论区前段时间还在讨论,理论物理的研究者对简单和普适的病态追求可能不能完全应用于商业逻辑里。也有人在我评论区吐槽生物的人都是一群搬砖工,完全不能理解物理学等地方的美丽,和高雅的物理比,生物人只能是乡下人。
所以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特长、过往的研究经历等等,会有自己较为习惯使用的一些思维。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师门下面出来的人,这种思维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你仔细去溯源的话,也许你会从他第一个课题的风格可以看出为什么几十年后他还热衷于某种逻辑。